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城市綜合管廊”避免拉鏈路問題 技術領先全國推廣
原標題: “城市綜合管廊”在全國推廣
東方網12月4日消息:據《勞動報》報道,把各種管線納入到同一根地下綜合管廊,從而有效提升土地綜合利用價值,避免“拉鏈路”問題。記者昨天從上海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獲悉,這一從上海起步的前瞻性設計理念,將在全國得以推廣。
所謂“城市綜合管廊”,就是在一根直徑在35平方米左右的地下隧道中,集合安裝電力、電信、自來水、燃氣等多重管線。這樣做的好處在于可以不需要對路面開膛破肚,就能直接進入隧道整修各種管線。日前,國務院辦公廳下發指導意見,在10座大中城市開展地下綜合管廊試點工程,計劃3年內建設地下綜合管廊389公里,總投資351億元。據統計,今年全國共有69座城市啟動地下綜合管廊建設項目約1000公里,總投資約880億元。
上海市政總院2002年起就在“綜合管廊”的技術研發和工程示范上加強投入,并主持設計了我國第一條網絡化綜合管廊工程—全長6公里、服務面積約2.5平方公里、容納電力、電信、自來水、燃氣等管線的安亭新鎮綜合管廊。此后,還設計了容納電力、電信、自來水等管道的上海世博會綜合管廊等一批具有國內影響力的綜合管廊示范工程,在我國綜合管廊技術領域逐步確立起領先的地位。同時,還修編完成了國家標準《城市綜合管廊工程技術規范》。
作者:徐巍
十堰首批地下綜合管廊開建
湖北日報訊
(記者饒揚燦、通訊員袁平和)昨日,十堰市首批地下綜合管廊PPP項目正式開工。
十堰是全國首批10個地下綜合管廊試點城市之一。未來兩年,該市將探索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的新型投融資模式,創新PPP運行機制,投資35.5億元,新建地下管廊51.64公里。
據介紹,該市首批地下綜合管廊工程重點是在鄖陽新區建設環形結構主干線管廊,在舊城核心區建設兩橫四縱結構主次干線管廊。地下綜合管廊將納入供水、雨水、電力、通信、廣播電視、熱力、燃氣、中水等8類管線,打造橫貫東西、輻射南北,具有超前性、示范性、可持續性的科學合理的綜合管廊骨架網絡,形成可借鑒、可復制、可推廣的“山地城市集約化建設模式、生態敏感區綠色開發模式、老工業城市政企二元管線體系整合模式。
當天開工的安陽路綜合管廊工程,起于安陽路與天馬大道交叉口,終于安陽路與滄浪大道交叉口,管廊總長約1.2公里。其附屬設施包括消防系統、通風系統、供電系統、照明系統、監控與報警系統、標識系統及管道系統等。
作者:饒揚燦 袁平和
到2020年 四川將建成投運1000公里地下綜合管廊
省政府辦公廳日前下發《關于全面開展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建設工作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四川將全面開展全省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建設工作。到2020年,全省建成1000公里以上地下綜合管廊并投入運營,這將有效改善城市“馬路拉鏈”和“空中蜘蛛網”現象。
根據《意見》,各城市人民政府應“先規劃、后建設”,委托專業單位編制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建設規劃,結構設計使用年限應不低于100年。城市新區、各類園區、成片開發區域的新建道路應根據功能需求同步建設。其中,四川天府新區新建城市干道應建設獨立分艙的地下綜合管廊,并盡快形成網狀;各區域中心城市的新區城市干道宜同步建設不少于雙艙方式的地下綜合管廊。
到2017年底,成都、自貢、綿陽、南充4個省級地下綜合管廊建設試點城市在完成建設50公里以上地下綜合管廊試點任務的同時,力爭再建成150公里地下綜合管廊;其余設市城市力爭建成地下綜合管廊200公里。到2020年底,全省建成地下綜合管廊1000公里以上,同時加快既有地面城市電網、通信網絡等架空線入地工程建設。成都晚報記者 黃海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