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點工業行業用水效率指南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利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
全國節約用水辦公室
2013 年9 月
I
前言
水資源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基礎,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
是關系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戰略問題。我國是一個水資
源貧乏的國家,人均水資源占有量約為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
之一,水資源短缺已成為制約我國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主
要瓶頸之一。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
年規劃綱要》、《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快水利改革發展的
決定》(中發﹝2011﹞1 號)要求,為加強工業節水管理,提
升工業用水效率,工業和信息化部會同水利部、國家統計局、
全國節約用水辦公室組織編制了《重點工業行業用水效率指
南》(以下簡稱《指南》)。
《指南》在總結分析我國重點工業行業用水效率總體情
況的基礎上,梳理火電、鋼鐵、紡織、造紙、石化和化工、
食品和發酵等高用水行業共40 多種主要工業產品(工序)
的用水現狀,依據國家相關標準,結合行業現狀,選取單位
產品取水量先進值、平均值、限定值和準入值,作為衡量和
評價工業企業用水效率水平、指導工業企業開展節水對標達
標的核心指標,并提出了提升工業行業用水效率的技術措
施。需要說明的是,隨著近年節水技術進步,部分行業用水
準入值已明顯落后于平均值。
II
目錄
前言.......................................................................................................Ⅰ
目錄.......................................................................................................Ⅱ
一、工業用水效率概況............................................................................ 1
(一)工業用水現狀和特點.............................................................. 1
(二)提升工業用水效率的主要舉措.............................................. 3
二、火電行業.............................................................................................4
(一)用水基本情況.......................................................................... 4
(二)用水效率.................................................................................. 5
三、鋼鐵行業.............................................................................................5
(一)用水基本情況.......................................................................... 6
(二)用水效率.................................................................................. 6
