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第一死因竟是這病,但是知道這些,九成人就可避免!
2016-08-03
——這個病就是中風(醫學上叫“腦卒中”)。中國人中風的年齡平均是66歲,且不分性別,具有突發性!而且:
“中風已經成為我國第一位死亡原因!”
2015年10月,中國卒中協會發布《中國卒中流行報告》的結論:中國每12秒就有一人發生卒中,每21秒就有一人死于卒中。
但是,9成中風其實是可以自己控制避免的!
不久前,國際權威醫學期刊《柳葉刀.神經學》,對20余年來全球疾病進行分析,發現90.2%的中風負擔都由可調節風險因素造成
到底是哪些風險因素?
1、行為因素:如不健康的飲食、吸煙、缺乏鍛煉等。
2、代謝因素:如空腹血糖高,高膽固醇,收縮壓高、肥胖等。
3、環境因素:如空氣污染,鉛暴露等。
在這些因素中,行為因素是占比最多的,但是行為因素也恰好是我們最好控制的,行為因素包括飲食和日常習慣,也就是說,做好這兩方面就能遠離大部分的腦中風。
日常防中風抓牢4個小動作
1搖頭晃腦防中風
做法是:平坐,放松頸部肌肉,然后前后左右搖頭晃腦各做30~50次,速度宜慢,每天早晚各做3次。低血壓患者平臥做。
頭部前后左右旋轉,可增加血管的抗壓力,有利于預防中風。
2按摩頸部少中風
做法是:雙手摩擦發熱后,按摩頸部左右兩側,速度稍快,以皮膚發熱發紅為宜。
專家指出,按摩頸部可促進頸部血管平滑肌松弛,減少膽固醇沉積,促使已硬化的頸部血管恢復彈性,并改善大腦供血,預防中風發生。
3聳肩防腦梗塞
做法是:每天早晚做雙肩上提、放下的動作,每次做4~8分鐘。
聳肩可使肩部神經、血管和肌肉放松,活血通絡,為頸動脈血液流入大腦提供人工驅動力。
4空抓手防腦溢血
做法是:每天早、中、晚各做3次空抓手,每次各做400~800次。
研究發現,腦溢血與患者的生活習慣、運動方式有關,缺少鍛煉的右腦血管壁異常脆弱,易發生破裂,因此患者應多活動左手。
權威專家:防中風食物清單
1多喝綠茶
綠茶中的抗氧化物質,如維生素E、鞣酸等可以有效地增強血管壁的彈性。血管壁變薄變脆,是導致中風的病理因素之一。
因此,平時喝茶時最好多飲用一些綠茶,不僅能夠降低中風風險,還有助于防癌。
2平時多吃番茄
番茄以及番茄制品可能有助于降低中風風險。這是國際知名雜志《神經學》月刊推薦的食物。
研究人員發現,在已經中風的人群中,番茄紅素濃度最低。多吃一些番茄,對于預防中風會起到一定效果。
3每周吃魚——中風可降低52%
動圖
英國研究人員研究發現,
每周吃魚超過5次的人患中風幾率減少了52%;
每周吃魚2到4次者中風發病率減少27%;
每周吃1次者減少22%。
這是因為魚類中含有Ω-3脂肪酸,有助于減少血小板的粘性。防止血液凝固可以降低中風的危險。
4吃全谷食品——中風可降低25%
英國阿伯丁大學的研究人員研究發現,每天吃3份全谷食品后,人們的血壓會下降,其收縮壓下降明顯。
收縮壓的下降可使患心臟病和中風的風險分別降低至少15%和25%。
常見的全谷物食物包括大麥、玉米、大米、燕麥及小麥等。
5橄欖油代替色拉油——中風降低41%
發表在歐洲《神經病學期刊》上的研究結論顯示,如果人們在烹飪或做涼拌菜時經常使用橄欖油,他們會比那些從來不吃橄欖油的人患中風的可能性低41%。
6多吃富鉀食物
高鉀膳食確實有助于預防中風。這是因為高鉀飲食可以降低高血壓的概率,血壓降下來了,中風風險自然就降低了。
高鉀食物:
綠葉菜:菠菜、空心菜、莧菜、芥藍;
菌菇類:香菇、紫菜、銀耳、海帶;
薯豆類:黃豆、芋頭、土豆。
預防中風,飲食上要更強調平衡營養,多吃這些食物的同時,也要搭配其他食物;行為習慣上還要戒煙酒,多進行有氧運動。
為了自己和家人的健康,請一定收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