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提高出水標準的同時在以下幾點也需要同時加強:(1)進水水質的嚴格監管(這一條尤為重要,撇開污水廠進水成分與水質,談出水水質是非?尚Φ氖虑椋唬2)禁止旱季污水排河,嚴格控制雨季合流污水排河;(3)標準應根據不同區域特點進行不同等級標準設置。
2.冬季硝化菌活性受低溫影響較大,需進一步放寬冬季水溫低于12度的污水廠的氨氮出水標準。
3.更嚴格的標準在提高出水水質的同時會提高藥劑量的投加、運行能耗的增加等問題,建議在全生命周期評價的基礎上綜合考慮對水質的改善和對整個大環境的可持續性影響。故建議無需一次對所有指標均提標,可考慮僅對重點營養指標TP、TN進行限制,特別是SS、糞大腸菌群、COD等指標(溶解性不可降解的COD哪兒來的,對排放水體到底多少影響值得深究)。此外,出水中各項水質指標的是有一定關聯性的,建議進一步核實具體數值
4.現在的環保部門考核往往瞬時樣,但受進水水質波動和工藝運行參數影響,污水處理廠出水水質必定存在波動。建議參照發達國家有關更科學的考核方式,考慮采用月均值、年均值等指標進行考核更為合理。
【獨家發布】對《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征求意見稿)的幾點建議
一、綜合建議
1.提高出水標準的同時在以下幾點也需要同時加強:(1)進水水質的嚴格監管(這一條尤為重要,撇開污水廠進水成分與水質,談出水水質是非?尚Φ氖虑椋;(2)禁止旱季污水排河,嚴格控制雨季合流污水排河;(3)標準應根據不同區域特點進行不同等級標準設置。
2.冬季硝化菌活性受低溫影響較大,需進一步放寬冬季水溫低于12度的污水廠的氨氮出水標準。
3.更嚴格的標準在提高出水水質的同時會提高藥劑量的投加、運行能耗的增加等問題,建議在全生命周期評價的基礎上綜合考慮對水質的改善和對整個大環境的可持續性影響。故建議無需一次對所有指標均提標,可考慮僅對重點營養指標TP、TN進行限制,特別是SS、糞大腸菌群、COD等指標(溶解性不可降解的COD哪兒來的,對排放水體到底多少影響值得深究)。此外,出水中各項水質指標的是有一定關聯性的,建議進一步核實具體數值
4.現在的環保部門考核往往瞬時樣,但受進水水質波動和工藝運行參數影響,污水處理廠出水水質必定存在波動。建議參照發達國家有關更科學的考核方式,考慮采用月均值、年均值等指標進行考核更為合理。
二、對《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征求意見稿)具體指標及檢測的建議
1. 表1水質基本控制項目排放限值中
1)糞大腸菌群數(個/L):
水樣中的糞大腸菌群數受樣品采集、分析取樣及樣品保存條件等因素影響較大。污水處理廠為了確保糞大腸菌群數不超標,一般采取加氯或紫外消毒等措施。由于污水廠出水紫外消毒的紫外線與水體的接觸時間極短,且紫外線由于不能提供持久的消毒能力,如果出現紫外消毒劑量不足或受出水較高的SS濃度等因素影響時,糞大腸菌群會出現較多電暈現象,該部分糞大腸菌群在脫離紫外線照射并在可見光下可快速修復由紫外線造成的DNA損傷而復活,且隨著光照強度的增加以及光照時間的延長,復活程度加大(參見文獻:陳愛朝,李碧科.紫外消毒后出水糞大腸菌群數的檢測研究.中國給水排水.2015,31(6):99)。加氯消毒(含加氯氣、二氧化氯等)仍是目前主流的消毒滅菌方法。加氯消毒雖然控制了糞大腸菌群數的達標排放,但帶來的副產物直接排入水體可能存在一定的毒性甚至致癌風險(參見文獻:孫迎雪,吳乾元,田杰,等.污水中溶解性有機物組分特性及其氯消毒副產物生成潛能.環境科學.2009,30(8):2282)。
根據2014年中國環境公報數據:全國423條主要河流、62座重點湖泊(水庫)的968個國控地表水監測斷面(點位)開展了水質監測,Ⅰ、Ⅱ、Ⅲ、Ⅳ、Ⅴ、劣Ⅴ類水質斷面分別占3.4%、30.4%、29.3%、20.9%、6.8%、9.2%,主要污染指標為化學需氧量、總磷和五日生化需氧量。在地表水排放標準(GB3838-2002)Ⅱ、Ⅲ類水標準中糞大腸菌群限值分別為2000與10000個/L,征求意見稿中污水處理廠出水排放標準要求1000個/L,這個排放限值低于地表水Ⅱ類標準限值。對污水處理廠來說,排放限值的提升大大增加了運行成本;從生態平衡角度來說,污水廠出水進入收納水體后,達標的出水受自然水體中微生物的作用,仍然會出現相互作用導致糞大腸菌群數增大的情況。消毒的副產物造成水體的二次污染。因此,建議適當調整水質糞大腸菌群指標的排放值。
2)陰離子表面活性劑:
質控樣品(標準樣品)由于其具有均勻性和穩定性較好等特性,已作為分析方法有效性和檢測結果質量控制的重要指標(參見文獻:Carmen Ibanez-Palomino, Jose FerminLopez-Sanchez, Angels Sahuquillo. Certified reference materials for analyticalmercury speciation in bi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matrices: Do they meet userneeds? a review. Analytica Chimica Acta. 720(2012) :9-15)。而作為國內質控樣品的提供商,環境保護部標準樣品研究所已多年未生產水質陰離子表面活性劑指標的標準樣品,缺少對其檢測結果進行有效質量控制的措施。當檢測結果出現爭議時,無法采用統一標準進行沖裁。建議盡快研制或生產相關指標的質控樣品,以確保排放標準中基本控制指標檢測結果的準確可靠。
