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在很多人的想象中,就是兩個小伙子在車庫里,或者在學生寢室里,侃出了一個Idea,然后找到一個投資人,經過幾句話講解,投資人拍手叫絕,10 分鐘內當場拍板,砸下2000 萬美金。然后兩小伙子招兵買馬加班加點,推出產品和服務,結果一炮打紅,于是公司迅速上市,股價直沖云霄,這兩個小伙子也一夜之間成為百萬富翁、億萬富翁……這樣的事情在現實生活中其實是極少發生的,要是人人創業都有這樣的運氣,創業雜志上寫得再好的故事都沒有人會去讀了。
創業難,困難的第一步是創業的Idea,拍拍腦袋出來的Idea根本不值錢,能經得起推敲的Idea是百里挑一的。
好的創業Idea 到底是怎么產生的?這個神秘的過程其實不全在腦子里,從來沒有一個高明的Idea 是在大腦里十全十美地生成,拿出來就能開花結果的。創業的Idea 就像十月懷胎,在動腦苦思冥想和動手大膽實踐的交織運動中,Idea 才能像個胎兒一樣發展成長。可悲的是,創業者們大多沒有產婦的福氣,沒有補品沒人關愛,創業是艱苦的,尤其是初創業的一兩年當中,少不了風風雨雨、坷坷坎坎,所以創業的Idea 不孕、胎死腹中、流產、怪胎、死嬰現象比比皆是,一個Idea 能幾經周折順利誕生是件十分值得慶幸的事情。
創業的魅力也許就在于這個神秘的Idea 產生和發展過程。Idea 是創業成功中最困難的、最關鍵的、最沒規律可循的一個環節。為了一個好的Idea,創業者們需要熬盡油燈、絞盡腦汁、費盡心機、累死累活……孟子曰:“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解釋一下孟夫子的意思:草根創業,是老天賦予我們創業者的大任,做這件事,首先要有實實在在的Idea,必須讓創業者傷透腦筋,還要付諸行動,使他們累得要死,甚至不給他們錢,要讓他們餓肚皮連飯都吃不上,不讓他們一帆風順。以這樣的方法來錘煉他們的Idea,堅定他們的性格,才能增加他們創業成功的可能。以下是一些幫助創業者啟發Idea 的思路和角度供參考。
1. 從自己熟悉的地方入手
獲得一個好的創業Idea,最缺的肯定不是“錢”,也不一定是“激情”,很難說是不是“堅持”,最重要的通常是“知識”。注意:這里不是指書本里的知識,而是在工作或生活中積累的知識。沒有切身經歷過的知識,很難產生實實在在的創業Idea 。
舉例來說,藍色大山IBM 的創始人Herman Hollerith 最初創業做“運算打卡機”1 ,要是他沒有學過數學,沒有在國家統計局工作過,在那里整天忙忙碌碌計算統計數據,累得要死,他哪里會想得到發明“運算打卡機”來提高統計工作的效益?Herman Hollerith 何嘗不可以去賣漢堡包、賣炸雞翅、賣咖啡呢?不過Herman Hollerith 做的漢堡、炸的雞翅、煮的意大利濃咖啡,有可能會做得比他的“打卡機”更加出色、更精彩嗎?
大導演喬治·盧卡斯創立世界頂級電影效果制作公司“工業光魔”,第一件事情是滿足自己的需要,因為世界上沒有一家現成的制作公司能夠完成他在《星球大戰》里的高難度的動作,那咋辦?只有自己動手、自己創業唄2。
Apple 是怎么來的?據說是喬布斯自己特別喜歡吃一種叫“麥金塔”的蘋果。
只有你身邊熟悉的事情,才能和你發生實實在在的有機聯系,才能有你第一手的直覺和判斷,才能使你有自信去發現和解決問題。所以,創業的Idea,最好是從自己所學、所接觸、所熟悉的周圍事物中來,自然產生,自己熱愛。
2. Think Small
也許你在MBA 書本上讀到過辦企業要“Think Big”,沒錯,但是現實是,創業公司沒有條件去做太大的事情。所以,必須從小事情上入手,從“小”開始,Think Small 并非胸無大志,世界上轟轟烈烈的大事情,未必不是從些莫名其妙的小事開始的。
當你在街頭夜市看到一個老弟開著輛破摩托車在角落上賣涼鞋、皮包、T恤衫時,會不會相信當年沃爾瑪就是這樣開始的?你中午叫盒飯見到送飯的
注1:IBM 的創業故事請見“山,是不動的”。注2:盧卡斯創業故事請見“美國涂鴉”。
小伙子滿頭大汗,會不會相信有一天他會去創業開快餐連鎖店超過麥當勞?你又蹦又跳玩你的Wii 游戲棒,會不會想到任天堂曾經是一家印制撲克牌的小作坊?你在百腦匯里開個小攤、從東莞進大大小小各種各樣的MP3 播放器,會不會相信其中有一款白色的,有一天變成了風靡世界的iPod?
再大的事業也是從小做起的,也有它的開頭,小的事情容易把握,如果你能在小事情中理出清晰的脈絡,挖出其中閃光的地方,把它做得有聲有色,那你根本不用擔心能否把它做大,做大只是個放大過程的時間問題,是乘法里面的系數。
3. 用減法,還是用加法
人有“貪婪”的潛意識,總覺得擁有越多越好;人常常有誤解,以為產品越多賺錢也越多。
所以當某人做了一個搜索網站,做著做著心里就癢癢想把免費郵箱加上去,加上了郵箱又想再加新聞,加了新聞又想到財經,加了財經就想加IM,還有視頻、空間、博客、相冊、家園、社區、共享、下載、游戲……于是他就做出了一個Portal,一個門戶,一個四不像,什么都是什么又都不是。這個過程何嘗不可以倒過來?比如拿過來一個門戶,操起菜刀把它的游戲砍了、視頻砍了、新聞砍了、郵箱砍了……最后只剩下一個搜索,然后只做搜索,把搜索做好、做透。
創業者常常會有孤獨感、失落感、幻滅感,寒風凌厲,獨上高樓,用加法,似乎會感覺暖和一些,安全一些,其實不然,那只是虛幻的感覺而已;創業者更應該甘受寂寞,咬緊牙根不動搖,孤注一擲,專注、專注、專注!
