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住建部發出通知,要求各地按規定報送注冊執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查處情況。
關鍵詞一:吊銷、降級
凡本地區2016年對已查實的建設工程企業以及注冊執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發生質量安全事故等查處情況均應報送。
建設工程企業的查處類型包括:吊銷資質、降級資質、停業整頓、警告罰款、撤銷資質、撤回資質、通報批評、暫扣安全生產許可證、暫停投標等。
注冊執業人員的查處類型包括:吊銷執業資格、停止執業、警告罰款、通報批評等。
關鍵詞二:加蓋公章
各省級住房城鄉建設主管部門應認真負責此項工作,明確牽頭處室,落實專人負責,有關查處情況應按照本通知要求,填寫有關表格(詳見附件1-4),加蓋單位公章后,于2017年3月6日前報送住建部建筑市場監管司,并將電子版發送至zzc@mail.cin.gov.cn。
2016年無查處或無處罰名單的地區,仍須填寫相關表格,在表格中注明“無處罰”或“無處罰名單”,并加蓋單位公章后按規定時間報送住建部建筑市場監管司。
關鍵詞三:上網曝光
各省級住房城鄉建設主管部門應加大對本地區發生質量安全事故和違法違規行為企業和注冊執業人員的查處力度,對已實施行政處罰的建設工程企業名單和注冊執業人員名單及時上網曝光,向社會通報。
小包子
通知的發布意味著以后各地被處罰的建設工程企業名單和注冊執業人員名單都將無一例外的上網并向社會曝光,而這些失信名單一旦進入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臺,未來可能將面臨聯合懲戒、處處受打擊的情況,后果很嚴重的哦~
附件1-4:
對發生質量安全事故的責任單位作出的行政處罰情況需在文字材料中單獨說明。
對發生質量安全責任事故、受到刑事處罰的注冊執業人員作出的行政處罰情況需在文字材料中單獨說明。
對發生質量安全事故的責任單位作出的行政處罰情況需在文字材料中單獨說明。
本表中“處罰類型”一欄請填寫“吊銷執業資格”或“停止執業”。
來源:住建部 中國建設報
企業資質造假招數多 誰在走鋼絲?
來源: 中國廣播網(北京)
央廣網北京10月8日消息(記者公秀華 曾衛 編輯田芳毓)據經濟之聲《天下財經》報道,企業資質被看作是行業準入的門檻,事關人身安全的特定行業中,良好的企業資質尤為重要。記者調查發現,近年來,企業資質造假層出不窮,涉及領域廣泛,不僅企業自身涉嫌違法違規,也危害到社會經濟的正常秩序。《企業資質造假亂象調查》今天請看上篇《企業資質造假隱患多 究竟誰在走鋼絲?》
資質造假三大招 “證書掛靠”最普遍
醫藥、建筑、采礦、大型基礎設施建造等行業,對企業都有嚴格要求,要從事這些行業,必須具備相應資質,獲得主管部門的審批。不過,記者調查發現,資質造假已成為很多行業潛規則。有業內人士透露了幾種常見的招數:
業內人士:一種,是公然造假,直接出具假的證書和材料,獲取相應的承包權或者訂單;第二,是通過和發證機關的尋租,通過行賄尋租獲取想要的資質,第三種,是和合法有資質的企業進行勾結,變相獲取資質。
企業管理專家況杰介紹,尤其第三種方式更普遍。企業要獲得某一資質,就要有一定數量的專業技術人員,不過專業人員緊缺、加上成本太高,讓不少中小企業犯愁,于是打起“證書掛靠”的歪主意。
這樣的情況在很多行業存在。比如,大街小巷隨處可見的零售藥店中,很多就不具備醫藥和醫療器械的經營資質。早在2013年國家出臺的《藥品經營質量管理規范》規定,藥店須至少配備一名執業藥師才能取得經營資質,雖然新政有三年緩沖期,但隨著“大限將至”,執業藥師緊缺、很多藥店租用執業藥師證掛靠的情況沒有明顯改善。一位執業藥師吳女士告訴記者,她總能接到這樣的電話:
吳女士:現在持有藥師的那些工作人員在市面上不太夠吧,曾經有一個朋友跟我說過兩次,讓我去一個藥店“掛證”。
記者:一個月能給多少錢呢?
