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求建設雨季溢流污水快速凈化設施!五部委發布《關于加強城市生活污水管網建設和運行維護的通知》
近日,住房城鄉建設部、生態環境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市場監管總局五部門發布了《關于加強城市生活污水管網建設和運行維護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其中特別提到,“推進雨季溢流污染總量削減”、“鼓勵各地在完成管網建設改造的前提下,建設雨季溢流污水快速凈化設施,結合本地實際明確排放管控要求”。
這是國家層面發布的文件中,第一次提出建設雨季溢流污水快速凈化設施的相關要求。其中的原因是什么?目前,這類設施的市場化項目較難落地,應該采取哪些措施,鼓勵其推廣應用?
雨季溢流污水快速凈化設施能去除哪些污染物?
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王海燕:“合流制溢流污染(CSO)的實質是降雨達到一定強度以上時,進入雨污合流管道的水量超出調蓄設施和污水處理設施的接收能力,超出部分排入環境水體造成污染的現象,通常需要從源頭減量、過程增容和末端處理的全過程進行控制。雨季溢流污染快速凈化設施就是加強末端處理的一種設施。”
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高紅杰:“科學建設以懸浮物去除為核心的快速凈化設施是發達國家的常規做法,可以作為我國削減合流制溢流污染的主要控制措施之一。此類快速凈化設施主要是指在入河溢流口建設的物理沉淀、化學混凝沉淀、旋轉分離等工藝設施。這些措施通常具有抗沖擊能力強、占地面積小、啟動快速簡便等特點,可以有效快速去除雨污混合水中的顆粒物,協同去除有機物等污染物,是一種在現階段雨季污水處理能力限制下的一種溢流污染控制折中且相對有效的手段。”
據了解,目前,這類設施在我國的治污實踐中已經有所應用,效果如何?
北京排水集團生產部部長葛勇濤:“我們集團在高碑店再生水廠安裝了處理能力為30萬噸/日的雨天污水快速處理設施。這些設施能攔截一些污染物,去除污水中的部分COD(化學需氧量)和SS(懸浮物),整體來說對水環境是有好處的,能減少溢流污水對河道的污染。經處理后的污水直接排入河道,能有效改善汛期河道水環境質量。”
“以前,我國一些海綿城市探索過使用這種快速凈化設施,但是因為其采用物化法對污水進行快速處理,結合處理效果看,對懸浮物等的削減有一定效果,但對氨氮的削減效果有限。”北控水務集團有限公司副總裁、北水未來科技公司總經理冒建華說。
有業內人士表示,目前,這類設施的市場化項目較難落地。
E20研究院此前分析認為,在過往的市場化項目中,由于沒有明確文件的支持,導致很多項目要求經快速處理設施處理后排放的水,必須滿足《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GB 18918-2002)一級A或者一級B的標準后才能排放,這限制了很多市場化項目的有效落地,因而此次《通知》的發布有效地補充了對于這類設施排放管控的政策性指導空白。
也就是說,一級A或者一級B的排放標準對這類設施來說過嚴!锻ㄖ访鞔_,“結合本地實際明確排放管控要求”,對相關企業來說,無疑是利好消息。
冒建華告訴記者:“這種設施要求快速、大量地處理污水,排放標準不宜定得太嚴。以前一些海綿城市使用這種設施的時候,可能會考核其對懸浮物、COD的削減量,但通常都不太考核其對氨氮的削減量。針對雨季溢流污染處理設施,一方面其處理規模大但使用頻次低,一年才下多少雨?另一方面,現在還沒有針對這種設施的排放標準。要求設施同時滿足快速大量處理污水、可間歇運行、排放標準嚴等條件,存在較大困難,所以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企業投資、運行的積極性,從而導致很多這方面的市場化項目難以有效落地。正因為這樣,此前企業更多的是賣產品,因為運營帶來的收益有限。”
