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江門市區餐廚垃圾處理項目正式啟動試運行,標志著我市餐廚垃圾集中資源化利用實現零的突破,我市也成為省內第5個具有此類處理能力的地級市,為我市下一步開展垃圾分類工作打下扎實基礎。
江門市區餐廚垃圾處理項目是我市2019年重點建設項目之一,6月取得施工許可,工程總用地約20畝,總投資1.58億元,設計總處理規模300噸/日,共分二期建設,首期處理規模為150噸/日。2020年1月1日起,項目將逐步對蓬江、江海、新會三區餐飲單位的餐廚垃圾進行收運處置。
據介紹,項目采用厭氧發酵的處理工藝,建設內容主要包括預處理系統、厭氧發酵系統、沼氣凈化儲存系統、污水處理系統、除臭系統等。厭氧發酵產生的沼氣進行綜合利用,沼液經處理后達標排放,沼渣運至垃圾填埋場處理。
據了解,下一步,我市將堅持以項目為抓手,圍繞垃圾分類全璉條處理系統建設目標,上中下游整體安排,前中末端一起發力,加大垃圾處理基礎設施建設力度,積極推進江海區、新會區環衛一體化改革,不斷完善垃圾分類工作機制,著力打造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理的垃圾處理系統,高質量推進我市垃圾分類工作,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對追求美麗生態環境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