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田曉峰(南京博知源水務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
城市排水管網建設存在問題及解決辦法
一、城市排水管網現狀



關于城市排水管網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方法內容詳解可于2021年6月2日下午到上海國家會展中心M803會議室和田曉峰等專家面對面深入溝通,點擊頁尾“了解更多”可快速報名,議程安排詳見文末。
二、存在的問題
1、基礎資料不齊全、不準確
1)多頭管理
行政級別:市、區縣、鄉鎮
行業管理:市政(雨水、污水)、水利、交通
2)資料準確度低
雨污區分(傳統測繪只重視管網的位置數據,不重視功能數據)
位置、埋深、接駁點不準確
3)虛假數據
假井、假管
2、規劃設計不到位
1)排水規劃盲目,缺乏前瞻性、系統性
(計算過程不嚴謹、管網規劃不科學不符合實際)
真實案例:直接把道路中心線作為污水管線
2)設計人員培養體系不健全
走出教室,即走向設計
真實案例:不知道施工工藝、不知道設備管材
3)設計不能體現價值,由設計師淪為畫圖匠
4)設計費低,設計人員素質設計質量總體下降,由科技型或知識密集型產業走向勞動密集型產業
插播花絮
史上最牛設計師、最早EPC:樣式雷
據悉,現存“樣式雷”圖檔包括樣圖,現今可以在中國國家圖書館、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故宮博物院見到的“樣式雷”建筑樣圖,涵蓋了眾多類型,比如投影圖、正立面、側立面、旋轉圖、等高線圖等,工程的每一個細節,每一個結構的尺寸,全部有所記載。此外,“樣式雷”還畫了“現場活計圖”,即施工現場的進展圖,從這批圖樣中,可以清楚看到陵寢從選地到基礎開挖,再到基礎施工,從地宮、地面、立柱直到最后屋面完成,體現了樣式雷在建筑施工程序上的過程。

3、管材質量逐年下降

我們的“解決”方案:不停換管材,PVC不行,換HDPE,HDPE不行換PE,PE不行換球墨鑄鐵,但是很少正視問題的核心。
4、施工質量逐年下降



我們的“解決”方案:磚砌井漏水——改用鋼筋砼…………改用塑料成品井,回填質量不行,就換材料,事實上磚砌井是可以不漏水的。
5、管網缺乏科學的運維管理
1)過去的指導思想:重建設輕運維
2)目前存在的問題:
a、資產不清
b、管網運行狀況不清
c、技術手段缺乏
d、投入不足

6、商業模式之殤
行業全產業鏈大部分淪為低價競爭
設計、施工、材料:我們是不是只要低價?
設計:中標大部分取決于費率(資質、業績、設計費)。
20年前,我們投設計方案是從項目投資、運行費用、設計統籌考慮。
施工:一般讓利30%以上。
材料設備:大部分都是最低價中標。
業主:給你100做成這個,給你50也是這個樣子,我為什么不選50的?
7、產業鏈脫節
設計、施工、運維全面脫節
業主履職不到位,把很多業主該付的責任推給設計和施工方(例如專家評審費、基礎資料等),設計不熟悉施工,不了解運維,把需要設計解決的問題推給后續施工,設計沒仔細考慮過運維,(例如檢查井間距及大小、暗井、井蓋朝向;反面案例:地埋式污水處理設施),施工把責任推給設計(網傳圖片,請設計調整,請設計考慮(圖片暫未找到))。
三、解決方法
1、利用各種檢測、監測手段:解決管網基礎問題(見周勇——排水管網調查方法)
2、建立地下管網信息系統:解決管網基礎資料管理問題(管網一張圖)

3、利用智慧水務——管網養護子系統:解決運維管理問題

4、通過互聯網、物聯網、5G、人工智能等技術構建智慧水務系統——提供科學、精準的規劃設計、運營管理咨詢及決策依據
城市生態水系綜合治理規劃和模擬排水規劃和模擬排水系統優化和改造設計城市內澇分析降雨影響評估及模擬雨洪調蓄及雨水收集系統設計洪水災害和洪水風險識別溢流分析其他水力功能建模5、通過專業培訓、教育,培養合格的設計和施工管理人才
1)、工匠精神
2)、職業培訓、晉升通道
以前的設計院:入職培訓、拜師、工地實習、制圖、設計,從入職到單獨做設計,一般要2~3年。
現在的設計院:入職培訓、套圖、加班套圖。
6、發展合理合規的EPC模式,逐步改變低價競爭 及產業鏈脫節的問題
1)、業主要的到底什么:是提供整體解決方案,還是一次招一個環節。
2)、提高行業效率、兼顧社會效益和主體利益的分配等。
-
11:50已群發
-
昨天 14:54已群發
-
星期六 00:00已群發
-
星期五 00:00已群發
-
星期四 00:00已群發
-
星期三 00:00已群發
-
05月25日已群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