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回放可以看了!
@所有人:感謝 中國市政工程中南設計研究總院 副總工兼研究院院長 萬年紅 教授級高工 ;中國市政工程華北設計研究總院有限公司城市環境研究院 郭興芳 教授級高工,副總工程師;柏金標,浙江開創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杭州求是 膜技術有限公司技術部經理 ;柴曉利,博士:同濟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智慧水務 專家 梁小光:福州城建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高級科研經理 武漢大學海綿城市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委員 ;污泥土地利用專家 楊長明:同濟大學環境高等研究院研究員,環境生態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博士生導師;人工濕地技術國際大咖 趙亞乾教授;美國雨水專家 蘇雨明 博士:美國水資源工程師院資格工程師/奠基成員、 美注冊工程師(P.E.);同濟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 李樹平 副教授 、工學博士、系統分析員;北京清源華建環境科技有限公司 陳亮 總工程師;西班牙科學院智能控制研究所博士后研究員 孫聰聰 工學博士;清華大學 環境學院 賈海峰 教授/博導;上海城建設計研究總院 唐建國 總工;東南大學 呂錫武 教授/博導 ;華北設計研究總院城市環境院 孫永利 院長;智慧水務分院 王浩正 院長;蘇伊士 程忠紅 經理;華博水務 曹仲宏 總經理;上海市水務規劃設計研究院 副總工;中關村科技租賃 大環境事業部 高級項目經理 王川川 等嘉賓 的精彩演講 !現在大家可以觀看直播回放了(進入 中國給水排水微信公眾號 cnww1985,首頁右下角 云直播 ,即可看直播和 直播回放以及 近期直播預告)。
直播:中南市政設計研究總院 萬年紅 副總工:面向全國最嚴污水廠排放標準深度處理技術的系列研究與應用
(萬年紅:畢業于清華大學環境學院,市政給排水專業教授級高工,中南市政總院副總工兼研究院院長。從事工程設計、科研和經營管理等工作30年,主持過以廣東省汕頭市月浦水廠、昆明市滇池北岸水環境綜合治理工程等為代表的數項國家重點項目和一大批城市供水、污水處理、垃圾處理和水環境綜合治理項目的設計和審查、審定工作,參與多項國家水專項科研和多項技術標準、規范、規程編制工作,獲優秀工程咨詢和優秀工程設計獎8項,發表近30篇專業論文。國家發改委、住建部等部委咨詢評審專家,中國土木工程學會水工業分會、給水專家委員會、排水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國城鎮供水排水協會科技委員會常務理事。)
凡是直播結束前 轉發邀請成功其他同事和朋友觀看直播的網友們, 我們特贈送2019年雨水或者污泥大會論文集一本。有需要的朋友可以和孫磊(中國給水排水雜志社孫磊,微信號suelay001)聯系。 中國給水排水直播課https://appma47gbbt2465.h5.xiaoeknow.com/mp_more/eyJpZCI6IjI3MzAzNjciLCJjaGFubmVsX2lkIjoiIiwiY29tcG9uZW50X2lkIjo2ODk0NDYxfQ?entry=2&entry_type=2002&from=timeline
據國家發改委官網消息,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科技部、工業和信息化部、生態環境部、銀保監會、全國工商聯等六部門聯合印發了《關于營造更好發展環境 支持民營節能環保企業健康發展的實施意見》,圍繞營造公平開放的市場環境、完善穩定普惠的產業支持政策、推動提升企業經營水平、暢通信息溝通反饋機制等四個方面,提出了十二條支持民營節能環保企業健康發展的政策措施。
在營造公平開放的市場環境方面,《實施意見》指出,要從四方面完善:一是進一步開放重點行業市場。在石油、化工、電力、天然氣等重點行業和領域,進一步引入市場競爭機制,放開節能環保競爭性業務,積極推行合同能源管理和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各地在推進污水垃圾等環境基礎設施建設、園區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醫療廢物和危險廢物收集處理處置、大宗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基地建設時,要對民營節能環保企業全面開放、一視同仁,確保權利平等、機會平等、規則平等。鼓勵國有企業與民營節能環保企業成立混合所有制公司,發揮各自優勢,合作開展相關業務。二是持續完善招投標機制。倡導質量優先的評標原則,鼓勵適度增加技術標權重,嚴防惡性低價競爭。招投標活動中不得設置影響民營企業準入的限制性規定,不得設置與節能環保業務能力無關的企業規模門檻,不得設置明顯超過項目需求的業績門檻。各地不得以簽署戰略性合作協議等方式,為特定企業在招投標中謀取競爭優勢;不得設置與企業性質掛鉤的行業準入、資質標準等。三是積極兌現對企業各項承諾。各地要重信守諾,積極兌現依法作出的政策承諾,不得盲目向企業許諾優惠條件。