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處中國東北的吉林市,近年來在全市范圍內構建“松花江水體污染三級防控體系”。這一“老化工城”與松花江環境保護的矛盾,正在逐步得到消解,松花江水環境有望持續改善。
松花江是中國第三大河流,全長1927公里,流經吉林、內蒙古、黑龍江等省區,最終匯入中俄界江黑龍江。吉林市位于松花江上游,是“一五”期間中國重要的化工基地,曾為新中國建設做出巨大貢獻。但是大量化工企業沿江而建,不僅造成了松花江污染,也威脅著下游的飲用水安全。
2005年吉林石化公司雙苯廠發生爆炸,造成松花江水體污染,震驚中外。痛定思痛,吉化近年來投入近3億元人民幣巨資,建立了水體污染三級防控體系。
以“吉化模式”為藍本,吉林構建了“松花江水體污染三級防控體系”,在松花江9條支流上設立20多個防控斷面,建設攔物壩,并建設2個永久性攔截壩……
吉林市還積極探索工業污水循環再利用,力求從源頭上治理工業污染。計劃建設8萬噸中水回用工程,一期工程目前已建設了4萬噸能力,日實際用量2萬噸。同時,通過濕地凈化降解百姓生活污水,2012年啟動了松花湖生態環境調查與評估課題。
環保專家同時指出,松花江水質持續改善仍然面臨壓力。比如松花湖上游,大小支流數十條,仍然存在面源污染;污水處理廠能力不足,亟待擴能;污水處理標準不夠高,亟待升級改造等。
吉林三級防控讓污水遠離松花江
時間:2013-02-06 14:31來源:新華網作者:王曉明 郎秋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