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家上市交通設計院薪酬大比拼 / 全國勘察設計收入TOP50設計院大比拼建筑篇
6家上市交通設計院薪酬大比拼
來源 :曾慈勘察設計前沿文/曾慈
【勘察設計前沿】
據統計,交通設計行業是截至目前上市公司最多的設計細分行業,與資本市場的緊密結合,不僅推動自身的升級發展,對于人員收入也會起到重要的影響。小編這里整理了深交所、上交所上市的6家交通設計院的相關情況,既然都是同行,那就來PK一下吧!
0 1
江蘇中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中設股份)
江蘇中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設股份”)前身為無錫市交通規劃設計研究院,成立于1986年10月,2004年4月改制為有限責任公司,2010年10月成立江蘇中設工程咨詢集團有限公司。為謀求公司的長足發展,2015年3月,集團公司整體變更為江蘇中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并申請上市。2017年6月20日,公司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中小板掛牌上市,成功登陸資本市場。
通過三十多年的成長,中設股份已發展成為一家能夠圍繞“交通、市政、建筑、環境”四大行業領域從事規劃、設計、咨詢、勘察、監理、項目管理、工程總承包等業務的綜合性工程咨詢集團,擁有城鄉規劃、交通、市政、建筑、環境等多行業甲級資質,是全國首家提出為“宜居城市”建設提供多專業、全過程智力服務的綜合性工程咨詢集團。
中設股份同時具有城鄉規劃、交通、市政、建筑、環境等多行業相關資質,包括工程設計市政行業(道路工程、橋梁工程、城市隧道工程)專業甲級、公路行業(公路、特大橋梁、交通工程、特長隧道)專業甲級、建筑行業(建筑工程)甲級、風景園林工程專項甲級、水運行業(港口工程、航道工程)專業乙級;巖土工程、工程測量、水文地質勘察專業甲級;工程監理(市政公用工程)專業甲級、交通建設工程監理企業甲級;工程咨詢單位資格證書(工程項目管理資格)公路專業甲級等資質。
0 2
河南省交通規劃設計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設研院)
河南省交通規劃設計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設研院”)的前身河南省交通規劃勘察設計院始建于1964年,是一家綜合性全國性工程設計咨詢單位。
設研院致力于提供道路、橋梁、隧道、軌道、地下空間、人防工程、水運、建筑、環境、景觀、智能交通、物流的規劃、咨詢、勘察、設計、科研、試驗檢測、監理等相關領域的工程咨詢服務,是國家認證的高新技術企業。
設研院現擁有公路行業設計甲級、市政行業(排水工程、道路工程、橋梁工程、城市隧道工程、軌道交通工程)設計甲級、建筑工程設計甲級、工程勘察綜合甲級、工程測繪(地理信息系統工程、工程測量、不動產測繪)甲級、工程咨詢(公路、市政、建筑)甲級、工程監理(公路工程、建筑工程、市政公用工程)甲級、工程試驗檢測甲級等甲級資質20余項,業務范圍基本覆蓋了大部分基礎設施建設領域。
0 3
安徽省交通規劃設計研究總院股份有限公司(設計總院)
安徽省交通規劃設計研究總院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設計總院”)始建于1960年,國有控股企業。
設計總院主營業務為工程咨詢服務,主要提供公路、水運、市政、建筑、水利、環境與國土整治、風景園林等行業的勘察設計、咨詢研發、試驗檢測、工程管理等相關技術服務,以及交通工程建設、養護、信息化技術、路用材料再生利用、路域生態與地質災害防治等工程技術與材料的研發、推廣應用。擁有國內一流的勘探、試驗檢測設備和計算機軟硬件系統,建立了快速高效的辦公及商務信息化平臺,致力于通過持續的技術創新為工程建設提供全過程、全方位、多領域的集成服務。