四、紡織行業.............................................................................................6
(一)用水基本情況.......................................................................... 7
(二)用水效率.................................................................................. 7
五、造紙行業.............................................................................................8
(一)用水基本情況.......................................................................... 8
(二)用水效率.................................................................................. 8
六、石化和化工行業................................................................................ 9
(一)用水基本情況........................................................................ 10
(二)用水效率................................................................................ 10
七、食品和發酵行業.............................................................................. 11
III
(一)用水基本情況........................................................................ 12
(二)用水效率................................................................................ 13
八、提升工業用水效率的技術措施...................................................... 14
附錄.......................................................................................................16
(一)指標說明................................................................................ 16
(二)用水效率指標相關標準........................................................ 17
1
一、工業用水效率概況
“十一五”以來,各地區、各部門以高用水工業行業為重
點,以提高用水效率為核心,加快推廣先進節水技術,建設節水
試點示范工程,強化標準約束,加強監督管理,工業節水工作取
得了明顯成效。
(一)工業用水現狀和特點
我國工業取水量占全社會總取水量的四分之一左右,其中火
電(含直流冷卻發電)、鋼鐵、紡織、造紙、石化和化工、食品
和發酵等高用水行業取水量占工業取水量的50%左右,我國工業
用水呈現如下特點:
1.工業取水總量小幅增長。2010年,我國工業取水量為 1447
億立方米,較2006 年增長7.66%。“十一五”期間在工業增加值
大幅增長的情況下,工業取水量占全國總取水量的比例基本穩定
在24%左右(見表1)。
表1 2006~2010年全國工業用水情況
年份總取水量(億m3) 工業取水量(億m3) 占比(%)
2006 5795 1344 23.2
2007 5819 1404 24.1
2008 5910 1397 23.7
2009 5965 1391 23.3
2010 6022 1447 24.0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中國統計年鑒》(2007-2011)、水利部《水資源公報》
(2006-2010)、環境保護部《中國環境統計公報》(2006-2010)。
2.工業用水效率顯著提高。2010 年我國萬元工業增加值取
