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公布水環境質量狀況 總體水質輕度污染
長江總體水質狀況良好,淮河輕度污染,新安江水質為優,巢湖中度污染、呈輕度富營養狀態……
6月4日,安徽發布《2017年全省環境狀況公報》,公報顯示,2017年,全省136條河流、37座湖泊水庫總體水質狀況為輕度污染。與2016年相比,全省地表水總體水質狀況有所好轉,Ⅰ~Ⅲ類水質斷面(點位)比例上升3.6個百分點,劣Ⅴ類水質斷面(點位)比例下降1.6個百分點。
具體來看,長江流域總體水質狀況為良好,干流總體水質狀況為優,支流總體水質狀況為良好。監測的46條支流中,有29條支流水質為優、10條為良好、5條為輕度污染、2條為中度污染。與2016年相比,2017年,長江流域總體水質狀況無明顯變化。
淮河流域總體水質狀況為輕度污染,干流總體水質狀況為優,阜陽王家壩入境斷面水質為Ⅳ類,滁州小柳巷出境斷面水質為Ⅲ類。支流總體水質狀況為輕度污染。20條入境支流中,有9條支流水質為輕度污染、5條為中度污染、6條為重度污染。與2016年相比,淮河流域總體水質狀況有所好轉,Ⅰ~Ⅲ類水質斷面比例上升9.0個百分點,劣Ⅴ類水質斷面比例下降3.4個百分點。
新安江流域總體水質狀況為優。干流水質狀況為優;4條支流(揚之河、率水、橫江、練江)水質均為優。與2016年相比,2017年,新安江流域總體水質狀況無明顯變化。
巢湖流域全湖平均水質為Ⅴ類、中度污染、呈輕度富營養狀態。其中,東半湖水質為Ⅳ類、輕度污染、呈輕度富營養狀態;西半湖水質為Ⅴ類、中度污染、呈輕度富營養狀態。環湖河流總體水質狀況為輕度污染,21條環湖河流中,有5條河流水質為優、7條為良好、3條為輕度污染、1條為中度污染、5條為重度污染。與2016年相比,2017年,全湖水質由輕度污染下降為中度污染,主要污染指標總磷由0.092毫克/升上升為0.107毫克/升(地表水總磷Ⅳ類水質標準為0.1毫克/升),水體營養狀態無明顯變化,環湖河流水質有所好轉,劣Ⅴ類水質斷面比例下降5.3個百分點。
全省其他36座湖泊、水庫總體水質狀況為優。17座水庫中,14座水質為優、3座為良好;19座湖泊中,14座為良好、3座(分別為芡河湖、城西湖、龍感湖)為輕度污染、1座(沱湖)為中度污染、1座(石龍湖)為重度污染。石龍湖呈重度富營養化,沱湖、芡河湖、瓦埠湖、高塘湖、焦崗湖、南漪湖、龍感湖、黃大湖和升金湖等9座湖泊呈輕度富營養化,其余26座湖庫均未出現富營養化。
與2016年相比,2017年,可比的28座湖庫中,董鋪水庫、大房郢水庫、城西水庫、沙河水庫、豐樂湖和奇墅湖水質均由Ⅲ類好轉為Ⅱ類,其余湖庫的水質狀況均無明顯變化;梅山水庫、響洪甸水庫和太平湖水體營養狀態由中營養好轉為貧營養,升金湖、黃大湖和瓦埠湖由中營養下降為輕度富營養,其余湖庫水體營養狀態均無明顯變化。
水源地方面,2017年,16個設區的市集中式生活飲用水水源地水量達標率為97.2%。與2016年相比,2017年,16個設區的市水量達標率下降0.9個百分點。
2017年,6個縣級市集中式生活飲用水水源地水量達標率為71.6%。與2016年相比,2017年,6個縣級市水量達標率下降9.6個百分點。
2017年,全省57個縣城所在鎮的65個集中式生活飲用水水源地水量達標率為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