設計總院擁有工程咨詢甲級、城鄉規劃甲級、工程勘察綜合甲級、公路行業(公路、特大橋梁、特長隧道、交通工程)設計甲級、水運行業(港口工程、修造船廠水工工程、通航建筑工程、航道工程、水上交通管制工程、港口裝卸工藝)設計甲級、市政行業(排水工程、道路工程、橋梁工程、軌道交通工程、城市隧道工程)專業甲級、建筑行業(建筑工程)甲級、風景園林與市政工程(燃氣工程、軌道交通工程除外)行業乙級、公路工程試驗檢測綜合甲級、水運工程檢測甲級、公路和水運工程建設監理甲級以及交通規劃、咨詢和水土保持、環境影響評價、地質災害評估等資質。公司是具有對外承包工程經營資格的綜合性勘察設計單位。
04
貴州省交通規劃勘察設計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勘設股份)
貴州省交通規劃勘察設計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勘設股份”)前身是貴州省交通規劃勘察設計研究院,成立于1958年,1994年事改企,2001年10月正式轉型為國有企業,2010年4月改制為股份有限公司,2017年8月首次公開發行A股并成功登陸上交所主板。
勘設股份業務以貴州省為主,輻射全國,涉足海外,為公路、市政、建筑、水運等行業提供全過程專業技術服務。主營業務為工程咨詢與工程承包,主要提供公路、橋梁、隧道、巖土、機電、市政、建筑、港口與航道等領域的勘察、設計、咨詢、試驗檢測、監理、施工、總承包等工程技術服務。核心業務是公路行業的工程咨詢與工程承包。
勘設股份擁有工程勘察綜合甲級資質、公路行業工程設計甲級資質、建筑行業(建筑工程)工程設計專業甲級資質、市政行業(道路工程、橋梁工程、城市隧道工程)工程設計專業甲級資質等多項甲級資質。擁有公路工程試驗檢測綜合甲級證書,覆蓋 600 多個檢測項目或參數。擁有公路、房屋建筑、市政公用、港口與航道工程施工總承包二級資質。還擁有工程監理、項目管理、規劃研究、預工可研究、節能評估、地質災害評估、勘察設計、施工、防治工程、城鄉規劃、工可咨詢、工程測繪等相關資質。
05
中設設計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中設集團)
中設設計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設集團”)是一家綜合性工程咨詢集團,前身為始建于1966年的江蘇省交通規劃設計院,集團先后榮獲300多項國家、部、省級科技進步獎、優秀工程勘察設計獎和咨詢成果獎以及多項國際大獎。集團系ISO9001認證企業和江蘇省高新技術企業。2014年,公司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整體上市(中設集團,603018)。2015年,中設設計集團成立。
歷經五十多年的發展,中設集團成功實現了從傳統院所結構向集團管控型組織架構的戰略轉型,形成了以綜合規劃研究院、交通設計研究院、水運設計研究院、城建規劃設計研究院、鐵道規劃設計研究院、環境與智能事業部、工程管理與檢測事業部等七大業務板塊為引領的全行業、多領域融合發展的戰略格局,可提供從戰略規劃、工程咨詢、勘察設計到科研開發、檢測監測、項目管理、專業施工、后期運營等全壽命周期的一體化解決方案。
中設集團目前擁有工程設計綜合甲級;城鄉規劃編制甲級;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甲級(交通運輸);工程咨詢專業甲級(公路、港口河海工程、建筑、城市軌道交通、水文地質、工程測量、巖土工程、市政公用工程(市政交通));工程勘察綜合甲級;公路水運工程試驗檢測甲級(公路工程綜合、公路工程橋梁隧道工程、水運工程材料、水運工程結構);工程招標代理甲級;測繪甲級資質等。
06
蘇交科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蘇交科)
