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方攜手共建山東海水淡化與綜合利用產業研究院 成果優先在山東落地使用
今天,自然資源部天津海水淡化與綜合利用研究所、山東省海洋局、濟南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理委員會在濟南簽署《三方共建山東海水淡化與綜合利用產業研究院協議》(以下簡稱《協議》)。

協議三方將發揮各自優勢,圍繞制約山東海水淡化與綜合利用產業發展的“卡脖子”技術,全力開展協同創新,大力推進海水淡化及內陸苦咸水相關領域的科研創新與成果轉化,積極促進海水淡化與綜合利用產業鏈落地,建成國內一流、國際領先的海水利用產業技術研究院。
海水淡化產研院將通過管理體制與機制創新,形成協同創新、成果轉化和產業培育綜合體。立足山東,輻射全國,充分發揮各自優勢,建設具有高水平科技創新與成果轉化能力、產業示范帶動與技術推廣作用的海水利用產業研究院,在海水淡化及相關領域進行科研創新與產業化轉化,開展成果轉移轉化、高新企業孵化、高端人才引育、海水淡化新產品開發、海水利用科普宣傳培訓推介等工作,積極促進海水利用產業鏈落地,建成國內一流、國際領先的海水利用產業技術研究院,為加快探索海水淡化與綜合利用產業發展,保障山東水資源安全,提供強力科技支撐。
根據《協議》,海水淡化產研院的研究成果,優先在山東省范圍內落地使用。涉及海水淡化產業的關鍵設備生產企業優先落地濟南市高新區。
我省海水資源巨大,大力發展海水淡化產業,可以有效緩解我省沿海地區水資源嚴重短缺矛盾,保障水安全。2019年,全省海水淡化工程規模達到34.3萬噸/日,躍居全國第一位。
(大眾日報客戶端記者 王亞楠 通訊員 李振青 報道)
今天,自然資源部天津海水淡化與綜合利用研究所、山東省海洋局、濟南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理委員會在濟南簽署《三方共建山東海水淡化與綜合利用產業研究院協議》。
協議三方將發揮各自優勢,圍繞制約山東海水淡化與綜合利用產業發展的“卡脖子”技術,全力開展協同創新,大力推進海水淡化及內陸苦咸水相關領域的科研創新與成果轉化,積極促進海水淡化與綜合利用產業鏈落地,建成國內一流、國際領先的海水利用產業技術研究院。
據悉,海水淡化產研院將立足山東,輻射全國,在海水淡化及相關領域進行科研創新與產業化轉化,積極促進海水利用產業鏈落地。根據《協議》,海水淡化產研院的研究成果,優先在山東省范圍內落地使用,涉及海水淡化產業的關鍵設備生產企業優先落地濟南市高新區。
山東省海水資源巨大,大力發展海水淡化產業,可以有效緩解山東省沿海地區水資源嚴重短缺矛盾,保障水安全。2019年,山東省海水淡化工程規模達到34.3萬噸/日,躍居全國第一位。
原標題:三方共建山東海水淡化與綜合利用產業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