水量為90 立方米,比2006 年降低了39%(按可比價);2010 年
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達到85.7%,較2006 年提高5 個百分點(見
2
表2)。
表2 2006~2010年全國工業用水效率指標
年份
萬元工業增加值取水量
(m3/萬元)
萬元工業增加值取
水量下降率(%)
重復利用率
(%)
2006 178 7 80.6
2007 131 8 82.0
2008 108 9 83.8
2009 103 8 85.0
2010 90 7 85.7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中國統計年鑒》(2007-2011)、水利部《水資源公報》
(2006-2010)、環境保護部《中國環境統計公報》(2006-2010)。
注:萬元工業增加值取水量下降率為可比價。
3.非常規水源利用量不斷增加。中水、海水、礦井水等非常
規水源的再生利用技術日趨成熟。“十一五”期間,我國海水淡
化能力以每年近70%的速度增長,全國已達日產能力60 萬立方
米,其中近1/3 用于工業領域。
4.工業廢水排放量略有下降。2010 年,我國工業廢水排放
量237.5 億立方米,占廢水排放總量的38.5%,與2006 年的240.2
億立方米、占比44.7%比較,均有一定程度的下降;工業廢水達
標排放率95.3%,比2006 年提高3.2 個百分點(見表3)。
表3 2006~2010年全國工業廢水排放情況
年份
廢水排放總量
(億m3)
工業廢水排放量
(億m3)
占比(%) 達標排放率(%)
2006 536.8 240.2 44.7 92.1
2007 556.8 246.6 44.3 91.7
2008 571.7 241.7 42.3 92.4
2009 589.7 234.5 39.8 94.2
2010 617.3 237.5 38.5 95.3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中國統計年鑒》(2007-2011)、水利部《水資源公報》
(2006-2010)、環境保護部《中國環境統計公報》(2006-2010)。
(二)提升工業用水效率的主要舉措
1.工業節水政策體系和標準體系日趨完善。“十一五”期間,
國家發展改革委、水利部、建設部印發了《節水型社會建設“十
3
一五”規劃》(發改環資﹝2007﹞236 號),工業和信息化部印
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工業節水工作的意見》(工信部節﹝2010
﹞218 號)。國家相繼出臺了30 余項工業節水標準,涉及術語、
水平衡測試、計量統計、管理、評價、取水定額、產品水效等方
面,省級工業用水定額指標體系也基本建立。工業建設項目水資
源論證深入實施,運用價格杠桿促進工業節水的機制初步形成。
系列政策文件的出臺和標準制度的完善,為實行最嚴格的水資源
管理制度,提升工業用水效率提供了有力保障。
2.工業節水技術改造和創新力度不斷增強。工業節水技術水
平不斷提高,火電機組空氣冷卻技術、鋼鐵行業煙(煤)氣干法
除塵技術、紡織行業印染廢水深度處理回用技術、造紙行業連續
蒸煮技術、食品和發酵行業有機廢水膜處理回用技術等一批節水
新技術得到應用和推廣,工業園區積極推行循環用水和串聯用水
系統,推進園區廢污水“零排放”。
3.工業節水宣傳和試點示范工作穩步推進。各地區、各部門
開展形式多樣的節水宣傳活動,企業節水意識、能力和水平不斷
增強。國家相關部委大力推進節水試點示范,水利部開展節水型
社會建設試點,工業和信息化部開展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企業
創建試點。試點示范工作的穩步推進帶動了節水型工業體系的建
設。
4
二、火電行業
火電企業的用水主要包括循環冷卻水、除灰(渣)用水、鍋
爐補給水和化學自用水等。
(一)用水基本情況
“十一五”期間,我國火電行業年取水量(不含直流冷卻)
由85.5 億立方米下降到83.7 億立方米(見表4);單位發電量
取水量由3.00 立方米每兆瓦時下降到2.45 立方米每兆瓦時,
降低18.3%;廢水年排放量由24.2 億立方米下降到10.9 億立方
米,降低55%。
表4 2006~2010年我國火電用水情況
年份取水量(億m3) 單位發電量取水量(m3/MW·h)
2006 85.5 3.00
2007 78.9 2.90
2008 78.5 2.80
2009 81.3 2.70
2010 83.7 2.45