蘇交科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蘇交科”)是一家基礎設施領域綜合解決方案提供商,始終致力于“為客戶價值持續創新。2012年1月10日蘇交科首次公開發行A股股票并在深圳證券交易所正式掛牌上市。2015年5月,“蘇交科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揭牌。2016年,戰略聯合了全球領先的工程設計咨詢服務商——西班牙EPTISA SERVICIOS DE INGHNIERIA,S.L.(簡稱“EPTISA”)公司。
蘇交科業務涉及公路、市政、水運、鐵路、城市軌道、環境、航空和水利、建筑、電力等行業,提供包括投融資、項目投資分析、規劃咨詢、勘察設計、施工監理、工程檢測、項目管理、運營養護、新材料研發的全產業鏈服務。
蘇交科擁有工程設計綜合甲級;城鄉規劃編制甲級;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甲級(交通運輸);工程咨詢專業甲級(公路、生態建設和環境工程、水文地質、工程測量、巖土工程、城市規劃、鐵路、城市軌道交通、港口河海工程、市政公用工程(市政交通、給排水)、水利工程);工程勘察綜合甲級;公路工程和市政公用工程總承包壹級;工程監理甲級(公路工程、水運工程、市政公用工程);公路水運工程試驗檢測甲級資質(公路工程綜合、公路工程橋梁隧道工程、交通工程、水運工程材料、水運工程結構)等。
匯總6家上市交通設計院薪酬情況:
從人均營收來看:
設計總院人均營收最高,為96.9萬元;其次是勘設股份、中設集團、設研院、蘇交科,人均營收均為70余萬元;中設股份人均營收最低,為37.6萬元。
從人均收入來看:
中設集團人均收入最高,為26.8萬元;其次是設計總院、蘇交科、勘設股份、設研院,人均收入均為22萬元-25萬元;中設股份人均收入最低,為14萬元。
從人均收入/人均營收來看:
中設股份人均收入/人均營收最高,為37.1%,人工成本占比較大。設計總院人均收入/人均營收最低,為25.1%,人工成本占比較小。
作者|曾慈,來自上海攀成德企業管理顧問有限公司。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攀成德立場。本文由【勘察設計前沿】原創,歡迎大家把文章分享給好友,轉發朋友圈。
全國勘察設計收入TOP50設計院大比拼建筑篇
來源 :勘察設計前沿
文/沙可
【勘察設計前沿】原創
根據《2017年全國工程勘察設計企業統計資料匯編》對全國報送了年報數據的2.5萬家單位(包括5000多家建筑設計院)的排序,得出了“2017年全國工程勘察設計企業勘察設計收入前50名榜單”。榜單中建筑行業占據了7個席位,分別是廣東博意、同濟建筑院、華東建筑院、北京市建筑院、中建西南院、中國建筑院、上海天華榮登榜單。這7家建筑院誰的實力更強?為你心目的建筑設計之王打CALL!
0 1
廣東博意建筑設計院有限公司
廣東博意建筑設計院有限公司(Elite Architectural Co. ,Ltd),成立于1992年6月,原名廣東省順德市碧桂園建筑設計院有限公司,是目前國內最大的民營設計機構之一,碧桂園集團最大的合作伙伴。公司非常注重人才的培養與引進,重視質量管理,力求以一流速度、一流質量的建筑精品,竭誠回報社會各界的關心和支持。設計方針實施“發展高新技術,爭創名優設計”的名牌戰略。
業務發展:具有工程設計建筑行業(建筑工程)甲級、風景園林工程專項乙級、市政行業道路工程專業乙級資質;工程勘察巖土工程專業乙級等。現已完成國內外大型工程設計200余項,特別近幾年,年均完成設計任務合建筑面積均為1 000萬平方米以上,規劃面積3萬畝以上。
代表作品:廣州鳳凰城的規劃及其所有的建筑設計項目,廣東碧桂花城的規劃及其所有的建筑設計項目,廣東假日半島的規劃及其所有的建筑設計項目,長沙威尼斯小城的規劃及其所有的建筑設計項目,廣州碧桂園規劃及其所有的建筑設計項目的規劃及其所有的建筑設計項目,華南碧桂園的規劃及其所有的建筑設計項目等項目,規劃面積均在千畝以上,建筑面積均為百萬平方米以上。
人才隊伍:目前,全院共有設計人員860人左右,技術人員占全院人數95%,國家注冊建筑師13人,國家一級結構工程師14人,高級技術人員30人,注冊城市規劃師12人,注冊設備工程師18人。