繼續深入推進清欠民營企業賬款工作,建立工作臺賬,通過情況會商、問題督辦、督導檢查和跟蹤評估等措施,逐項清償,并確保不再增加新的拖欠。進一步促進各地、大型國有企業履行與民營節能環保企業依法訂立的合同,嚴格按合同約定及時支付賬款,不得違背民營企業意愿或在約定的付款方式之外以承兌匯票等形式延長付款期限。四是支持參與補短板強弱項工程建設。各地要針對新冠疫情應對中暴露出的環境基礎設施短板弱項,積極支持民營節能環保企業參與醫療廢棄物處理處置、污水垃圾處理等工程建設,為常態化疫情防控提供有力保障。在完善穩定普惠的產業支持政策方面,《實施意見》應從三方面加以重視:一是鼓勵參與節能環保重大工程建設。積極支持民營企業參與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攻堅戰,引導民營企業參與污水垃圾等環境基礎設施建設、危險廢物收集處理處置、城鄉黑臭水體整治、產業園區綠色循環化改造、重點行業清潔生產示范、海水(苦咸水)淡化及綜合利用、污水資源化利用,以及長江經濟帶尾礦庫污染防治項目、化工等工業園區治污項目等重大生態環保工程建設。各級發展改革部門在中央預算內投資生態文明建設專項、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特別國債等項目申報、審核中,要對各種所有制企業一視同仁、公平對待,不得違規限制民營企業申報,不得附加額外的條件要求。二是貫徹落實好現行稅收優惠政策。落實好環境保護和節能節水項目企業所得稅、資源綜合利用企業所得稅和增值稅、節能節水和環境保護專用設備企業所得稅,以及合同能源管理、污染第三方治理等稅收優惠政策,繼續按照規定實行便利化的稅收優惠辦理方式,方便廣大企業享受稅收優惠。三是加大綠色金融支持力度。鼓勵金融機構將環境、社會、治理要求納入業務流程,提升對民營節能環保企業的綠色金融專業服務水平,大力發展綠色融資。積極發展綠色信貸,加強就國家重大節能環保項目的信息溝通,積極對符合條件的項目加大融資支持力度。支持符合條件的民營節能環保企業發行綠色債券,統一國內綠色債券界定標準,發布與《綠色產業指導目錄(2019年版)》相一致的綠色債券支持項目目錄。拓寬節能環保產業增信方式,積極探索將用能權、碳排放權、排污權、合同能源管理未來收益權、特許經營收費權等納入融資質押擔保范圍。民營節能環保企業要堅持審慎經營原則,嚴防盲目增加杠桿率。針對民營節能環保企業資金鏈出現的問題,地方有關部門在依法合規的前提下,搭建交流平臺,促進資管公司、投資基金、國有資本等積極參與民營節能環保企業紓困,合理化解股票質押風險。各地要按照依法合規原則,對具有核心先進技術、長期發展前景較好但遇到暫時經營性困難的民營企業積極予以救助,幫助渡過難關。在推動提升企業經營水平方面,《實施意見》要求,將持續抓好三方面工作:一是提升綠色技術創新能力。加大對民營企業綠色技術創新的支持力度,支持民營企業獨立或聯合承擔國家重大科技專項、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支持的綠色技術研發項目。混合所有制改革中,若未規定、也未與科研人員約定獎勵、報酬方式和數額的,對企業的發明人或研發團隊以技術轉讓、許可或作價投資方式轉化職務綠色技術創新成果的,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法》有關規定給予獎勵和報酬。發揮國家科技成果轉化引導基金的作用,遴選一批民營企業重點環保技術創新成果支持轉化應用,引導各類天使投資、創業投資基金、地方創投基金等支持民營節能環保企業關鍵技術創新轉化。支持民營節能環保企業牽頭或參與建設綠色技術領域國家技術創新中心。二是推進商業模式創新。鼓勵民營節能環保企業進一步創新合同能源管理服務模式,根據用能單位特點采用能源托管、節能量保證、融資租賃等新商業模式,推動服務內容由單一設備提供向流程性節能改造、區域能效提升擴展。以鋼鐵、冶金、建材、電鍍、化工、印染等行業企業和園區為重點,支持民營企業開展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積極推行按效付費機制,以環境治理效果為導向,推動環保企業服務水平提升。積極支持民營企業開展環境綜合治理托管服務,參與生態環境導向開發模式創新。三是督促企業守法合規經營。有關部門要督促節能環保領域民營企業大力發揚遵紀守法、專注品質、追求卓越、誠信守約、履行責任、勇于擔當、服務社會的優秀企業家精神,筑牢守法合規經營底線,推動企業完善內部激勵約束機制,勇于承擔疫情防控、災害救助等急難險重任務,積極履行社會責任,提升企業社會形象。對節能環保企業的違法違規問題,依法追究法律責任。此外,在暢通信息溝通反饋機制方面,《實施意見》要求,強化信息溝通。有關部門要采取多種形式,了解民營節能環保企業訴求,暢通企業意見訴求渠道,重大政策出臺要聽取相關利益主體意見,政策實施、標準調整要留出合理的緩沖期、不搞急剎車。充分發揮行業協會、商會的作用,支持相關社會組織加強行業自律、推動信息溝通、反映企業訴求、研究重大政策。各級發展改革等有關部門要加強與行業協會、商會和企業的溝通聯系,及時了解節能環保行業苗頭性傾向性潛在性問題,構建親清政商關系。營造良好輿論氛圍。各地要加強節能環保產業政策宣講,全面宣講國家支持節能環保產業發展的價格、財稅、投資、產業等政策,幫助企業全面了解政策、用好政策、用足政策,提振民營節能環保企業信心。要加強輿論引導,積極宣傳民營節能環保企業的先進技術、先進事跡、先進人物,在各類評選表
素材來源于:人民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