數據來源: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
(二)用水效率
火電行業單位產品取水量指標見表5。
5
表5 火電行業單位產品取水量指標
分類
單位發電量取水量(m3/MW·h)
單位裝機容量
取水量(m3/s·
GW)
先進值平均值限定值準入值
循環
冷卻
單機容量<
300MW
2.20 2.70 3.20 0.88
單機容量300
MW 級
2.03 2.39 2.75 0.77
單機容量600
MW 級及以上
1.94 2.13 2.40 0.77
直流
冷卻
單機容量<
300MW
0.60 0.90 0.79 0.19
單機容量300
MW 級
0.38 0.42 0.54 0.13
單機容量600
MW 級及以上
0.33 0.43 0.46 0.11
空氣
冷卻
單機容量<
300MW
0.50 0.65 0.95 0.23
單機容量300
MW 級
0.38 0.41 0.63 0.15
單機容量600
MW 級及以上
0.35 0.44 0.53 0.13
數據來源及說明:
1)先進值和平均值取自行業調研數據;
2)限定值和準入值取自《取水定額第1 部分:火電》(GB/T 18916.1-2012)
國家標準,準入值為單位裝機容量取水量指標;
3)單機容量300MW 級包括:300MW≤單機容量<500MW 的機組,單機容量600MW
級及以上包括:單機容量≥500MW 的機組;
4)熱電聯產發電企業取水量應增加對外供汽、供熱不能回收而增加的取水
量(含自用水量);
5)配備濕法脫硫系統且采用直流冷卻或空氣冷卻的發電企業,當脫硫系統
采用新水為工藝水時,可按實際用水量增加脫硫系統所需的水量;
6)當采用再生水、礦井水等非常規水源及水質較差的常規水資源時,取水
量可根據實際水質情況適當增加。
三、鋼鐵行業
鋼鐵企業的用水主要包括燒結(球團)、焦化、煉鐵、煉鋼、
軋鋼等各工序的生產工藝用水和設備冷卻用水等。
6
(一)用水基本情況
“十一五”期間,我國鋼鐵行業取水量由30.7 億立方米下
降到27.9 億立方米;噸鋼取水量由7.3 立方米下降到4.1 立方
米,降低43.8%左右;重復利用率由95.4%提高到97.3%,提高1.9
個百分點(見表6)。
表6 2006~2010年我國鋼鐵行業用水情況
年份取水量(億m3) 噸鋼取水量(m3/t) 重復利用率(%)
2006 30.7 7.3 95.4
2007 29.5 6.0 96.3
2008 27.2 5.4 96.6
2009 28.0 4.9 97.0
2010 27.9 4.1 97.3
數據來源:《中國鋼鐵工業年鑒》
(二)用水效率
鋼鐵行業單位產品取水量指標見表7。
表7 鋼鐵行業單位產品取水量指標
分類
噸鋼取水量(m3/t)
先進值平均值限定值準入值
普通鋼廠3.6 4.3 4.9 4.5
特殊鋼廠—— —— 7.0 4.5
數據來源及說明:
1)先進值、平均值取自國內典型鋼鐵聯合企業的行業調研數據;
2)限定值和準入值取自《取水定額第2 部分:鋼鐵聯合企業》(GB/T
18916.2-2012)國家標準。
四、紡織行業
紡織企業的用水主要包括各類織物前處理、染色、印花溶液
的配制和漂洗用水,以及織物經整理后的漂洗用水等。
7
(一)用水基本情況
“十一五”期間,我國紡織行業取水量由31.25 億立方米增
加到36.22 億立方米,增長15.9%;用水量由85.5 億立方米增
加到94.6 億立方米,增長10.6%;萬元工業增加值取水量由
389.9 立方米下降到213.1 立方米,降低45.3%(見表8)。
表8 2006~2010年我國紡織行業用水情況
年份取水量(億m3) 用水量(億m3)
萬元工業增加值取水量
(m3/萬元)
2006 31.25 85.5 389.9
2007 33.82 94.3 371.6
2008 34.59 92.7 264.3
2009 34.82 92.4 232.3
2010 36.22 94.6 213.1
數據來源: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
(二)用水效率
紡織行業單位產品取水量指標見表9。
表9 紡織行業單位產品取水量指標
分類單位先進值平均值限定值準入值
棉、麻、化纖及混紡
機織物
m3/100m 2.0 2.7 3.0 2.0
棉、麻、化纖及混紡
針織物及紗線
m3/t 100 140 150 100
真絲綢機織物(含練
白)
m3/100m 2.7 3.5 4.5 3.0
化纖長絲織物m3/100m 1.3 2.5 —— ——
噴水織機長絲織物m3/100m 0.6 1.1 —— ——