所獲榮譽:2018年新晉成為“RCC全國十大民營建筑設計公司”,公司是國家建筑行業中綜合實力強、科技含量高、輻射范圍廣、具有全國影響力和國際競爭力的建筑設計與科研企業。
組織結構:專業配置齊全,主要下設產品研發中心、規劃院、建筑設計綜合一,二,三,四所、供熱及空調工程設計室、裝修設計院,同時,為配合碧桂園集團區域項目的發展,還成立了沈陽設計分院,安徽設計分院,長沙設計分院,武漢設計分院。
0 2
同濟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集團)有限公司
同濟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集團)有限公司(TJAD)的前身是成立于1958年的同濟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是全國知名的大型設計咨詢集團。
業務范圍:TJAD自1958年成立以來,始終專注建筑設計主業,業務范圍涵蓋廣泛行業和不同專業,涉及建筑、公路、市政、風景園林、環境污染防治、文物保護等領域咨詢、工程設計、技術支持、項目管理以及巖土工程、地質勘探等。
代表作品:TJAD在全國各地、非洲、南美有近萬個工程案例,如:上海中心、釣魚臺國賓館芳菲苑、2008奧運會兵乓館、援非盟會議中心、井岡山革命博物館新館、上海新天地廣場、2010年上海世博會主題館、上海自然博物館、上海交響樂團音樂廳、日喀則桑珠茲宗堡保護與復原工程、蘇通長江公路大橋、上海A5(嘉金)高速公路工程等。
組織結構:
0 3
華東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華東建筑設計研究總院(以下簡稱:華東設計總院;英文名:ECADI)由原華東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改制更名而來,最早成立于1952年,是新中國第一批大型建筑設計咨詢企業之一,也是華建集團中從事高端項目的核心設計主體。ECADI華東設計總院堅持“立足上海、服務全國、面向國際”的發展戰略。在上海,ECADI承擔了上海一半以上的標志性建筑設計任務,是上海“四個中心”建設的骨干企業,因對上海世博會作出的杰出貢獻,被黨中央、國務院授予“上海世博會先進集體”稱號;在中國,ECADI設有14個分支機構,地標性設計作品遍布全國各省市、自治區, 是國家城鄉建設的排頭兵;在海外,ECADI的設計作品遍及世界七大洲的23個國家和地區。
業務發展:華建集團2017年設計收入約38億元,工程總承包收入約19億元。ECADI華東設計總院服務范圍包括項目前期研究與策劃、規劃與城市設計、城市更新研究、項目設計總包管理、代建管理、規劃管理平臺、建筑設計、結構分析設計與咨詢、機電設計與咨詢、綠色建筑設計與咨詢、數字化建筑設計與咨詢、跨界藝術、建筑師負責制服務、EPC工程總承包、智慧建筑研究與實踐等領域。
代表作品:在城市規劃、城市綜合體、超高層、辦公、酒店、商業、交通樞紐、文化旅游、觀演會展、軌交上蓋、地下空間等眾多產品領域內完成了一大批具有挑戰性的重大工程實踐,包括中國博覽會會展綜合體、中組部辦公樓、港珠澳大橋珠海和澳門口岸工程、合肥濱湖新區CBD綜合體、天津117大廈、武漢中心、上海浦東國際機場、虹橋綜合交通樞紐等為代表的一系列國際國內具有重要影響力的ECADI自主品牌的原創項目。
所獲榮譽:ECADI華東設計總院獲得國家、建設部、省市級優秀設計獎、優秀工程獎、科技進步獎、優秀標準設計等各種獎項累計700余項。
組織結構:
0 4
北京市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北京市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簡稱BIAD),成立于1949年,是與共和國同齡的大型國有建筑設計咨詢機構,是北京市人民政府出資并按照《公司法》設立的國有獨資公司,北京市人民政府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監督管理的一級企業。