若統一制訂排放控制要求,寬嚴難以把握,應因地制宜確定具體要求。
圖片
據悉,目前,對于合流制溢流污水或分流制初期雨水建設的快速凈化設施應當執行的排放控制標準,在我國現行法律、法規、文件和標準中并無明確規定。部分地區參照《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GB 18918-2002),要求溢流污水快速處理設施出水水質執行當地適用的排放標準,是地方的一種自主選擇。在《排污許可證申請與核發技術規范 水處理(試行)》(HJ 978-2018)中,針對暴雨合流溢流污水排放管控做出了明確規定,即對于進水為雨污合流的排污單位,出現暴雨并經地市級以上住建或水務部門同意污水跨越溢流進入環境水體時,其廢水排放不納入許可事項,排污單位應開展水質監測并做好記錄。這一規定相當于排污許可管理中的一種有條件豁免。
王海燕說:“從國際經驗看,美國、日本、德國均較早系統性地開展了合流制排水系統改造與溢流污染控制的相關工作,并已取得了一定成效。經驗之一就是各地因地制宜實施合流溢流污染控制,控制要求包括年溢流頻次、污染物排放量削減率、排放濃度和去除率等。具體到我國而言,由于幅員遼闊,各地降水量、合流分流系統建設情況、水環境質量現狀和溢流污染控制需求差別較大,快速處理設施采用的工藝也有所不同,應分別基于本區域水質改善目標和溢流污染管控總體方案,因地制宜出臺溢流污水的具體管控要求。”
此次發布的《通知》提出,鼓勵各地在完成管網建設改造的前提下,建設雨季溢流污水快速凈化設施,結合本地實際明確排放管控要求。
王海燕解釋說:“應推動各地根據水環境質量改善需求,因地制宜制訂合流制溢流污水快速凈化處理設施的排放管控要求,進一步落實精準、科學、依法治污的要求。如果國家對此統一制訂排放控制要求,容易出現管控過嚴或過寬的問題,難以適應地方實際需要,不利于各地系統推進合流溢流污染治理和水環境質量改善。”
此外,為更好地實現雨季溢流污染總量削減,高紅杰建議:“在實施中,一是因地制宜開發快速凈化處理關鍵技術和成套化裝備產品,同時形成可推廣、可復制的建設管理運行模式。二是快速凈化設施作為溢流污染末端處理措施,應與源頭減量、過程控制措施聯動優化,制定長效的控制策略,協同削減溢流污染。三是加強對溢流污染快速凈化措施應用的指導。”
住房城鄉建設部等5部門
關于加強城市生活污水管網建設和運行維護的通知
各省、自治區住房城鄉建設廳、生態環境廳、發展改革委、財政廳、市場監管局(廳),直轄市住房城鄉建設(管)委、生態環境局、發展改革委、財政局、水務局、市場監管局(委),海南省水務廳,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住房城鄉建設局、生態環境局、發展改革委、財政局、市場監管局:
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有關部署,加快城市生活污水管網補短板,建立運行維護長效機制,切實提升城市生活污水收集效能,現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工作目標
以效能提升為核心,以管網補短板為重點,堅持問題導向、重點突破、建管并舉、系統整治、精準施策,推動建立廠網統籌的城市生活污水專業化運行維護管理模式。到2027年,基本消除城市建成區生活污水直排口和設施空白區,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達到73%以上,城市生活污水收集處理綜合效能顯著提升。
二、推進設施體系建設
(一)開展污水收集系統問題排查。各地要按照每5—10年完成一輪城市生活污水管網排查滾動摸排的要求,持續推進管網現狀評估和修復工作,建立管網長效管理與考核評估機制。污水處理廠進水污染物濃度偏低的地區,重點開展施工降水排入、城市水體倒灌、地下水入滲入流等進入城市生活污水管網問題排查。
