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山東省財政廳獲悉,今年,省財政結合新時期水利大投入、大發展的實際,多方籌措資金37.75億元,支持實施“水資源配置工程”、“農田灌排工程”、“水利防洪減災工程”、“水利現代管理工程”和“水生態文明建設工程”,努力緩解水資源短缺對我省經濟社會發展的“瓶頸”制約,大力支持全省現代水利發展。
在確保一般預算安排的基礎上,省財政積極拓寬資金籌集渠道,進一步增加地方水利建設基金投入,足額落實從土地出讓收益中計提的農田水利建設資金省級統籌政策,今年安排水利專項資金37.75億元,比上年增加8.07億元,增長27.2%,全力保障全省水利改革發展。
其中,安排資金17.8億元,支持實施“水資源配置工程”,重點加強南水北調、膠東調水、農村飲水安全、平原水庫等工程建設,加快構筑現代水網體系,優化全省水資源時空配置;安排資金9億元,支持實施“農田灌排工程”,主動提高大型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工程省以上財政補助標準,進一步擴大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建設規模和范圍,大力發展“旱能澆、澇能排”高標準農田,夯實現代農業發展基礎;安排資金6.2億元,支持實施“水利防洪減災工程”,著力加大對中小河流、病險水庫、山洪災害的治理和防控力度,切實提高全省防汛抗旱減災能力,保障農業生產和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安排資金3.15億元,支持實施“水利現代管理工程”,運用信息化、自動化技術改造水利水文設施,加強水利科技研發與推廣,不斷提高水利管理的現代化水平;安排資金1.6億元,支持實施“水生態文明建設工程”,積極推進水生態文明城市創建,加強水資源監控和水土流失治理,改善水生態環境,促進水資源的永續利用。
省財政在加大投入力度的同時,突出加強績效管理。積極會同水利部門,對所有水利專項資金都制定明確具體、合理可行的績效目標,并把績效目標作為項目遴選排序、資金預算安排的重要依據,著力建立“用錢必問效、無效必問責”的績效管理機制。切實加強動態跟蹤監控,選擇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建設項目,委托社會中介機構開展“第三方”監管試點,及時發現、解決工程建設中存在的問題,確?冃繕藢崿F。鼓勵加快預算執行,在專項資金整合的基礎上,對前期工作進展快、投資計劃下達早的項目優先安排資金,確保資金早撥付、早發揮效益。創新預算安排機制,省財政確定今后重點水利項目省以上補助標準原則上不低于50%,同時對市、縣負責實施的水利建設項目,一般先安排70%-80%的省級資金,其余部分結合地方資金落實、項目建設進展等績效評價結果下達,探索建立績效評價結果與預算安排、資金分配有機結合機制,充分調動地方各級投入水利的積極性和主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