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柯橋日報
本報訊7月末最后兩天,位于馬鞍鎮興濱路上的一家印染企業提前自動停產了。“公司原有廢水許可排放量每月為1709噸,已是生產‘臨界點’,現在因污泥被減產限排15%,只有1627噸,生產立馬受影響。”這位企業經營者坦言,印染污泥處理,已成為當前制約印染企業發展的“腸梗阻”。
記者從柯橋區刷卡排污平臺上看到,截至7月30日,與這家企業一樣,因受印染污泥被減產限排廢而停產的企業共達25家。為緩解污泥之困,7月22日起,柯橋區啟動污泥“消庫清量”行動,即根據廢水許可排放量,對全區所有印染企業先實行廢水許可排放量臨時減產限排15%、30%。
因印染污泥,引起印染企業減產限排,在柯橋尚屬首次。據了解,浙江龍德環保熱電有限公司作為我區唯一一家印染污泥處置企業,自投資建設污泥焚燒資源綜合利用熱電聯產項目以來,目前日處置量能力穩定在1600~1700噸,但隨著企業中水回率提高,污泥生產量大大提高,污泥處置量逐年增加,到目前區內污泥庫存量達4.1萬噸。“計劃利用100天時間,進行第一輪污泥‘消庫清量’,清理存量污泥,消除污泥處置方面的區域環境風險隱患。”紹興市環保局柯橋分局有關負責人介紹。
據了解,通過一周時間印染企業減產限排,我區印染污泥“消庫清量”行動成效明顯,污泥庫存量消減到3.7萬多噸,同時也基本實現污泥“日產日消”目標。
在印染廢水處置全指標達標的同時,廢水產泥系數卻大大提高。據了解,一般而言,印染廢水產泥系統在0.4%左右,但柯橋環保分局在摸排中發現,全區印染企業廢水產泥系數超過0.4%以上的企業達50%,其中產泥系數超過1%,有4家。
“雖然這是我區首次啟動污泥‘消庫清量’行動,臨時減產限排,但解決印染污泥問題已迫在眉睫了。”在柯橋區印染行業協會六屆理事會上,協會會長李傳海說,“污泥處置已成為我們印染企業發展‘瓶頸’,為此,印染企業要積極探索污泥減量化的工藝與技術,通過技術革新,從源頭上減少污泥的產生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