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消息(記者 孫夢婷)為規范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工程兼顧人防需要的設計,日前,浙江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省人民防空辦公室聯合出臺《浙江省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工程兼顧人防需要設計導則》(以下稱《導則》),引導全省城市地下空間綜合開發利用的同時,提高戰時防護能力。
《導則》是在《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推進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建設的指導意見》基礎上,由浙江省地下建筑設計研究院和省建筑設計研究院聯合編制,經過層層專家評審,最終決定推廣至全省各地。
在《導則》編制過程中,金義都市新區綜合管廊項目成為樣本。金義都市新區管委會和金華市人民防空辦公室參與編制,新區民防分局局長胡銀生成為主要起草人之一。
2013年12月,新區啟動《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工程兼顧人防需要》科研課題研究;2014年1月,新區綜合管廊項目依法納入人防行政審批流程;2014年7月,新區《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工程兼顧人防需要》科研課題通過國家院士級專家評審;2015年6月,新區召開《導則》咨詢會,推進理論創新,謀求標準規范,啟動《導則》課題研究;2016年7月,新區開展的《導則》課題研究通過專家鑒定。
一個“全省標準”,從金義都市新區走向全省各地。
“綜合管廊兼顧人防需要是一項創新工作,在全國沒有先例。”胡銀生說,新區建設綜合管廊項目,一方面是國家上位法規和新時期城市建設策略的要求,一方面也是提升新區整體防護能力的實際要求,不僅在戰時可有效保護生命線系統的安全,提供臨時應急人員的疏散通道,在和平時期也能有效提高生命線系統的防災抗毀能力。
記者了解到,《導則》共分為6章,包括總則、術語和符號、基本規定、結構防護、附屬設施、孔口防護。《導則》的出臺,對進一步規范我省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工程兼顧人防需要的規劃設計和施工建設,提高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工程戰時的防護能力,推進城市地下空間綜合開發利用,及時提供行業規范和技術標準具有現實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