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巨頭研究:威立雅公司拓展中國環保市場的做法與啟示
時間:2019-10-11
來源:環保大講壇
自中國城市水務市場開放以來, 跨國公司成為投資和運營的一支重要力量。2002年后,隨著中國水務市場化改革政策的調整、金融市 場國際環境的變化, 跨國公司的發展戰略出現分化: 香港國泰、英國泰晤士、香港匯津等水務集團收縮在中國的水務市場甚至完全撤出中國市場; 而威立雅、中法水務等公司在分析中國的市場前景后, 更加耐心地開拓中國市場。認真總結這些公司在中國水務市場中的做法和經驗, 對于我國水務市場及其相關企業的發展, 均具有借鑒意義。
一、威立雅水務集團概況
威立雅水務集團成立于 1853年, 是全球最大的水業服務集團之一, 雇員 70700名, 2006年的營業收入10018億歐元, 是全球 500強之一。威立雅以整合與水相關的所有技術和服務內容為主要特色,為全球市政和工業用戶提供城市供水及污水處理服務。
威立雅環境集團的業務涵蓋四個領域: 水務、廢棄物管理、能源和交通, 分別由四個跨國公司負責: 威立雅水務、威立雅環境服務、威立雅能源和威立雅交通。換言之, 威立雅水務是威立雅環境的子公司之一。
隨著業務的開展, 威立雅水務集團在中國得到快速發展, 已承接各類工程設計、技術服務項目 20多個,在中國19個城市投資及運營項目21個,從北京、上海、廣州, 到中西部地區的遵義、渭南、烏 魯木齊等, 開展投資和運營業務, 現已經成為中國水行業的主要國外合作者之一。
二、威立雅公司拓展市場的主要做法和經驗
(一)主要做法。
1發揮運營服務的比較優勢。
威立雅的特長在于水務項目的工藝技術研發、運營和管理。和其他水務公司不同, 威立雅擁有技術研發、運營管理等方面的經驗: 通過工藝革新及優化管理要效益, 通過管理實現成本節約、提高資產質量。
在其發展戰略中, 威立雅明確將自己定位為公共服務運營商。運營商的這種戰略定位, 是其在歐洲長期市場經驗的延續。據相關資料, 威立雅在法國本土以 20% 的投資獲得了80%的收益, 與其以運營為主的合同服務特點密切相關。
通常, 一個水務項目可以分為前期投資和后 期運營兩個階段。威立雅充分發揮其專業運營管理的比較優勢; 這也是其在歐洲150多年運營經驗的歷史積淀。在歐洲, 水務項目的運作已經相當規范: 以國家、地方政府和社區投資為主, 同時也吸收部分民營資本參加; 項目建成后通過服務合同交由專業運營商運營。威立雅公司就是這樣的運營商之一。
2重視與資本市場的結合。
威立雅在水務活動中采用客戶、金融資本及管理運營者的三角伙伴關系戰略。為了使項目更好地運轉, 需要有一個目標明確的政府、一個專業的運營商和一個高效率的金融機構。在水務項目中, 威立雅堅持采用三角伙伴關系策略,即由政府、運營商和金融機構構成項目合作的三角。威立雅憑借自身的市場優勢, 與資本性企業分攤投資責任和風險。在威立雅承擔的項目中一般均有金融合作伙伴, 如光大國際、中信泰富、嘉里集團等。威立雅也與中國的水務企業合作, 如首創水務等。作為專業運營商的威立雅, 通過項目載體, 加強與地方政府和金融機構的聯合, 形成靈活的合作 投資模式, 并在其中發揮主導作用。
3不斷研發創新, 確保領先地位。
要保持其全球領先地位, 并承擔相應的環境保護責任,威立雅認識到必須不斷進行研發和創新的重要性, 并不斷探尋為客戶帶來有價值的解決方案。威立雅與歐盟各國的政府部門、國際機構以及包括中國香港科技大學、清華大學、同濟大學等在內的大學開展合作研究項目。研發人員必須解決公司在已經提供的服務中、項目建設和運營過 程中遇到的難題, 以確保對客戶的服務是優質的。此外,威立雅也支持開展了可持續發展、生態環境保護及全球氣候變化等方面的研究, 主動承擔起一個企業在保護全球環境中的責任。
員工素質決定著企業為客戶服務的質量。威立雅集團分別在巴黎和英國設有威立雅學院,在上海設立了小型的威立雅空間, 在珠海設立了水技術管理培訓中心, 在常州設立了供水技術管理培訓中心, 其目的主要是服務于集團內部員工培訓和人才培養。威立雅水務公司在全球 55個國家聘有員工, 各國情況千差萬別, 這就需要公司針對不同文化背景的員工素質進行差異化管理, 積累的豐富經驗使集團在現有法律框架下,通過向職工提供新的建議, 實施其現代人力資源管理政策, 調動員工的開拓進取精神。
