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不到廣州這么一個大城市在周邊還有污水處理率這么低的地區”,在廣東省“人代會”最近的一次記者會上,廣東省環保廳廳長李清向與會記者坦承,廣州白云區是個工業非常混雜的地方,污水處理率僅達33.3%,“這說明我們的環保要特別關注那些邊遠地區,特別是工業村鎮帶來的污染,這是我們下來要解決的一個重要問題”。
廣州的狀況絕非特例。據2014年5月北京市水務局統計,北京市污水處理率已經達到84%,但高峰日全市每天有100萬立方米的污水未經處理直排入河,全年污水直排總量超過2.5億立方米。
清華大學環境學院水環境治理技術研究中心高級工程師鐘曉紅表示,部分區域污水處理率低并不是個別現象。即使是北京、上海、廣州、深圳這樣對環境保護非常重視、經濟實力強的大城市,也還存在污水處理覆蓋不到的片區。這些未進行處理的污水直排進入河湖,就猶如“一粒老鼠屎壞了一鍋湯”,造成我國城市部分水體發黑發臭,生態環境遭到嚴重破壞,給附近居民的生活造成不利影響。
鐘曉紅告訴中國水網記者,目前我們還存在許多環境保護的盲點,像城中村、老舊城區等這些區域的污水處理問題沒有得到很好的重視與回應。
他認為,針對污水直排造成水體黑臭、影響居民生活的現象,一方面,我們應該繼續完善排水管網和污水處理廠的建設和運營;另一方面,在排水管網一時還覆蓋不到的地方,比如舊城區改造區、新建住宅小區、城中村改造區、城郊結合部區域,應該采用應急處理措施,實現城鎮污水處理的全覆蓋,而不是一直放任污水直排不作為。
有效的污水應急處理技術手段是有的,比如磁分離技術,就能有效去除污水中的COD、SS、P等污染物,顯著改善水質。當前存在著不少擬制地方責任部門采用應急處理措施的因素,國家有必要對此加以審視,按照因地制宜、因時制宜的原則,制定政策,鼓勵采用一級強化的應急處理技術措施,實現污水處理的全覆蓋。
作者王小青系E20研究院行業分析師
黑臭水體“病急要投醫”
時間:2015-02-13 來源:E20環境平臺
作者:王小青 田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