Google和Yahoo,開始的時候都做搜索,現在呢?Google 甘受寂寞只做搜索反倒越活越靚,Yahoo 什么都做,變成個四不像的所謂門戶,Google 像是清燉燕窩,Yahoo 是個大雜燴……心虛、自信不足的人常常會耐不住寂寞,心里癢癢老想去做“門戶網站”。兄弟,橫下一條心吧,決一死戰,靜心專注在一件事情中,將它做到極致!
4. 向左向右看,向上向下看
當你站在高山之巔時,左看是山右看也是山,橫看是山豎看也還是山,山連著山,山外有山…… 但千萬注意,不要這山望著那山高,你看到的是桔子、蘋果、葡萄、鴨梨,哪個更好?其實都好,它們之間沒有可比性。換句話說,創業做“高科技”還是做“傳統行業”,建“網站”還是開“小店”,無所謂哪個更好哪個不好。草根創業,行行出狀元,都有可能賺大錢。
創業者更應該學會垂直向上向下看,上面是行業老大、市場寡頭,下面是產業下游、供應商、戰略伙伴,換句話說,垂直比較,才能看出Idea 的差別,看出各自的高明之處。星巴克和兩岸咖啡都是咖啡廳,味道大不一樣;Facebook 和MySpace 都是SNS 網站,體驗、用戶群、功能各有所長。
千萬不要一拍腦袋想到一個Idea 就以為這下搞掂了,全有了。創業者要保持開放的思維習慣,每天無時無刻不在尋找新的、好的Idea,創業者的腦袋應該是一個Idea 的儲蓄箱,當儲存了很多Idea 的時候,就有選擇的機會,可以一眼就看出哪個Idea 更好,而不會在一棵樹上吊死。也可以讓不同的Idea 互相碰撞,它們很可能又組合產生了新的Idea……從不同的方面、不同的角度,多看多比較,創業者就能鍛煉出火眼金睛,看出市場中的發展縫隙,在競爭中居于不敗之地。
5. 是驢子是馬,牽出來溜溜,公投!
“哈哈,我想到一個絕妙的Idea,但是保密,絕對不能告訴你!”
好吧好吧,把你的Idea 鎖在保險箱里,再挖地三尺埋起來吧。10 年以后,即使你的Idea 不發霉不長蟲子,恐怕早已過時了,等到那時候再拿出來,連自己都會感到丟面子。
Idea 是需要反饋、推敲、推翻重來、反反復復錘煉的,不然它無法面對競爭的市場、成為不了受消費者親睞的產品。偷Idea 也沒那么簡單容易,要把一個Idea 偷去做成一番事業,不知需要花多少錢多少心血,冒多大風險。大部分人都懶得干這種沒保障的事情。更多情況是,你本來自以為自己的Idea 有多靈光,可是一講出來,別人卻大加嘲諷,人人都覺得自己比你還聰明,他們的好Idea 比你多得是,根本犯不著來偷你的。
真正的Idea 被人偷、被人山寨的時候,是在它產生了銷售之后,是當別人看到了你的Idea 給你帶來滾滾財源的時候。換句話說,真正的競爭出現在你的Idea 得到市場的證明、產生了市場的沖擊波以后,那時候別人才會眼紅,會引來一批“山寨大盜”。不過,別人偷去了你的Idea 又會怎么樣呢?他們一定會后來者居上最后把你給活吞了?iPod 剛上市的時候,“大盜們”有誰看得起這個小玩意兒?還不是等到了它大紅大紫的時候才口瞪目呆、恍然大悟,連比爾·蓋茨都來拷貝炮制iPod 的山寨機,結果呢?
堂堂中國有的是人才,老實說,Idea 要多少有多少,別以為你的Idea 會是多么獨特、絕無僅有,獨自一人能想出個十全十美的Idea,除非你是牛頓、貝爾、愛因斯坦。即使你的Idea 和別人撞車,也沒有什么大不了的,別怕人家叫你“山寨機”,你可以把人家當成“假想敵”,要想方設法(又是需要Idea 的活計)把“假想敵”干掉,再給他們讓個座,請他們跟在你屁股后面造“山寨機”。
6. 能不能賺錢
創業就是要賺錢。創業成功的衡量標準就是賺錢的多少,至少,這是目前世界公認的標準。檢驗一個Idea 的唯一標準:要么賺錢,要么不賺錢。
錘煉創業的Idea 像是打巷戰,得玩真格的,不是MBA 做練習題,所以必須把Idea 放在“實戰”的環境里,時刻把Idea 和“錢”聯系在一起,逼迫你的Idea 替你賺回錢來。Idea 可以在腦子里想、在酒吧里侃,這花不了幾個錢,可是一旦付諸實施,那是有成本的啊,多少創業小公司,就是因為沒有把一個Idea 想透就大張旗鼓地去鼓搗,最后因為不成熟的Idea 把整個公司給拖垮。
創業者要學會替Idea 算命,算出它到底能不能賺錢、到底能賺多少錢。算命技巧中最重要的一招就是“財務預測”,每一個創業者都應該掌握如何做簡單的、底線式的財務預測的算命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