中國縫制機械協會秘書長、全縫標委會秘書長陳戟認為,縱觀整個“十三五”標準化工作還有幾個值得關注的亮點,如高質量技術標準空白有效填補,圍繞質量提升工程成果固化,全行業制定了一批國際先進且被行業普遍采用的團體標準,相關產品整體質量水平大幅提升,中高端市場占有率明顯提升;智能化發展得到有序引領,通過整合上下游產業鏈資源,行業成功創立智慧縫制工廠技術服務聯盟,智慧縫制工廠系列標準研制得到有序推進;標準國際化實質性推進,推薦杰克、上工等多位專家參與ISO/TC148、IEC/TC44等縫制機械國際歸口標準化組織工作,向ISO/TC148首次提出制定《縫制設備術語 刺繡機術語》國際新標準工作提案、推動并實施的企業標準“領跑者”等。
聯系方式
聯系人:王浩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東壩鄉東曉景產業園205號1518
手機:
電話:
Email:
QQ:
1395590814
東部地區發揮市場、人才、資金、信息等優勢,以“優化結構、強化創新、增強服務、培育品牌”為原則,引導紡織產業向高端領域轉移,加速產業升級步伐。
1.推進中心城市都市產業建設。東部中心城市重點發展紡織服裝的研發設計、品牌營銷、市場推廣等生產性服務業和紡織總部基地,培育建設全球或區域性紡織服裝時尚創意中心、營銷中心、貿易中心、品牌中心和購物(消費)中心,以貿易、商業流通帶動周邊地區和全行業的生產制造。
2. 促進產業集群轉型升級。用高新技術改造傳統產業,提升現有紡織產業集群水平,培育特色區域品牌;進一步加強產業集群區公共服務平臺建設,增強服務功能,提高服務水平;重視發揮東部紡織服裝專業市場作用,滿足國內外客戶一站式采購的服務需求。
3. 發展紡織服裝高端制造業。進一步細化產業分工,發展高技術、高附加值、時尚化、差異化終端產品制造業;發展資金密集型、技術密集型、科技含量高的化纖、產業用紡織品、紡織機械制造業。
4. 因地制宜推進紡織產業轉移。通過兼并重組或新增投資等方式將紡紗、繅絲、織造、制品等部分制造環節轉移到具有一定產業基礎的中西部和東北地區;支持有訂單的紡織企業通過采購和經營合作等方式,加強與中西部和東北地區紡織企業合作;鼓勵優勢紡織企業以技術和管理方式加強與中西部和東北地區紡織企業的對接。
組委會報名處: 中博國際展覽(北京)有限公司
聯系人:王浩 13311472034(24小時優先) E-mail:1395590814@qq.com(兼微信)
聯系方式
聯系人:王浩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東壩鄉東曉景產業園205號1518
手機:
電話:
Email: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