吳女士:幾千塊錢吧。
不僅醫藥行業,房地產開發、建筑施工等行業更是資質造假的高發地。企業的相應工程技術人員越多,資質就越高,能攬的工程也越大。打開百度搜索,記者輸入“掛靠”“證書”等關鍵詞,滿滿一頁都是各種證書掛靠網站的鏈接,其中建造師格外熱門。記者打通一家中介電話,對方表示自己生意很紅火,一級建造師證掛靠每年大概3、4萬元,而最普通的二級建造師“行價”也達到1.5萬左右。
記者:二級建造師一般多少錢?
中介:一萬五。
記者:簽幾年?
中介:三年,一般都是簽三年。
記者:二級也這么貴?
中介:跟你說過了,這個每家公司不一樣的,看你怎么跟人家掛靠了。
資質違法轉包情況更嚴重
況杰介紹,相比這種證書的掛靠,還有一種資質轉租、違法轉包,情況更為嚴重。
況杰:企業,比如公路施工,沒這個資質,借別家單位的資質,用他的名義去投標,中標的話我去施工,然后給這個單位交管理費。這比第一種情況可能更嚴重。
業內人士透露,雖然住建部去年起開始“重拳”打擊轉包、掛靠等違法行為,但業內一級企業中標、二級企業進場、三級企業施工的現象仍然大量存在,不過,明目張膽地公開轉包行為越來越少,取而代之的是絞盡腦汁、掩人耳目的變相轉包行為。
資質造假:“樓歪歪” “橋塌塌”背后避不開的原因
資質的轉租、掛靠都只是表象,這些表象所帶來的嚴重后果和影響卻發人深省。尤其在建筑施工市場,屢屢出現的“樓歪歪”、“橋塌塌”等問題工程,多是和施工方資質掛靠、轉租、轉包有著直接聯系。而資質造假鏈條上的每一環,看似都有利可圖,其實是在走鋼絲。
長期關注房地產領域的律師包華告訴記者,“在房地產業因建筑資質發生的問題不少。”去年底,河南光山的模板坍塌事故,住建部調查報告就明確指出,建設單位違法發包,施工單位出借資質證書,實際施工承包方不具備施工能力等問題……而此前一系列震驚全國的重大事故,比如“上海倒樓案”,“ 萬寧在建大橋坍塌”等,資質造假都是避不開的重要原因之一。
一位多年從事建筑施工的業內人士透露,一些工程項目經過資質出借、層層轉包后,很多施工單位甚至連熟練工人都沒有,都是臨時招來的,給工程質量帶來巨大隱患。而一旦發生工傷,建筑企業就不承認勞動關系,把責任推給包工頭,工人的權益沒法得到保障。
業內人士:我們那里沒有什么公司,都是外面打零工,他們老板臨時招,沒有公司的。
資質造假“走鋼絲” 最終必然難逃法網
不過,和法律法規玩“躲貓貓”,終究“紙里包不住火”。工程質量出現問題,建筑施工過程中的違法違規必難逃法網。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劉俊海認為,資質造假鏈條上的每一環,其實都是在走鋼絲。
劉俊海:你出借了你的證書,出借了你的個人名章,也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還有刑事責任。所以大家都在走鋼絲繩,都在鋌而走險。
中國工程院院士王夢恕則分析,項目轉包中必然存在腐敗,最終企業也跟著倒霉。
王夢。浩髽I的任務量比較大,他干不完,他感覺標價比較低,就轉包,但包工隊也是要賺錢的,肯定在材料上偷工減料,在工藝上簡化,這個是坑人。再一個最主要的,一些品德比較差的領導,想通過這個撈錢,轉包中間必然有腐敗,企業倒霉,最后什么也拿不到。
企業資質亂象滋生,禁而不止,究竟問題出在哪?企業資質弄虛作假的風氣,如何才能斬草除根?請關注《企業資質造假亂象調查》下篇《弄虛作假何時了?》(原標題:企業資質造假招數多 誰在走鋼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