業務發展:BIAD的服務包括城市規劃、投資策劃、大型公共建筑設計、民用建筑設計、室內裝飾設計、園林景觀設計、建筑智能化系統工程設計、工程概預算編制、弱電工程、裝飾工程、工程總承包等領域。目前,公司具備的資質包括工程設計行業甲級、城鄉規劃設計甲級、工程咨詢甲級、工程造價咨詢甲級、旅游規劃設計甲級、風景園林工程設計甲級、環境工程(物理污染防治工程)甲級。
人才隊伍:BIAD集中了一大批優秀的建筑師和各個專業的工程師,擁有中國工程院院士1位,國家級勘察設計大師9位,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73位,北京市突出貢獻專家12位,北京市百千萬人才3位。在4000多名員工中,取得高級職稱人員620名,具國家相關執業注冊資格人員836人次,擁有博士36名,碩士995名,留學歸國人員86名。
科技實力:BIAD是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設立有國家住宅產業化基地,北京市設計創新中心,北京市建筑高能效與可再生能源利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北京市信息化建筑設計與建造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國家教育部批準的與清華大學共建的國家級工程實踐教育中心。
組織結構:BIAD在全國各地設有13家分支機構,擁有全資和控股公司14家,參股公司9家, 并與清華大學、中央美術學院等國內多家知名大學開展了合作辦學工作。
0 5
中國建筑西南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國建筑西南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簡稱中建西南院)始建于1950年,是中國同行業中成立時間最早、專業最全、規模最大的國有甲級建筑設計院之一,隸屬世界500強企業——中國建筑集團有限公司。“十三五”時期,認真貫徹“五大發展理念”,緊緊圍繞中國建筑“拓展幸福空間”的企業使命,堅持“技術+管理+投資”的發展模式和“設計樹品牌、總包創規模、投資增效益”的業務定位,以協同發展、創新發展為第一動力,以轉型升級、提質增效為第一要務,堅持設計咨詢核心地位,促進工程總承包快速健康發展,積極穩妥開展投資業務,努力成為科學發展、品質一流,具國際競爭力的建筑設計企業集團。
業務發展:建院60多年來,設計完成了近萬項工程設計任務,項目遍及我國各省、市、自治區及全球10多個國家和地區。業務范圍包括建筑行業建筑工程、人防工程設計及相應的咨詢與技術服務;市政公用行業給水、排水、熱力、橋梁、隧道、風景園林等工程設計及相應的咨詢與技術服務;智能化建筑系統工程設計及相應的咨詢與技術服務;商物糧行業、通信鐵塔等工程設計及相應的咨詢與技術服務;城市規劃設計;城市設計;室內外裝飾設計;建筑、公用工程科研試驗項目;工程總承包及項目管理;工程監理;境外建筑工程的勘測、咨詢、設計和監理項目,以及這些項目所需的設備、材料出口,對外派遣上述項目勘測、咨詢、設計和監理勞務人員。
人才隊伍:目前,全院及下屬全資及控股公司共有員工3000余人,其中設計主業員工2100余人,教授級高級建筑師、教授級高級工程師65人,高級建筑師、高級工程師450余人,國家一級注冊建筑師、一級注冊結構工程師、注冊造價工程師、注冊設備工程師、注冊電氣工程師580余人。多年來,西南院共培養出中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5人、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1人,建設部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1人,四川省學術和技術帶頭人5人,四川省有突出貢獻專家4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貼24人,四川省工程設計大師23人。
