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上海提出“5010”總體布局 2035年再添60座污水污泥處理廠

  本報訊(記者 史博臻)人居環境要改善,污水污泥的有效處理是關鍵問題之一。市規土局昨天公示 《上海市污水處理系統及污泥處理處置規劃(2017-2035年)》,提出 “5010”總體布局,即規劃建設50座城鎮污水處理廠 (含初期雨水處理廠)、10座污泥處理廠。至2035年,上海全面實現城鄉污水管網全覆蓋、點源污染全收集全處理、面源污染綜合治理、水泥氣同治。

  據悉,上海污水處理系統已形成六大區域分片處理格局——石洞口、竹園、白龍港、杭州灣沿岸、嘉定區及黃浦江上游、崇明三島。截至去年底,全市共有城鎮污水處理廠51座投入運行,城鎮污水處理率達94.5%,部分初期雨水依托合流干線輸送至長江口排放;農村生活污水采用納管處理和就地處理兩種模式,處理率為56%。此外,上海現有的30座污泥處理設施,使污泥無害化處理處置率實現95%以上的指標。

  上海提出 “5010”總體布局,強調污泥的可持續利用。其中,石洞口、竹園、白龍港和杭州灣沿岸四大區域以集中處理為主,規劃9座城鎮污水處理廠、5座污泥處理廠,焚燒處理后的污泥可作為建材使用;嘉定區及黃浦江上游、崇明三島區域采用屬地化分散處理,規劃39座城鎮污水處理廠、5座污泥處理廠,崇明區等地泥質較好的污泥經好氧發酵后可回歸土地;初期雨水污染治理強排系統以 “工程凈化”為主,規劃2座初期雨水處理廠。同時,城鎮污水處理廠規劃規模為1.5倍日均污水量,污泥處理廠規劃規模為1.2倍日均污泥量。 

來源:文匯報A-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