(二)加快實施污水管網改造。各地要開展水體沿線雨水排口和合流制溢流口防倒灌改造,嚴防河湖水倒灌生活污水管網。加快破損檢查井改造與修復,逐步淘汰磚砌污水檢查井,新建污水檢查井推廣使用混凝土現澆或成品檢查井。全面開展超使用年限、材質落后、問題突出排水設施的更新改造。因地制宜推進雨污分流改造。強化工業園區和工業企業內部雨污水錯接混接和雨污分流改造。到2025年,城市污水處理廠進水生化需氧量(BOD)濃度高于100毫克/升的規模占比達到90%或較2022年提高5個百分點,污水收集效能明顯提升。
(三)推進污水收集和處理設施補空白。城市新區生活污水管網規劃建設應與城市建設同步推進。老舊城區、城中村和城鄉結合部可因地制宜采用集中納管與分散收集處理等方式處理生活污水。鼓勵有條件的大中型城市適度超前建設污水處理設施和規;勰嗉刑幚硖幹迷O施。
(四)推進雨季溢流污染總量削減。各地要因地制宜采取雨前降低管網運行水位、雨洪排口和截流井改造、源頭雨水徑流減量等措施,削減雨季溢流污染入河量。超過排水系統承載能力溢流的,應在保障城市排水防澇安全的前提下,采取措施最大限度減少污染入河。鼓勵各地在完成管網建設改造的前提下,建設雨季溢流污水快速凈化設施,結合本地實際明確排放管控要求。加強工業園區和工業企業雨水排口監管,降低雨季排污環境影響。
三、加強管網設施管理
(五)強化排水許可管理。各地排水主管部門要嚴格落實污水排入排水管網許可制度,結合當地實際情況,對排水戶實行分級分類管理,確定重點排水戶清單。到2025年,各城市重點排水戶全面落實排水許可要求。
(六)加強執法監督。各地排水主管部門要會同有關部門,加強對城市生活污水管網建設和運維以及排水行為的聯合監管和執法聯動,形成執法合力,加強溯源執法。整治“小散亂”排水戶污水排入雨篦、雨水管道行為,杜絕工業企業通過雨水管網違法排污。逐步健全排水戶排水監管體系,加強對排水戶排放污水監管,依法對違法排水行為進行處罰。
(七)嚴格質量管控。各地要強化生活污水管網建設質量管理,嚴格實行工程質量終身負責制,督促建設、勘察、設計、施工、監理單位依法依規對管網工程質量負責,確保管網符合標準。相關單位應嚴格執行標準規范,嚴格組織管線工程驗收,鼓勵邀請管網運行維護單位參加驗收。各地市場監管部門要運用好“雙隨機、一公開”監管方式,加強排水管材質量安全監管。
四、完善管網運行維護機制
(八)明確管網運行維護主體,建立常態化長效運維機制。各地要建立城市生活污水管網專業化運行維護隊伍,嚴格規范安全作業流程,保障城市生活污水管網運行維護費用。排水主管部門要積極推動居住社區內部雨污水管網養護工作委托城市生活污水管網專業化運行維護單位負責。
(九)持續推進“廠網一體”專業化運行維護。各地要完善城市生活污水管網建設管理體制和機制,鼓勵組建城市生活污水管網專業企業,實行“廠網一體”專業化運行維護。排水主管部門要構建以污染物收集效能為導向的管網運行維護績效考核體系和付費體系,對污水處理廠和管網聯動按效付費。以提升污水收集處理效能為目標,建設城市污水管網全覆蓋樣板區。
五、保障措施
(十)加強組織領導。省級住房城鄉建設部門要會同生態環境、發展改革等部門對生活污水管網建設改造的整體進展和實施效果進行檢查評估,及時通報有關情況,總結經驗,鼓勵先進,督促落后。建立健全生活污水收集處理設施建設改造工程聯審聯批制度,優化審批程序,提高審批效率,加快項目落地。
(十一)健全污水管網建設和運行維護費用保障制度。各地要建立健全費用保障機制,合理調整污水處理收費標準,加強污水管網建設和運行維護,地方人民政府可視情況給予運營補貼,保障污水管網設施正常、可持續運行。
(十二)完善資金籌措機制。允許地方安排地方政府專項債券支持符合條件的污水管網建設和改造項目。鼓勵金融機構按市場化原則為污水管網建設和改造項目提供融資支持。鼓勵社會資本通過特許經營等方式參與,研究探索規范項目收益權、特許經營權等質押融資擔保。
來源:水環境與水生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