3)總砷:
標準中保留了總砷的光度法檢測(水質總砷的測定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銀分光光度法GB 7485-1987),由于該方法操作復雜,實際工作中很少用實驗室采用(參見文獻1:李曼, 齊文啟. 關于《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918-2002)在驗收監測執行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分析. 分析儀器. 2012, 12(6):81;文獻2: Guobing Luo.Determination of totalarsenic in wastewater and sewage sludge samples by using hydride-generationatomic fluorescence spectrometry under the optimized analytical conditions. Analytical Letters, 2012, 45(17),2494.),建議刪除此檢測方法。
4)總鉛、總鎳等:
征求意見稿中取消了實驗室常用的原子吸收法,改用ICP法(電感耦合-等離子體發射光譜法),增加了檢測成本。鑒于目前國內污水處理行業的實際情況和可操作性,建議保留原有原子吸收法的方法標準。
5)苯并芘:
該指標主要存在于煤焦油、各類炭黑和煤、及焦化、煉油,瀝青、塑料等工業污水中(參見文獻:趙世芬,郭建文,王雙燕,等.焦化行業苯并芘排放量與廠界達標預測分析.環境與可持續發展.2014,39(3):177),而目前城鎮污水廠中工業廢水所占比例相對較少。征求意見稿中把苯并芘列為基本控制指標,對該指標的檢測需要大型儀器設備液相色譜儀等,對污水處理行業來說無疑是增加了很大的成本(人員、設備等)。建議將該指標列為選擇控制項目。
2. 表2選擇控制項目排放限值
1)總鋅:
征求意見稿中排放限值由原來的1.0調整為0.1mg/L,這一排放限值接近污水廠出水總鋅的“本底值”,原因在于污水中Zn的來源主要有2個部分,一是來自我國大量使用的鍍鋅給水管道,二是來自工業廢水(參見文獻1:馬學文,翁煥新,章金駿. 中國城市污泥重金屬和養分的區域特性及變化.中國環境科學2011,31(8):1309;文獻2:Ji Li, GuobingLuo, Jufen Gao, et al.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of potential ecological risk of heavy metals insewage sludge from three wastewater treatment plants in main urban area ofWuxi, China. Chemistry and Ecology.2015,31(3),242-244)。地表水排放標準(GB 3838-2002)Ⅲ類水標準中總鋅排放值為1.0mg/L,而污水處理廠出水排放標準要求0.1mg/L,標準值制定得過于嚴苛。建議對水質總鋅指標的排放限值進行重新評估后進行一定的修改。
2)金屬及有機物指標:
征求意見稿中增加了大量的金屬及有機物指標(金屬11項,有機物20項)。并且征求意見稿4.1.3節指出:城鎮污水處理廠應每年至少一次對表2中列出的所有項目進行采樣監測,有檢出的項目均應納入選擇控制項目,并報地方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備案。大量的金屬及有機物指標納入選擇性控制指標的檢測,并且規定“有檢出的項目均應納入選擇控制項目”。而作為污水處理行業,全國范圍內幾乎沒有哪一家實驗室可以完成征求意見稿中這些指標的檢測(或具備這些檢測能力)。這樣,只能尋求第三方檢測,而國內第三方檢測行業水平參差不齊,檢測市場比較混亂,也加重污水廠的負擔。此外,如果檢測出表2中金屬和有機物指標,還需考慮投入ICP、液相色譜儀等成本較高的大型儀器設備。因此,建議應該從源頭著手,對納入排污的企業進行把控,確保從根本上杜絕這類非常規的金屬及有機物等指標超標進入污水處理廠。
3. 表4 污泥穩定化、無害化控制標準限值
1)糞大腸菌值:
該指標采用的是原衛生部發布的《糞便無害化衛生要求》(GB7959-2012)這一檢測標準,污泥作為與糞便不同的樣本,目前國內的主要處置方式還是以填埋、焚燒和土地利用等方式為主,實現污泥的無害化、減量化、資源化(三化)處理是當前國內外污泥處置的目標和方向(參考文獻:翁煥新, 傅鳳霞, 劉瓚,等.污泥干化使重金屬形態變向穩定的原因分析.環境科學學報.2010,30(7):1401),而糞大腸菌值是衡量污泥農業利用的重要指標之一(參考文獻:孫玉煥,駱永明,吳龍華,等.長江三角洲地區污水污泥與健康安全風險研究. Ⅰ糞大腸菌群數及其潛在環境風險.土壤學報.2005,42(3):397-403)。因此,建議采用原建設部標準中污泥大腸菌群城市污泥大腸菌群的測定多管發酵法 CJ 221-2005 14)這一廣泛使用的指標,這樣還可以與水質糞大腸菌群方法具有很好的對應性。
2)有機物降解率:
建議與原建設部污泥標準(城市污泥有機物含量的測定多管發酵法 CJ 221-2005 1)表述一致,即有機物含量。
本文為江南大學李激教授獨家授權發布,表示感謝!
來源:水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