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小組按】
自從去年年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召開以來,中國經濟在新常態下又走過了半年。去年中央提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三去一降一補”的重點任務以來,各地也陸續出臺了相關政策,推動改革落實。
半年過去了,中國經濟形勢怎么看?國內外有唱衰的,有看好的,眾說紛紜。做這些論斷的,很多都是局外人。作為中國經濟的把舵人,中央高層對中國經濟形勢怎么看?
今天,習近平主持召開了經濟形勢專家座談會,聽取專家意見,并發表了重要講話,對當前經濟形勢做出了權威判斷。
學習小組認為,習總的講話重點透露了幾個判斷:
一是經濟運行基本面平穩,意思說一切都在預期和掌握中。
二是經濟長期向好的趨勢沒有變,應該有這個長遠的信心。其中,習近平又一次提到了“四個沒有變”,延續了去年的基本判斷。
三是新常態特征更明顯,需要培育新的經濟結構,強化新的發展動力。
四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依然是改革的主線,要落實好“三去一降一補”的重點任務。
一個困難是,不同地方、不同行業的經濟走勢依然分化,苦樂不均。好的苗頭是,經濟增長新動力的成長勢頭正在加快,最終會推動經濟新舊發展動力的轉換。
同時,習近平也對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提出了要求。中國的經濟發展正在過大關,這個經歷有別于西方很多國家的經濟發展,有中國自己的特色,也有自己的解決方案。理論來源于實踐,又指導實踐。在這么豐富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改革歷程中,應該有更高的理論總結。
最后,習近平對怎樣培養國際一流的經濟學家、具有國際視野的企業家,各級政府怎樣用好經濟人才等問題做了指示。
詳細內容,我們一起來看新聞通稿。

新華社北京7月8日電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7月8日上午在京主持召開經濟形勢專家座談會,就當前經濟形勢和經濟工作聽取專家學者意見和建議,并發表了重要講話。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張高麗出席座談會。
[1]哪些專家學者參加了座談會?
座談會上,
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理事長李揚、
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國民經濟研究所所長樊綱、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一鳴、
遼寧大學經濟學院院長謝地、
上海社科院院長王戰、
湖北省發改委主任李樂成、
深圳市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吳思康、
寶鋼集團董事長徐樂江、
美的集團董事長方洪波
等結合各自的研究領域、各自地區或各自企業的實際先后發言。
[2]他們談了什么話題?
他們分別就
金融改革與防控金融風險、
宏觀經濟運行與趨勢判斷、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東北經濟振興與國企改革、
國際經濟形勢、
中部地區經濟形勢、
經濟發展與科技創新、
鋼鐵行業去過剩產能、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與民企發展
等擺情況、講問題、提建議。來自中國社會科學院、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等單位的其他專家學者,也就當前宏觀經濟運行中的一些問題發表自己的觀點。
習近平認真聽取專家學者們的發言,不時就有關問題與專家學者進行討論。專家學者們發言后,習近平發表了重要講話。
[3]經濟基本面:平穩,符合預期和判斷
習近平指出,當前經濟運行基本平穩,符合預期和中央對經濟形勢的判斷。經濟基本面和社會大局基本穩定,金融市場運行總體平穩,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取得新的進展,但經濟走勢仍然分化,新舊發展動力的轉換需要一個過程,新動力的成長勢頭正在加快。
[4]經濟趨勢:四個“沒有變”
從趨勢看,經濟發展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變,經濟韌性好、潛力足、回旋余地大的基本特征沒有變,經濟持續增長的良好支撐基礎和條件沒有變,經濟結構調整優化的前進態勢沒有變。
[5]經濟運行:新常態特征更明顯
從經濟運行看,我國經濟發展新常態的特征更加明顯,必須堅定信心、增強定力,堅定不移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培育新的經濟結構,強化新的發展動力。
[6]工作方法:有力、有度、有效
習近平強調,宏觀經濟政策要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適度擴大總需求,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有力、有度、有效落實好“三去一降一補”重點任務;引導好發展預期,用穩定的宏觀經濟政策穩定社會預期,用重大改革舉措落地增強發展信心。
[7]理論要跟上: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
習近平指出,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要以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為指導,總結和提煉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偉大實踐經驗,同時借鑒西方經濟學的有益成分。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只能在實踐中豐富和發展,又要經受實踐的檢驗,進而指導實踐。要加強研究和探索,加強對規律性認識的總結,不斷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理論體系,推進充分體現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經濟學科建設。
[8]人才建設:用好、用活智力資源
習近平指出,在錯綜復雜的國內外政治經濟形勢下,要實現更好發展,必須更好分析形勢和環境,更好把握戰略機遇期內涵和條件變化,更好把握宏觀經濟大勢,更好應對挑戰。
為此,要加快培養造就國際一流的經濟學家、具有國際視野的企業家。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尊重知識、尊重人才,養成問計于專家學者的習慣,調動專家學者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用好、用活智力資源。
對專家學者提出的意見和建議,對的要積極采納。專家學者要立足國情、深入調研,著力研究重大理論問題和現實問題,注重從客觀經濟事實出發,揭示經濟現象背后的本質及規律,努力多出經得起實踐檢驗的研究成果,為經濟社會發展獻計獻策。
王滬寧、栗戰書、萬鋼、周小川和有關部門負責同志參加座談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