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武湖路、鳳凰山街兩條道路的地下綜合管廊主體結構已經完工(8 月2 日攝)。(記者蔣曉實習記者林余峰攝)
(記者王璇)8 月2 日,經開區(頭屯河區)玄武湖路、鳳凰山街兩條道路的地下綜合管廊主體結構已完工,路面恢復了通車。從維泰大廈方向進入新客站的車輛可從鳳凰山街直行,無需再繞路。
地下綜合管廊就是各種管線在地下安了一個共同的“家”,包括給水(自來水)、中水(綠化水)、供熱、通信排管、電力排管等。電力排管因安全要求較高,需單獨放置,所以管廊分為綜合倉和電力倉。
玄武湖路、鳳凰山街地下綜合管廊項目作為首府今年的重點項目,是疆內首個出現管廊交會的地下綜合管廊項目,同時也是目前首府容量最大、技術最復雜、先進化程度最高的地下綜合管廊。
當日11 時許,記者在鳳凰山街地下綜合管廊路面投料口看見,大型吊車正在將12 米長、直徑400 毫米的黑色熱力管線放入地下。
進入廊內,可見4.5 米寬、3.6 米凈高的綜合倉內,熱力管線支墩和給水支墩分別在管廊的兩側,給水支墩上方的墻面上將安裝托架固定中水管線。在管廊的頂部,預留通信排管位置,管廊中間還留有可供1 米寬的檢修車輛通行的位置。旁邊另有2.3 米寬、3.6 米凈高的電力倉,用于安放電力管線。
鳳凰山街地下綜合管廊項目部副經理王震介紹,目前地下綜合管廊的主體結構已經全部完工,熱力管線從1日開始下廊,預計9月初完成熱網管線廊下鋪設工作。
王震說,鳳凰山街的地下綜合管廊長925 米,將鋪設1740 米長的熱力管線。目前路兩端各預留一個人行通道,在路面人行道上,有4 個綜合倉投料口,長7 米、寬1.2米;2 個電力倉投料口,長0.8米、寬0.8米。另有4個通風口,為頂部封閉,四周設置百葉窗通風。后期各種管線全部入廊后,地面將無任何管線,投料口都將封閉,采用20厘米厚度的液壓井蓋覆蓋,將避免傳統井蓋下沉的弊端。
在玄武湖路與鳳凰山街綜合管廊交會處,一個地下管線的“二層小樓”已建成,形成了一個十字形的上下兩層管線交會和互通的地下管線“交通樞紐”。
新疆維泰集團玄武湖路項目技術負責人韓踴華說,玄武湖路綜合管廊長1.5 公里,目前主體結構已全部完工。施工難度最大的就是交會處,僅100 平方米的區域里,就建了15 個框架柱、8 個框架梁,將兩條路的各種管線進行交會。地下管廊的設計使用年限是100 年,廊身先是采用鋼筋捆扎,再進行混凝土澆筑,將成為城市地下的“百年工程”,有效解決“馬路拉鏈”“蜘蛛網”等城市管理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