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娛樂寶的真正功用應該是馬云的又一次試探。娛樂寶從本質上說是理財產品,但是借道國華人壽,這著實是給監管方來一個突襲。此刻的馬云,很可能正在思考下一個“寶”是什么,不過他想得最多的應該還是他的“寶寶”們如何活下去并且真正的成為被認可的金融工具,而不是被一直蓋上“套利”的帽子。
來源:經濟觀察網
作者:李曉丹
不論是眾籌還是理財,借道保險,馬云的娛樂寶確實是一奇招。
阿里巴巴推出新產品娛樂寶,網民出資100元即可投資熱門影視劇作品,預期年化收益7%。有人說娛樂寶滿足了年輕人的投資喜好,也有人認為馬云是要轉身搞娛樂,要賣票了。
上述兩種觀點只能說就娛樂寶來看馬云,筆者倒認為,馬云這次是醉翁之意不在“娛樂”。
某種意義上說,這是馬云與傳統金融的一次博弈,頗有點“貓鼠游戲”的意味。就在娛樂寶推出的前兩天,四大行聯合限制快捷支付,這無疑是直指余額寶的。而馬云對此的回應也很快,娛樂寶突然發售。
娛樂寶的真正功用應該是馬云的又一次試探。娛樂寶從本質上說是理財產品,但是借道國華人壽,這著實是給監管方來一個突襲。眼下銀行紛紛卡緊余額寶,從監管的角度也是有其必要性的,但就互聯網金融在此間對中國傳統金融體系的挑戰的和突破來說,難免會引起一些討論,而討論的核心說到底還是政府如何監管金融,特別是互聯網金融。
按照監管的領域來看,這事要保監會來出面。國華人壽方面對娛樂寶的表述是:屬于互聯網投連險產品,并在保監會相關部門完成備案。接下來,就是看監管方如何對娛樂寶進行監管了。
不過,從目前娛樂寶的體量來說,還不足以威脅到相關類似產品的生存。但是從未來整體互聯網金融的發展趨勢來說,借道保險不僅對金融監管提出挑戰,還表明,這種歸集中小資金的先上金融產品有著巨大的市場,這同時也是對金融監管的一個提醒。
金融機構的線上爭奪越加激烈,這既包括各種“寶寶”為代表的互聯網金融,也包括各家銀行之間的爭奪。所以,在傳統金融業的眼里,馬云既是他們所歡迎的,也是他們所顧忌的。但這背后,應該是傳統金融對自身不足的一次深刻認識。
互聯網金融現在還是“分層”競爭階段,傳統金融首先要保住的是大額用戶,而馬云的“寶寶”走的是草根路線,無論是體量還是投資方向都無法與銀行的VIP相提并論。傳統金融業真正懼怕的不是互聯網金融中的金融,而是互聯網,在線上的開發、成熟度以及認可度來說,傳統金融顯然落在馬云身后。
但是互聯網金融的優勢又恰恰是互聯網的靈活性和低姿態,傳統金融業忙著跟在“寶寶”身后調整產品結構,可是馬云很快又推出一個新的產品。雖然不得不指出,很多“寶寶”并不是金融創新,但是也不可否認它們正在重新定義網絡金融。而這,恰恰是過去傳統金融所忽視,或者說不愿重視的。
從這個意義上說,互聯網金融帶給整個金融業的,應該是積極意義大于監管風險。因此,對于互聯網金融的監管,也應該重新定義,風險控制是第一位的,但是在對金融產品的界定和監管上應該打破舊觀念,當年的華爾街能發展成為全球的金融巨子,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金融創新,雖然這也為日后的金融危機埋下伏筆,但是這對中國的金融改革來說,仍不失為一個好的開端。
此刻的馬云,很可能正在思考下一個“寶”是什么,不過他想得最多的應該還是他的“寶寶”們如何活下去并且真正的成為被認可的金融工具,而不是被一直蓋上“套利”的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