4形成特色的項目融資模式。
目前, 供水項目主要有 BOT或TOT的項目融資模式, 也有股權合作模式。一般 BOT、TOT 等融資項目, 運營管理相對簡單, 投資收益核算比較清晰。即這類項目的資本因素大于技術和管理因素, 屬于以資本為主導而不是以運營為主導的項目。公共民營合作 ( PPP)模式則是, 政府委托一個私營公 司進行服務, 并保留制定政策和戰略決策權的一種合作模式。政府是基礎設施的所有者。一些私營企業掌握行業發展的前沿技術, 或擁有成熟 的成套技術、工藝及管理和服務體系。威立雅在中國的污水處理項目, 大多屬于 BOT 或 TOT 的 項目融資模式。
威立雅在合資公司中看重的是經營主導權,均不尋求控股, 如在與首創股份的合資公司中占49%的股份, 在昆明和常州的項目中均占 49%的股權。當然,在水務項目投資中,威立雅也以合資公司的名義, 如寶雞水廠項目就是以威立雅和首創股份的合資公司投標的。如果不是投資和運營捆綁招標, 威立雅更側重于項目建成后的 運營。
(二)主要經驗。
1樹立互惠共贏的理念
2005年 1月 28日, 威立雅公司首席執行官安東尼.弗雷羅先生在上海浦東自來水公司運營管理中心啟動儀式上的發言中, 將運營管理中心的成功建設歸功于威立雅和上海兩方面的協同合作。威立雅把協同放在雙方合作目標中僅次于運營高效的第二位, 與共贏理念異曲同工, 符合水業經營之道。水業由于長期經營, 關聯面多, 利益關系比較 復雜, 難以在前期實施中全面而科學的約定, 水業服務的股權收購項目更是如此。因此, 政府與企業雙方要基于協同的原則進行磨合。
2提供高質量的管理服務
威立雅在法國本土的所有項目都通過 ISO14000環境管理體系和ISO9000質量體系認證,在香港、臺灣和澳門的項目也都通過了相應的認證, 其中國大陸的項目也進行了管理水平的提升并通過相關認證, 如上海浦東威立雅水務公司臨江飲用水廠是中國首 家被授予國際健康與安全獎的水廠, 獲得了OHSAS18001職業健康與安全管理體系證書;成都水處理廠是在中國首家同時獲得三項國際認 證的水廠, 2005年成都廠獲得三項國際認 證: ISO9001質量認證、ISO14001環境認證及OHSAS18001健康與安全認證; 珠海污水處理廠2005年獲得 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認證、2006年獲得 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認證和 OHSAS 18001職業健康與安全體系。威立雅追求的目標是確保其對所有客戶的服務都處于同一水平上。在中國建設的項目中, 威立雅堅持按照歐洲的標準實施。如對煙氣排放的檢測頻率, 威立雅堅持用自己的標準, 幾天檢測一次或實時監測,無論地方要求是半年檢測一次或其他頻率。
3追求長期回報, 與客戶分享回報實現雙 贏
威立雅雖然并不生產設備和儀器, 作為全球環境服務的提供者, 通過因地制宜地提供解決方案來滿足市政和工業客戶的各種需求。通過服務獲得回報實現雙贏, 這是國外能源服務公司( ESCO )采用的一般模式。威立雅在與中國一些地方的節能合作中, 也采取了這種辦法。威立雅承擔了廣州一所大學的節能項目, 通過空調系統的管理和運營, 為用戶節省了能源, 威立雅和客戶也能充分共享節約下來的價值。
4堅持可持續發展的行為準則,是威立雅開拓中國水務市場的訣竅之一。威立雅積極同各級城市政府合作, 共享其環保設施建設和運營的經驗, 在城市規劃、建設、發展和管理中建立環境管理系統, 明確環境保護目標, 實施環境保護計劃, 從而促進當地發展和環境的協調; 通過技術研發和創新, 提高地方政府應對環境挑戰的能力;通過促進公眾參與,提高他們關注和參與重大環境問題的水平, 并承擔應有的責任。
