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華北地區55家利用滲坑、滲井排放的環境違法企業名單全部公開,其中河南省以29家企業位居“榜首”,不過有13家為養殖場,天津、山東、河北三省市則共同存在造紙廠、小型電鍍廠等化工企業污染。
據了解,5省市對55家違法企業的處罰,多限于停產治理,僅有河北石家莊同心致遠化工有限公司法人被刑拘,并處罰金50萬元,成為55家企業中處罰最重的一家。目前,被環保部們曝光的企業中,有的企業已經停產整頓,有的已經拆除,但天津仍有個別企業在生產、排污。
5省市違法排污企業名單全公布
5月9日,環保部通報今年進行的華北六省市地下水污染專項檢查結果,在為期40天的行動中,環保部檢查涉水排污企業25875家,查處各類環境違法行為558件。各級環保部門對424家企業責令限期改正;對88家企業處以罰款,總額達613萬余元;另有80家企業的違法問題已經立案,正在履行處罰程序。
環保部稱,在受檢查的近2.6萬多家企業中,55家企業存在利用滲井、滲坑或無防滲漏措施的溝渠、坑塘排放、輸送或者存貯污水的違法問題。其中天津5家、河北6家、山西1家、山東14家、河南29家。
根據,環保部的要求天津、河北、山西、山東、河南5省(市)將分別公開利用滲坑、滲井排放的環境違法企業名單和有關信息,請全社會監督查處和治理情況。
在環保部通報發出的幾天后,5省市環保部門陸續公布違法企業名單,據中新網能源頻道了解,河南雖然以29家違規企業位居首位,但其中13家為處于飲用水源保護區內,利用滲坑排放的私人養殖場,目前基本拆除完畢,其余企業以光伏、新能源產業類為主。
天津、河北、山東三省市則以造紙廠、電鍍廠及一些化工廠違規企業居多,山西僅有潞安集團蒲縣黑龍煤業有限公司一家違法企業。
部分企業被通報后仍生產、排污
從5省市環保部門公示的處理處罰情況來看,違法企業多以責令停止違法行為、停產整治、行政處罰等措施為主。
其中,河北環保定對石家莊同心致遠化工有限公司處罰金50萬元,責令停產、土壤修復,同時對法人刑事拘留,成為55家企業中處罰最重的一家。
新京報5月10日報道稱,環保部負責環境監察的官員表示,污染地下水是很嚴重的違法行為,而目前行政處罰的最高限額,也僅為50萬元而已,違法成本過低,導致企業屢屢違法。
此次,55家企業在被環保部門通報后,部分企業仍頂風排污。
據法制日報昨日報道,天津5家違法排污的企業都分布在天津北大港水庫濕地外圍的農村附近,在環保部門通報后,有的企業已經停產整頓,有的已經拆除,但大港巨龍造紙廠仍在生產、排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