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法水務及其母公司蘇伊士環境有哪些值得稱道的成功經驗,面對全球經濟萎靡及競爭加劇,未來又將如何布局?對此,在“2013水業戰略論壇”期間,中國水網記者采訪了蘇伊士環境中國區兼中法水務執行副總裁孫明華。
蘇伊士環境中國區兼中法水務執行副總裁 孫明華
“當前中國水務市場已不是外企的舞臺,舞臺的主角是央企和大型國企”,孫明華在接受中國水網記者采訪時表示。談及未來發展戰略,孫明華說,“中國是個非常重要的市場,未來集團將繼續擴大在中國的業務,并且在發展傳統環保項目的基礎上,進一步尋求在新型業務方面的發展,如對工業園區的環境服務、海水淡化、污泥處理及循環利用等。”
以水務為切入點 重點投資中國
在全球經濟不景氣的大環境下,蘇伊士環境將亞洲作為投資和發展的重點之一,尤其是中國這個非常重要的市場,未來集團將從供水、污水處理、污泥、工業園區,再到固廢、海水淡化等領域,繼續拓展其在華業務。
中法水務,作為集團內以其專業化的運營管理聞名中國的水務企業,在2012年保持著穩步的發展態勢:贏得武漢化工園區供水項目,獨家為園區提供全方位的供水和污水處理服務;取得成都雙流大一污水處理項目成功“入川”;在青島建立了兩家合作公司,與當地合作伙伴共同就污泥處理及污水處理等環保項目進一步合作;與重慶水務集團和蘇伊士環境共同成立“重慶中法環保研發中心”,圍繞重慶快速城市化、工業化發展過程中面臨的水資源供應、廢水處理以及廢料管理等需要,提供全方位的技術解決方案;其合作公司常熟中法水務行業影響力漸成,成為中國供水服務促進聯盟首批獲得5A級評定的企業之一。
“蘇伊士環境目前狀況很好”,孫明華表示。根據蘇伊士環境發布2012年業績報告,在歐洲經濟衰退背景下,實現營業收入151.02億歐元,同比增長1.8%,達到了預期目標。憑借穩固的基礎以及各項措施,集團于2013年初業務亦已呈現增長趨勢,而且這些措施還有助于集團克服未來不確定的宏觀經濟環境。
孫明華表示,中法水務以及蘇伊士環境一直對中國的環境產業充滿信心,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政府和老百姓對環境問題的持續關注和不斷加大的投入,以及逐步規范的市場環境,我們相信這一朝陽產業的前景將更加光明。
積極發展新型業務
對于集團的發展戰略,孫明華對中國水網記者說,鑒于水資源匱乏, 而且隨著中國水務事業的不斷發展和日益增強的環保需求,在發展傳統環保項目的基礎上,集團將進一步尋求在新型業務方面的發展,如對工業園區的環境服務、海水淡化、污泥處理及循環利用。
“標準低、規模小的水務項目,蘇伊士環境做不來。作為外資企業集團在投資項目時只能挑別人做不了的”,孫明華稱,“我們的策略就是做技術難度高、運營管理要求嚴謹的項目,就如工業園區。”
近年來,中法水務在國內工業園區環境服務領域的參與度正在不斷提高,在化工園區項目上也搶占了優勢。2012年5月,中法水務在為武漢化學工業園區提供污水處理的基礎上,與園區再度合作,簽訂30年的供水合同,獨家為其提供全方位的供水和污水處理服務。而“拿下”武漢化工園區水處理項目,則是中法水務繼上海、重慶、大連和常熟后的第五個化工園區項目。
工業廢水不同于市政廢水,其水質成分復雜、多變,處理上需要很強的技術和工藝水平。特別是那些包括印染、化工在內的行業廢水,都需要專業的公司來進行有效處置。2002年中法水務與亞洲最大的化工園區 ─ 上海化學工業園區簽訂50年的合同,獨家為其提供供水服務、處理高度污染的污水以及危險廢料的一體化服務,其污水處理廠的設計和管理理念還成為上海環保局的參考樣板。在重慶唐家沱以及蘇州工業園區的污泥干化廠,處理后的污泥可以代替煤作為燃料,這都是推動循環經濟的最佳例證。
技術創新是保持企業競爭力的最佳手段
談及集團的核心競爭力,孫明華對中國水網記者說,技術的創新是保持企業競爭力的最佳手段。
2006年,中法水務與上海化工區、同濟大學及華東理工大學合作,創建了中國第一個專門從事工業水供應與水處理的研究中心;2009年,蘇伊士環境與清華大學合作成立環境科學和工程教學實驗室;2012年,與重慶水務集團成立以水、污水、固廢為主要研究方向的環境研究中心。這些在中國的研究中心更可以連接蘇伊士環境全球科技網絡,并與其120多個全球合作伙伴、院校和科研單位共同合作。這種國際性的合作伙伴關系使中法水務有機會接觸到最新的科學技術與手段,從而擴大現有的研究領域,提高研究水平。
中法水務依托蘇伊士環境在全球擁有強大的技術和研發網絡,將世界各地先進及成功的環保方案以及經過反復驗證的管理經驗引入中國,以歐洲的標準不斷持續改進合作公司的管理。更重要的是,中法水務以社會效益為重,技術上的創新使其降低了運營成本,加大對基礎設施的投入,達到以長遠的建設眼光來經營項目的目的。例如其合作公司常熟中法水務在常熟僅管網建設,從2007年到2010年就已經投入了人民幣4億元。雖然與常熟簽訂的合作合同只有30年,但建設的管網所用材料都是國內一線的品牌,都是按照至少50年的標準建設的。即使合同到期了,中法水務離開常熟,其鋪設的管網還可以繼續為常熟市民提供服務。這就是中法水務能夠植根中國20多年的重要原因,更是蘇伊士環境這個百年企業的承諾和聲譽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