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2014年新疆啟動民生建設年推進會上,新疆再次將實施農村飲水安全項目列入2014年自治區重點民生工程項目,投資5億元用于解決60萬農村居民和8萬農村學校師生的飲水安全問題。其中中央補助3.6億元,自治區財政和地方配套資金安排1.4億元。
瑪納斯縣清水河鄉團莊村村民馬合薩提就是農村飲水安全項目的受益者。2月17日,馬合薩提在接受新疆都市報記者采訪時高興地說,現在他和城里人一樣,用上了放心、方便的自來水。
以前,馬合薩提一家和其他村民一樣,下雪季節喝雪水,不下雪時外出拉澇壩水,一次用毛驢車拉180公斤一桶水,來回要花上四五個小時,用的快時兩三天就用完了,省著用可用一個星期。2011年完成的農村飲水安全工程改變了他們過去人挑馬拉的飲水史,也讓他們有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生產和建設中去。
“瑪納斯縣率先在全疆實施了城鄉供水一體化。”2月17日,瑪納斯縣供水站副站長周立華介紹,全縣14個鄉(鎮)場、站,實施了瑪河片區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塔西河流域片區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兩大供水系統和5個集中供水工程,近14萬城鄉居民喝上了安全衛生的放心水。目前,全縣自來水主管網已全部連同,今年繼續實施城鄉老舊管網改造,將一部分新建支管線連通,到2015年基本解決城鄉居民飲水安全問題。
瑪納斯縣是新疆較早實施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的縣市之一,也是示范縣,是我區實施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的典型和縮影。截至去年底,我區農牧區居民飲水達到安全和基本安全的已有1065萬人。目前,全疆86個縣市編制了縣級水質檢測及監測網絡規劃,初步建成縣級水質簡易化驗室65個,全疆初步形成了衛生防疫部門定期檢驗、水廠日常自檢的水質檢驗模式,有6個縣市實現了城鄉一體化供水。
新疆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成后,直接促進了受益區農村經濟的發展,養殖業、特色種植業、庭院經濟等成為農村經濟新的增長點;同時,有效遏制了介水傳染病和水質地方病的傳播,農牧民的健康水平較以前明顯提高;農牧民的居家生活和精神面貌大為改觀,開始改廚、改廁,購置洗衣機,傳統落后的生活方式悄然變化,生活質量有了明顯提高。目前,我區自來水到戶的區域,70%的農戶購置了洗衣機,90%以上的農戶生活用水量顯著增加。
2月18日,記者從自治區水利廳改水辦獲悉,今年計劃解決60萬農村居民和8萬農村學校師生的飲水安全問題,目前,前期的技術審查、審批等工作已經完成。此外,今年將啟動新疆“十三五”農村飲水安全工程規劃,啟動縣級水質檢測中心的建設工作,爭取建成水質檢測中心30個,全面推動水質監測工作。
自治區水利廳改水辦主任宋士海說:“實現集中連片供水,全疆城鄉供水一體化,讓所有農牧民都喝上放心、方便的自來水,是我區飲水工程的最終目標。”
宋士海介紹說,“十二五”期間,我區規劃總投資30.74億元,解決全疆13個地州和自治區7個直屬農林牧場的343.26萬農村人口、44.19萬農村學校人口的飲水不安全問題。計劃建立集中式供水工程770處,分散式供水工程17處,逐步實現城鄉一體化供水的水務管理模式。截止到2013年底,還有103萬人沒有解決飲水安全問題,2014年計劃解決60萬人,2015年預計還要解決43萬人飲水安全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