苧麻精干麻m3/t 350 520 —— ——
亞麻、漢麻紗m3/t 300 500 —— ——
精梳毛織物m3/100m 16 19 22 18
粗梳毛織物m3/100m 21 23 —— ——
數據來源及說明:
1)棉、麻、化纖及混紡機織物,棉、麻、化纖及混紡針織物及紗線,真絲
綢機織物(含練白),精梳毛織物先進值和平均值取自行業調研數據,限定值和
8
準入值取自《取水定額第4 部分:紡織染整產品》(GB/T 18916.4-2012)國家
標準;
2)化纖長絲織物、噴水織機長絲織物、苧麻精干麻、亞麻及漢麻紗、粗梳
毛織物先進值和平均值取自行業調研數據。
五、造紙行業
造紙企業的用水主要包括制漿用水、紙及紙板生產過程用水
等。
(一)用水基本情況
“十一五”期間,我國造紙行業取水量由44.01 億立方米增
加到46.15 億立方米;用水量由89.24 億立方米增加到123.39
億立方米,增長38.3%;重復利用率由50.68%提高到62.60%;
萬元產值取水量由152.5 立方米下降到89.6 立方米,降低
41.2%(見表10)。
表10 2006~2010年我國造紙行業用水情況
年份取水量(億m3) 用水量(億m3) 重復利用率(%)
萬元產值取水量
(m3/萬元)
2006 44.01 89.24 50.68 152.5
2007 48.82 100.37 51.36 124.1
2008 48.84 108.96 55.18 94.0
2009 46.59 108.44 57.04 107.8
2010 46.15 123.39 62.60 89.6
數據來源:中國造紙工業協會
(二)用水效率
造紙行業單位產品取水量指標見表11。
9
表11 造紙行業單位產品取水量指標
分類
單位產品取水量(m3/t)
先進值平均值限定值準入值
紙漿
漂白化學木漿25 54 90 70
漂白化學竹漿60 70 90 70
本色化學木漿50 65 60 50
漂白化學麥草漿80 85 130 100
漂白化學葦漿60 75 130 100
漂白化學蔗渣漿80 83 130 100
脫墨廢紙漿24 28 30 25
未脫墨廢紙漿10 15 20 20
化學機械木漿17 23 35 30
紙
新聞紙11 17 20 16
未涂布印刷書寫紙15 25 35 30
涂布印刷書寫紙20 30 35 30
生活用紙12 32 30 30
包裝用紙20 27 25 20
紙板
白紙板14 24 30 30
箱紙板10 16 25 22
瓦楞原紙10 22 25 20
數據來源及說明:
1)先進值和平均值取自行業調研數據(其中,漂白化學木漿、漂白化學葦
漿、脫墨廢紙漿、未脫墨廢紙漿、化學機械木漿、新聞紙、未涂布印刷書寫紙、
涂布印刷書寫紙、白紙板、箱紙板、瓦楞原紙的平均值為調研企業中年產量10
萬噸以上的平均數據;漂白化學麥草漿的平均值為調研企業中年產量9 萬噸以上
的平均數據;漂白化學竹漿、漂白化學蔗渣漿、包裝用紙的平均值為調研企業中
年產量5 萬噸以上的平均數據;本色化學木漿的平均值為調研企業中年產量4
萬噸以上的平均數據;生活用紙的平均值為調研企業中年產量2 萬噸以上的平均
數據);
2 ) 限定值和準入值取自《取水定額第5 部分: 造紙產品》( GB/T
18916.5-2012)國家標準。
六、石化和化工行業
石化和化工企業的用水主要包括冷卻用水、熱力和工藝用水
以及洗滌用水等。
10
(一)用水基本情況
2010 年,石化和化工取水量為72.75 億立方米,其中石油
煉制、合成氨、硫酸等行業取水量占比較大(見圖1)。“十一五”
期間,合成氨、甲醇、尿素等單位產品取水量分別累計降低15.6%、
22.2%和6.6%,硫酸、燒堿、聚氯乙烯、純堿等單位產品取水量
降低20~24%。
圖1 2010年我國石化和化工主要產品取水情況
數據來源: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
(二)用水效率
石化和化工行業單位產品取水量指標見表12。
11
表12 石化和化工行業單位產品取水量指標
分類
單位產品取水量(m3/t)
先進值平均值限定值準入值
石油煉制石油煉制0.50 0.70 0.75 0.60
合成氨
天然氣12 15 13 ——
煤12 23 27 ——
硫酸
硫鐵礦制酸4.2 4.6 4.5 ——
硫磺制酸3.2 3.5 3.3 ——
燒堿
離子膜法(30%) 6.0 7.5 20.0 ——
隔膜法(42%) 8.0 9.0 38.0 ——
聚氯乙烯
電石法9.0 12.0 16.5 ——
乙烯法7.5 10.0 14.5 ——
尿素
氣提法3.0 3.5 3.3 ——
水溶液全循環法3.5 3.8 3.6 ——
