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價再現】零利潤中標?溫嶺污水處理廠PPP項目
近日進行磋商招標的溫嶺市牧嶼污水處理廠(澤國、大溪、鐵路新區)改擴建及管網工程PPP項目被爆出“零利潤中標”。
超強報價引發爭議
據悉,此次磋商名企云集,碧水源、北控、葛洲壩均在內。磋商文件顯示,該項目中的價格評分權值為70%,資信技術評分占30%。此外,由于項目“存量+增量”的特殊性,該項目的價格方面有5項報價,分別為:存量部分的投資回報率、污水處理綜合單價、市政工程下浮率、建設工程管理費、施工期貼息。
根據磋商現場爆出的競標情況,各家報價差異較大,最終得分只有葛洲壩一家“及格了”。而葛洲壩的報價中,存量部分的投資回報率、建設工程管理費、施工期貼息均為0,市政工程下浮率為20%。
換成白話,也就是說葛洲壩不要存量投資回報、不要建設工程管理費、不要施工期補貼。由于在增量項目建成開始正式商業運營之前,投資人無法收取污水處理費,所以葛洲壩只能等存量污水廠提標改造以及增量污水廠新建完成、運營出水后才能收到錢。此外,新建污水廠政府只承諾80%保底水量。
在葛洲壩免掉的三項價格指標中,建設工程管理費、施工期補貼算是小頭,但存量投資回報則相當可觀。該項目中,這一項的全稱是“存量部分、增量二的投資回報率”,即包含了存量及增量二(大溪新建污水管網40公里、新建大溪總泵站3.5萬噸/日、潘郞泵站1萬噸/日、山市泵站0.5萬噸/日、一體化小型泵站200~300噸/日)的投資回報率。其中,僅是存量資產就作價35600萬元,按5%的年利率計算,也就是1780萬元。
此外,在報價中,20%的市政工程下浮率也是參與競標的最低價。某業內人士稱其“應該是成本價了”。
嚴格、清晰的磋商文件
說完報價,再來看看該項目文件的嚴苛之處:
1、污泥處置及運輸均由投資人負責,相關費用均須計入污水處理的綜合單價之中;即污泥處理費由投資人自行進行調查確定,一旦成交,無論費用是否變動,均由成交人承擔。
2、若進水水質超標,則乙方無條件處理,直至出水水質達標。
3、磋商文件詳細規定了關鍵專業設備和非標設備的品牌、檔次。包含磁懸浮單級離心風機、潛水離心泵、潛水推進器、潛水軸流泵等13種設備的參照品牌,需從中選取。
4、磋商文件詳細規定了項目運營過程中可能存在的調價原則及方式。強調:由于自身經營管理效率不高造成經營成本超支,此狀況下仍然按照設定價格收費,超出部分由項目公司獨立承擔;由于CPI指數、稅率調整、國家或地方對出水標準發生變化造成經營成本超支,此狀況下允許項目公司調價;當單價的測算結果較當期所執行單價的變化在6%的范圍內,相應費用不做調整。
溫嶺牧嶼項目簡介
根據項目磋商文件顯示,該項目為新建+存量項目,總投資約78100萬元,其中存量35600萬元;增量42500萬元(其中:污水處理廠改擴建34000萬元,新建管網和新建泵站8500萬元)。項目合作期為20年,包含項目建設期2年、運營期18年;資金來源僅為社會資本。
其中,澤國(含鐵路新區)已建污水處理廠設計規模日處理污水2萬噸,已建污水管網116.74公里。現需對牧嶼污水處理廠一期(1萬噸/日)進行提標改造,并新建牧嶼污水處理廠二期工程(4萬噸/日),形成日處理污水5萬噸的規模,澤國(含鐵路新區)。
大溪已建污水處理廠設計規模日處理污水0.8萬噸,已建污水管網39.077公里,需新建污水管網40公里,已建泵站2.3萬噸/日,新建大溪總泵站3.5萬噸/日、潘郞泵站1萬噸/日、山市泵站0.5萬噸/日、一體化小型泵站200~300噸/日。
賺?還是不賺?
由于邊界條件清晰,因而后期可商討空間極小。因而項目投標結束后,知情人對葛洲壩的競標價格提出質疑:“存量部分,相當于為政府免費融資。”“整體來算,也看不到利潤。”“應該是不計成本搶占市場。”
在此項目中,葛洲壩真的做了雷鋒嗎?帶著疑問,水網記者聯系了葛洲壩相關人員。葛洲壩方面表示,由于公司的資本能力強、工程設計精巧,即使報價低,該項目仍有一定利潤。
葛洲壩的牧嶼盈利邏輯是否可以成立?葛洲壩后期還有著怎樣的戰略布局與規劃?還請關注本公共號,等待后續講解。
花絮:關于投標人未中標的補償費?
“為引入充分競爭,引導潛在投資商更深入地開展盡職調查,完成理念創新的工藝設計及方案。經研究決定,對經磋商小組評審,符合磋商文件要求,提交合格響應文件的投資人,采購人將一次性對其給予補償。具體為評審得分高的第二名、第三名的補償為拾伍萬元,第四名、第五名的補償為拾萬元,其余補償為伍萬元。”
小編讀書少,第一次看到補償費,稍覺新鮮,故列出一觀。
原標題:【深喉】溫嶺污水廠項目“零利潤中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