【日程】國際水協第18屆可持續污泥技術與管理會議 國際水協(IWA));中國給水排水;中國科學院大學聯合主辦 ---
國際水協(International Water Association,IWA)是全球重要的水行業 專業協會,成員包括來自大學、研究機構、工程和咨詢公司、公用事業單位 的全球專家。IWA Conferencein Sustainable Sludge Management 系列國際會 議至今已舉辦 17 屆,2024 年在中國舉辦系列會議的第18 屆國際會議
近年來,中國和國際污泥處理處置領域面臨更多共同的挑戰,如雙碳目標實現、新污染物消減、資源能源回收利用與循環經濟、致病微生物滅活、人工智能賦能等。通過本 次會議,國內外專家可以共同探討污泥處理處置的新技術、新模式與新策略,以應對日益嚴峻的挑戰, 推動污泥的可持續管理與資源化利用。本次國際會議對促進全球污泥資源化利用、提高環境安全起 到重要作用,為深化國際合作與交流搭建平臺,推動國內外污泥處理處置產業創新發展。
本次國際會議名稱為“國際水協第 18 屆可持續污泥技術與管理會議”,同期舉辦“第 1 屆中國污 泥 100 人高層技術與管理論壇”和“中國環境科學學會固廢分會 2024 年年會”。會議將重點關注污泥 可持續技術和管理方案,對中國和國際污泥領域都非常重要。我們非常高興能舉辦這次國際會議,并 熱烈歡迎國內外專業人士來到北京,共同致力于以可持續方式解決這一全球環境問題。
https://iwa-sludge-2024.casconf.cn/register
●銀行轉賬信息:
收款單位:《中國給水排水》雜志社有限公司 收款賬號:12001635400052519625
開戶銀行:建設銀行天津河西支行 備注信息:姓名+ 國際水協第 18 屆污泥大會
●會議聯系人:
王領全 13752275003(微信同號) 孫 磊 13702113519(微信同號) 金 晟 18622273726(微信同號)
●會場與賓館:
會場與賓館::北京中德國際會議會展中心(北京國測國際會議會展中心)
會場地址:北京市順義區臨空經濟核心區匯海南路 6 號院
會務賓館房價(微信掃碼預定)
600 元/晚(五星級,豪華雙床房)500 元/晚(四星級,商務樓標準間,雙床房) 380 元/晚(四星級,商務樓大床房;折扣價,青年代表與學生優先預定)
北京國際污泥word版.docx
北京國際污泥大會.pdf
IWA國際會議日程20240430.pdf
【日程】國際水協第18屆可持續污泥技術與管理會議
來源:中國給水排水;國際水協(IWA)
國際水協第18屆可持續污泥技術與管理會議
中國環境科學學會固廢分會 2024年年會
第1屆中國污泥 100人高層技術與管理論壇


















《基礎設施和公用事業特許經營管理辦法》已經2024年1月31日第8次國家發展改革委委務會議審議通過和財政部、住房城鄉建設部、交通運輸部、水利部、中國人民銀行審簽,現予公布,自2024年5月1日起施行。 http://m.imdsx.com/news/202405/01/154384.html 配有同聲傳譯:國際大咖云集 --IWA國際水協第18屆可持續污泥技術與管理會議 議報名注冊:https://iwa-sludge-2024.casconf.cn/userRegister
【日程】國際水協第18屆可持續污泥技術與管理會議
http://m.imdsx.com/news/202311/14/148109.html 國際水協(International Water Association,IWA)是全球重要的水行業專業協會,成員包括來自大學、研究機構、工程和咨詢公司、公用事業單位的全球專家。IWA Conference on Sustainable Sludge Management系列國際會議至今已舉辦17屆,2024年在中國舉辦系列會議的第18屆國際會議(2024.5.17-20 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