純堿
氨堿法12.0 16.0 15.0 ——
聯堿法3.0 10.0 22.0 ——
乙烯
乙烯生產(不含煤
制烯烴)
8 12 15 12
數據來源及說明:
1)石油煉制先進值和平均值取自行業調研數據,限定值和準入值取自《取
水定額第3 部分:石油煉制》(GB/T 18916.3-2012)國家標準;
2)合成氨先進值和平均值取自行業調研數據,限定值取自《取水定額第8
部分:合成氨》(GB/T 18916.8-2006)國家標準;
3)硫酸先進值和平均值取自行業調研數據,限定值參照《硫酸取水定額》
(HG/T 4186-2011)行業標準;
4)燒堿先進值和平均值取自行業調研數據,限定值參照《燒堿取水定額》
(HG/T 4000-2008)行業標準(其中離子膜法取自30%離子膜Ⅱ型液堿、隔膜法
取自42%隔膜Ⅰ型液堿),各項指標不包含去離子水;
5)聚氯乙烯先進值和平均值取自行業調研數據,限定值參照《聚氯乙烯取
水定額》(HG/T 4189-2011)行業標準,各項指標不包含去離子水;
6)尿素先進值和平均值取自行業調研數據,限定值參照《尿素取水定額》
(HG/T 4187-2011)行業標準;
7)純堿先進值和平均值取自行業調研數據,限定值參照《純堿取水定額》
(HG/T 3998-2008)行業標準;
8)乙烯先進值和平均值取自行業調研數據,限定值和準入值取自《取水定
額第13 部分:乙烯生產》(GB/T 18916.13-2012)國家標準。
七、食品和發酵行業
食品和發酵企業的用水主要包括原料的浸泡、拌料和稀釋等
12
用水,中間產品處理用水,工藝冷卻用水,設備洗滌用水等。
(一)用水基本情況
“十一五”期間,我國食品和發酵行業取水量由81.2 億立
方米增加到86.8 億立方米,其中白酒、啤酒、酒精等行業取水
量占比較大(見圖2);重復利用率由10%提高到15%;萬元產值
取水量由33.0 立方米下降到13.7 立方米,降低58.5%;萬元工
業增加值取水量由99.0 立方米下降到41.3 立方米,降低58.3%
(見表13)。
圖2 2010年我國食品和發酵行業取水情況
數據來源: 中國食品發酵工業研究院、中國生物發酵產業協會
表13 2006~2010年我國食品和發酵行業用水情況
年份
取水量
(億m3)
重復利用率
(%)
萬元產值取水量
(m3/萬元)
萬元工業增加值取水量
(m3/萬元)
2006 81.2 10 33.0 99.0
2007 81.9 10 29.2 88.0
2008 85.4 15 20.3 61.0
2009 79.8 15 16.9 49.8
2010 86.8 15 13.7 41.3
數據來源: 中國食品發酵工業研究院、中國生物發酵產業協會
13
(二)用水效率
食品和發酵行業單位產品取水量指標見表14。
表14 食品和發酵行業單位產品取水量指標
分類單位先進值平均值限定值準入值
白酒(65%,V/V) m3/kL 15 45 —— ——
啤酒m3/kL 5 10 6 5.5
酒精(96%,V/V) m3/kL 10 30 —— ——
味精m3/t 30 60 —— ——
淀粉糖m3/t 5 8 —— ——
檸檬酸m3/t 23 40 —— ——
酵母m3/t 70 90 —— ——
酶制劑m3/t 15 40 —— ——
碳酸飲料m3/t 2.0 2.8 3.6 2.8
純凈水礦物質水m3/t 2.0 2.5 3.4 2.5
礦泉水m3/t 1.6 1.8 2.0 1.8
果蔬汁m3/t 2.5 3.0 4.5 3.0
茶飲料m3/t 2.5 3.5 5.0 3.5
果蔬汁飲料
特殊用途飲料/風味飲料
m3/t 2.5 3.0 5.0 3.0
植物蛋白飲料
復合蛋白飲料
m3/t 6.0 8.0 9.0 8.0
含乳飲料m3/t 5.0 6.0 8.0 6.0
咖啡飲料
植物飲料
奶茶飲料
m3/t 5.0 6.0 8.5 6.0
濃縮果蔬汁
果蔬原漿
m3/t 8.0 10.0 15.0 10.0
數據來源及說明:
1)啤酒先進值和平均值取自行業調研數據,限定值和準入值取自《取水定
額第6 部分:啤酒制造》(GB/T 18916.6-2012)國家標準;
2)白酒(65%,V/V)、酒精(96%,V/V)、味精、淀粉糖、檸檬酸、酵
母、酶制劑先進值和平均值取自行業調研數據;
3)碳酸飲料、純凈水礦物質水等飲料單位產品取水量指標參照《飲料制造
取水定額》(QB/T 2931-2008)行業標準。
14
八、提升工業用水效率的技術措施
一、主要共性技術
工業節水技術主要包括:工業用水重復利用技術;冷卻節水
技術;熱力和工藝系統節水技術;洗滌節水技術;工業給水和廢
水處理節水技術;非常規水源利用技術;工業輸用水管網設備防
