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中德生態園獲評德國可持續建筑最高獎項)

德國企業中心獲得大獎。 潘旭業 攝
28日,“中德生態園—可持續發展的中德合作典范”論壇在中德生態園舉行。期間,落戶園區的德國企業中心又斬獲大獎,獲德國可持續建筑委員會(DGNB)最高鉑金獎認證,這是德國可持續建筑最高獎項。
據了解,德國可持續性建筑委員會(DGNB)是非盈利性質組織,其評價標準是與德國政府共同開發編制,覆蓋建筑行業整個產業鏈,是目前世界上最為先進、嚴格、完整的可持續建筑評估體系,得到包括聯合國環境規劃署機構在內的多方國際機構的認可。該評估體系包含生態質量、經濟質量、社會文化及功能質量、技術質量、過程質量和基地質量六大領域,40項標準,根本目的是縮小建筑在社會資源的消耗比例、降低碳排放量。
“連德國企業中心使用的磚,都按照DGNB的要求模擬計算了它的原材料從開采、生產到回收再利用的這一全生命周期內所產生的碳、磷、硫、乙烯、氟利昂的排放量,減少對環境的影響。”德國企業中心項目代表于豪介紹說,在此次論壇上獲頒DGNB最高鉑金獎認證的德國企業中心,是亞洲最大的認證項目,也是亞洲首個獲得鉑金獎認證的綜合體項目。
據悉,在環境效益方面,德國企業中心每年可減少向大氣排放二氧化碳5580噸,減排率達60.8%;每年約可節能157萬千瓦時,節能率61.01%;節水率達到27%;甲醛含量減少,建成后的室內空氣質量達到歐標最優。
目前,德國企業中心已獲得綠色建筑三星設計認證,并順利通過魯班獎終審驗收,在此次DGNB鉑金獎認證之后,該項目同時達到了中德兩國最高建筑節能標準的建筑。
(原標題:中德生態園獲評德國可持續建筑最高獎項
青島中德生態園位于膠州灣西海岸的經濟技術開發區。青島中德生態園將按照開拓創新、生態優先、產業對接、集約建設、合作共贏的原則,高點定位,科學謀劃,力爭用5至10年的時間,建成國際一流水平的生態智能區和生態文明示范區。 青島中德生態園的開發與建設,是青島市深入實施“環灣保護、擁灣發展”戰略、促進產業結構升級的重大機遇,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一座承載著濃厚德國情結,體現歐洲當代最高規劃標準,匯集高端產業的國際一流水平生態科技園區將會出現在膠州灣西海岸。[1]
- 青島中德生態園
- 膠州灣
- 10平方公里
- 便捷
- 優美
- 優厚
規劃范圍
中德生態園位于膠州灣西岸,青島經濟技術開發區北部,北側近鄰環灣高速。已通車的膠州灣跨海大橋作為直接通往中德生態園的高速公路從園區穿過,距流亭國際機場、青島北客站約40分鐘車程,交通便利,區位條件優越。基地北側為北部產業新城,南側為國際生態智慧城,周邊可開發利用土地資源豐富,土地建設開發條件良好,已有市政道路等配套設施初具基礎,為中德生態園未來的拓展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基地南靠青島國際生態智慧城,西依小珠山風景區,南側為牧馬山生態綠地公園,牧馬山的最高峰大頂子海拔351米,形成了鮮明獨特的地塊背景。除了目前在建的主要道路,用地為山地地形,覆蓋了豐富的植被和來自溪流的地表水。
青島中德生態園項目地址
規劃理念
總體規劃利用青島特有的自然環境特征,即天然巖石作為概念主題。這些植根于綠色植被中、常年經受風力和水流侵蝕的巖石,從嶗山山頂一直延續到中國海的海岸邊。設計將這一獨特而又具體的形象轉化演繹為生態園區的設計概念。貫徹嶗山的規劃理念基礎上,用地范圍內設計8個“巖石區”-城市島,鑲嵌在自然景觀和環境中的人工建造區域,所有8個城市島均采取相似的內部幾何秩序,但又根據其具體位置、周邊街道和具體地形情況,在尊重東側天然大湖和主要街道布局的基礎上,分別呈現出獨特各異的外觀,所有城市島均位于普通地形區,重要地形區則根據其具體地形尋找相應的建筑對策。
項目背景
中德生態園是中德兩國政府合作項目。2010年7月,德國總理安格.拉默克爾訪華期間,中國商務部與德國經濟和技術部簽署了《關于共同支持建立中德生態園的諒解備忘錄》,確定在青島經濟技術開發區建立中德生態園。國家、省、市領導對中德生態園工作高度重視。該項工作由商務部牽頭負責,省、市、區三級專門成立了推進工作領導小組。2011年,溫家寶總理、賈慶林主席、李克強副總理訪德期間,均專門提到了中德生態園項目,表示歡迎德國企業,積極參與園區規劃建設。姜異康、姜大明、李群等省市領導也多次對中德生態園項目進行批示,要求加快推進中德生態園的建設。
中德兩國對于中德生態園建立工作予以高效務實推進。前期,雙方召開了二次工作組會議,簽署了工作組工作方案,研究確定了五大重點合作領域、合作模式、工作機制和推進工作計劃。2011年11月21日,青島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青島中德生態園建設實施方案的通知。12月6日,中德兩國在中德生態園現場舉行了奠基儀式,這標志著中德生態園建設的全面啟動。
根據中德兩國洽談確定的中德生態園預定發展目標,中德雙方擬在10年內,將中德生態園建設成為世界范圍內具有廣泛示范意義的高端產業生態園區、世界高端生態企業國際化聚集區、世界高端生態技術研發區和宜居生態示范區。按照這一目標定位,中德生態園的建設必將產生巨大的集聚帶動效應,成為西海岸經濟新區發展新的增長點,對西海岸經濟新區的經濟發展、城市建設及生態建設產生重大的示范引領和帶動輻射作用。
規劃目標
一個彰顯中德合作的國際園區;一個倡導低碳環保的生態園區;一個促進產業轉型的示范園區;一個推動研發創新的智慧園區;一個引領綠色生活的宜居園區;一個實現持續發展的活力園區;一個展示生態文明的未來園區。
規劃結構
規劃總面積:10平方公里。
其中:高端產業用地,4.5平方公里,45%。
居住、商服及配套用地,2.5平方公里,25%。
生態景觀及道路用地,3.0平方公里,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