此外, 威立雅環境服務參與國家發改委和國家環保總局頒布的中國危險廢物和醫療廢物處置設施建設規劃 的實施, 在天津市建成并營運第一個中外合資的危險廢物處理中心; 在廣東和山東建設兩個大型省級危險廢物綜合處理中心,第一期工程設計處理量 7萬噸 /年, 總投資 4億元人民幣, 包括危險廢物焚燒、安全填埋、物理化學處理以及廢物回收利用等, 如電子廢物的回收利用和處理, 并將重點逐漸放到回收利用上; 通 過引入先進的土壤修復與生態重建技術, 為循環經濟的發展和生態環境的改善貢獻自己的經驗,并從中獲益。
5重視企業文化建設
如果說在全球水務中之所以能夠形成以法國公司為主導的格局, 文化理念可能是一個不容忽略的因素。威立雅的 廣告牌打出 /致力于在中國的長期發展 的口號, 既反映其對水業特征的深刻認識, 也體現了其雙贏的協同理念。在企業文化方面,威立 雅水務致力于為每位員工提供適合的發展空間,通過經驗交流和培訓, 提升專業水平; 尊重各國的文化和當地的價值觀; 高度重視員工在工作地點方面的調動要求和事業發展的意愿。
威立雅與中國政府建立了良好關系, 積極參與中法的有關交流活動: 在歐盟委員會的領導下,威立雅總裁于1998年 10月創建并主持 歐中經貿對話 ,他還作為外國企業總裁, 被選為北京市長國際企業家顧問和天津市長國際顧問團主席。威立雅還積極推動中法文化經濟交流。
三、給我們的啟示
威立雅作為一個有著150多年歷史的跨國 公司, 除了上面介紹的做法和經驗, 還有以下一些啟示。
1對企業發展的啟示
威立雅以環保設施的運營管理為重點, 結合從業地區的實際情況,不斷優化運營管理及客戶服務, 是威立雅作為跨 國公司的主要競爭方式; 而不是四處出擊, 開拓自己不熟悉的領域, 那樣可能會適得其反。
整合資源,加強與地方政府、金融機構的結合, 并以自己為主, 而不是單憑一個公司的力量, 這樣做既可以降低投資風險, 也可以實現互惠共贏。
威立雅重視長期發展, 追求長期利益而不是 短期利益, 這也是國外企業追求的目標。例如,國外有一個200年俱樂部,實際上代表了企業追求長期發展的趨勢。
加強管理和技術創新以保持在行業的領先位置, 也是企業競爭力之所在。企業內部的管 理表現在規范化上。例如, 打開一個水閥門, 先 做什么后做什么, 在威立雅水務的操作指南上 都有具體規定, 以減少無效勞動, 提高工作 效率。
2對城市環保設施運營管理的啟示
1997年, 中國引進第一批外資水務, 蘇伊士、威立雅以 及泰晤士等國際水務巨頭正是從那時起在中國尋找B0T(建設、運營、轉讓)項目的。
從國際經驗看, 城市環保設施的建設和運營是分開的。前期的投資, 主要來自國家、地方政 府、社區, 也吸收部分民營資本。地方政府擁有資產的所有權、決策權和監督的義務。而在后期, 則由政府委托給企業負責運營管理, 以提高 設施的運營效率。目前, 我國環保設施的建設得 到了各地城市政府的高度重視, 但如何提高這些 設施的運行效率還有很多工作要做。而且, 在已有的城市水業、垃圾處理項目建設、招標過程中,也存在單純追求資金的問題, 而對項目后期運行 的費用考慮不足。加強這方面的研究, 出臺相應 政策必須引起重視。
此外, 對于具體的城市而言, 采取什么樣的項目模式必須根據自己的情況, 切忌跟風。無論什么樣的模式, 均應明確政府、企業和社會公眾的責任, 確保項目能夠發揮效益。
3對城市環境服務業發展的啟示
從總體上看, 城市環境服務業屬于政策性產業, 也就是說政策的作用很大, 尤其在中國目前的條件下更是如此。在國家有關部門出臺一系列政策以后,各地如火如荼地進行水價改革, 對于水資源的市 場化配置, 發揮價格杠桿對于水資源的節約將產 生積極意義; 一些城市開始對居民用水收費方式 作出重大調整, 實行階梯水價; 一些地區擴大水 資源費征收范圍、調整水利工程價格和污水處理收費制度, 都將刺激外資對華投入, 也有利于吸 引社會投資和外商投資, 促進城市水業的發展。需要引起我們重視的是, 多高的水價或垃圾處理價格、如何平衡企業收益和社會公眾承受能力之間的關系, 以什么樣的方法補貼低收入群體來保證社會的穩定等, 需要城市政府認真研究, 因地制宜, 出臺相應政策, 保證城市環境服務業的發展, 并為城市的協調、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 而不能本末倒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