漏和快速堵漏修復技術;工業用水計量管理技術等。
二、分行業適用技術
(一)火電行業
空氣冷卻技術;干式除灰、除渣技術;循環冷卻水排水、工
業廢水等回用技術;循環冷卻水系統節水技術;城市再生水、海
水、雨水利用技術;鍋爐水膜法處理技術等。
(二)鋼鐵行業
干法除塵技術;干熄焦技術;清污分流、循環串級供水技術;
水系統集成優化技術;軋鋼加熱爐汽化冷卻技術;連鑄二冷水氣
霧噴淋技術;干式高爐爐頂余壓發電技術;高爐渣粒化技術;空
氣冷卻技術;高氨氮、高化學需氧量、高鹽廢水處理回用技術及
含油(泥)、酸洗液廢水回收利用技術、全廠總排水回收處理回
用技術等。
(三)紡織行業
逆流漂洗技術;冷軋堆一步法工藝;冷凝水回收技術;小浴
比節水技術;轉移印花工藝;數碼噴墨印花工藝;納米微懸浮體
染色新技術;印染廢水處理回用技術等。
15
(四)造紙行業
制漿多段逆流洗滌封閉篩選技術;中高濃制漿技術;紙機用
水封閉循環利用技術及白水回用技術;堿回收及蒸發站污冷凝水
的分級及回用技術。
(五)石化和化工行業
1.石油煉制:“干式”蒸餾技術;加氫精制技術;含硫廢水
汽提凈化回用技術。
2.乙烯:乙烯裂解爐優化和改造;凝液回收技術。
3.合成氨:全低變工藝及脫硫、脫碳工藝;醇烴化精制及
低壓低能耗氨合成系統技術。
4.尿素:二氧化碳(CO2)和氨(NH3)汽提工藝;廢尿液深
度水解解吸工藝。
5.甲醇:低壓合成工藝。
6.燒堿:離子膜制取工藝;三效逆流蒸發工藝。
7.聚氯乙烯:干法乙炔工藝;聚合母液處理及回用技術。
8.純堿:真空蒸餾技術;干法加灰工藝;真空濾堿機洗水
添加劑技術;
9.硫酸:酸洗廢水凈化工藝。
(六)食品和發酵行業
濕法制備取水閉環生產工藝;發酵生產中低溫蒸煮糊化技
術、啤酒、酒精等行業高濃糖化醪高溫發酵工藝;味精等行業高
濃度母液提取工藝;發酵廢母液、廢糟液綜合利用技術;發酵成
熟醪差壓蒸餾工藝等。
16
附錄
(一)指標說明
1.用水效率
《工業用水節水術語》(GB/T 21534-2008)中對用水效率
的定義是:在特定的范圍內,水資源有效投入和初始總的水資源
投入量之比。在工業生產中,可用來體現用水效率的指標有很多,
如單位產品取水量、單位產品用水量、單位產值取水量、單位增
加值用水量、重復利用率、用水綜合漏失率等。由于節水統計基
礎工作相對薄弱,各行業統計口徑也不盡相同,本《指南》選取
既能體現水資源利用效率、又便于統計的“單位產品取水量”作
為表征重點工業行業用水效率的最主要指標。
2.單位產品取水量
《工業企業產品取水定額編制通則》(GB/T 18820-2011)對
單位產品取水量的定義是:企業生產單位產品需要從各種常規水
資源提取的水量。工業生產(包括主要生產、輔助生產和附屬生
產)的取水量,包括取自地表水(以凈水廠供水計量)、地下水、
城鎮供水工程,以及企業從市場購得的其他水或水的產品(如蒸
汽、熱水、地熱水等)。
3.單位產品用水量
《工業企業產品取水定額編制通則》(GB/T 18820-2011)對
單位產品用水量的定義是:企業生產單位產品的總用水量,其總
17
用水量為單位產品取水量、單位產品非常規水源取水量和重復利
用水量之和。
(二)用水效率指標相關標準
本《指南》用水效率指標中“先進值”和“平均值”來自行
業調研數據,“限定值”和“準入值”的取值參照取水定額國家
標準、取水定額行業標準(主要標準見表15)。行業調研發現,
由于先進適用技術的推廣應用,部分行業用水效率平均水平有顯
著提高,已明顯低于國家標準限定值,相關標準需適時進行修訂。
表15 用水效率指標相關標準
序號標準號標準名稱
1 GB/T 18916.1-2012 取水定額第1 部分:火電
2 GB/T 18916.2-2012 取水定額第2 部分:鋼鐵聯合企業
3 GB/T 18916.3-2012 取水定額第3 部分:石油煉制
4 GB/T 18916.4-2012 取水定額第4 部分:紡織染整產品
5 GB/T 18916.5-2012 取水定額第5 部分:造紙產品
6 GB/T 18916.6-2012 取水定額第6 部分:啤酒制造
7 GB/T 18916.8-2006 取水定額第8 部分:合成氨
8 GB/T 18916.13-2012 取水定額第13 部分:乙烯生產
9 QB/T 2931-2008 飲料制造取水定額
10 HG/T 3998-2008 純堿取水定額
11 HG/T 4000-2008 燒堿取水定額
12 HG/T 4186-2011 硫酸取水定額
13 HG/T 4187-2011 尿素取水定額
14 HG/T 4189-2011 聚氯乙烯取水定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