所獲榮譽:在工程設計和科研方面獲國家級、部級和省級以上優秀獎890余項,并取得了國家優秀設計金質獎5項、銀質獎4項、銅質獎5項的創優佳績。作為我國中西部地區最大的建筑設計企業,先后榮獲“中央企業先進集體”、“全國工程質量管理優秀企業”、“中國十大建筑設計公司”、“中國最具品牌價值設計機構”等榮譽稱號。
0 6
中國建筑設計院有限公司
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院”,英文標識CADG)隸屬于國資委所轄的大型骨干科技型中央企業中國建設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其前身是始建于1952年的中央直屬設計公司,后經原建設部建筑設計院、原中國建筑技術研究院合并組建的一家國有大型建筑設計企業。
業務發展:中國院主營業務涵蓋建筑的前期咨詢、規劃、設計、工程管理、工程監理、專業工程承包、環境與節能評價等固定資產投資活動的全過程服務。具體包括建筑工程設計與咨詢;建筑智能化系統工程咨詢、設計與施工;城市與小城鎮規劃;古建、園林與景觀規劃;歷史文化遺產保護規劃與申遺;國家建筑設計標準研究;建筑與住宅產業技術研究;建筑材料及設備研發等項。基本形成了以建筑設計、城市建設規劃、建筑標準、建設信息、工程咨詢、室內設計、園林綠化、住宅產業化研發、BIM三維設計技術研發、建筑技術科研等于一體的集團化產業構架。
代表作品:在六十余年的發展歷程中,中國院先后設計完成了北京火車站、中國美術館、國家圖書館、北京國際飯店、外交部辦公樓、首都博物館、2008北京奧運會國家主體育場、國家網球中心、故宮保護、絲綢之路申遺等國家重點工程項目,在中國各省和全球57個國家和地區完成各類建筑設計項目萬余項。
人才隊伍:中國院是業內人才專業化程度較高的建筑設計企業,現有職工近2000人。其中包括工程院院士2人,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5人,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3人;經國務院批準享受政府津貼的專家59人,國家級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10余人;各類國家職業注冊人員400余人,高級設計、研究人員近500人,專業技術人員占企業總人數90%以上。
所獲榮譽:自1986年至今累計獲得包括國家優質工程設計金獎在內的各類國際、國家及省部級設計獎項300余項,獲得了全國工程質量優秀企業稱號。
科技實力:國家建設行政主管部門重要的技術支撐單位。擁有國家住宅與居住環境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國家文物局重點科研基地、住宅實驗室等一批國家級科研中心、實驗室。中國院先后承擔了國家“八五”、“九五”、“十五”、“十一五”、“十二五”等科研項目近千余項。自1986年至今共獲得包括國家科技進步獎在內的省部級以上各類科研獎160余項,編制國家標準規范70余項。
組織結構:
0 7
上海天華建筑設計有限公司
天華集團專注于城市建設領域的專業服務,是擁有“創意、科技、管理”三大業務板塊的相關多元化產業集團。涵蓋設計,能源與環保,咨詢與運營。智融結合,為政府和企業客戶等提供全面而專業的綜合解決方案與全程卓越客戶體驗。
業務發展:目前天華建筑服務范圍涵蓋建筑設計、城市設計、結構及機電工程咨詢與設計。專業領域包括住宅、商業、辦公、城市綜合體、文化、醫養等方面。通過16個分布于主要城市的分支機構網絡,服務全國的客戶和項目。天華創意是天華集團下屬專注于創意領域,提供城市規劃、建筑設計、室內設計、景觀設計、技術咨詢、建筑審圖以及VR技術等專業服務。天華集團的科技板塊還提供建筑環境、生物能源、動力能源、光伏發電等能源科技服務;提供環境咨詢、環境工程等環保科技服務。管理板塊提供投融資策略、商業定位、設計與工程管理、招商運營等一站式資產管理服務。
人才隊伍:目前,天華擁有4700名員工。33個子公司遍布于全國17個城市,,與客戶,上下游合作伙伴一起,助力城市持續發展。
組織結構:
主辦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