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智慧水務行業發展前景趨勢和現狀分析
時間:2020-04-13 15:08
來源:中研網
2020水務行業相關政策有哪些
中國水價制度經歷了公益性無償供水、政策性低價供水、按成本核算計收水費、按商品價格管理四個階段。總體來看,水價改革呈現價格不斷上漲、價格分類不斷簡化、逐漸推行階梯式水價等特征。
目前,全國36 個大中城市,居民生活用水價格平均為2.7 元/噸,其中58%的城市水價在2 元-3 元/噸,33%的城市水價大于3 元/噸。根據國外水價管理經驗,城市居民用水支出占可支配收入的合理比重為2-3%,而中國水費支出占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不超過1%。中國城市居民生活用水水費支出占家庭平均收入的2%~3%是比較適宜的。中國城市水價遠未達到世界銀行提出的居民可承受上限,與有關部門提出的占家庭收入適宜比例也有一定距離。因此,水價仍然具備較大的上漲空間。
水價與成本長期倒掛使得行業內企業盈利狀況普遍不佳,另一方面,水價偏低造成居民節水意識缺乏,資源嚴重浪費。《中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再次提出要繼續推進水價改革,完善水資源費、水利工程供水價格和城市供水價格政策。
價格變化
從定價模式來看,中國水價仍然由各地物價局舉行價格聽證會的方式決定,但是自來水價格正在逐步實現市場化調整。伴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和供水成本的不斷提升,中國自來水價格也不斷上漲,從2001年的1.06元/噸上升到2011年的2.71元/噸,年均上漲幅度為8.14%;工業用水價格從2001年的1.48元/噸上升到2011年的3.75元/噸,年均上漲幅度為8.06%。為體現水資源的稀缺性,充分發揮水價的調節作用,國家正逐步推行工業和服務業用水超額累進加價制度,居民生活用水采用階梯式水價制度。
2012年2月14日,廣州市公布自來水價調整方案,居民水價從1.3元/噸最高上調至2.02元/噸,同時以22噸為紅線,實施階梯水價。這是自2010年長沙、西安等城市上調水價以來,國內首個一線城市上調水價。
在廣州公布水價上調方案之前,全國已有北京、重慶、江蘇、山東等近20個省市相繼預披露水價改革方案。方案中除普遍提及的上調水價、實施階梯水價外,還涉及相關配套改革措施。比如,2009年北京制定3年水價調整的規劃方案,2012年是規劃的最后一年,目前北京非居民用水已在嘗試階梯水價;山東省明確未來將實行累進加價征收水資源費制度,提出超計劃10%加收1倍,超計劃10%-30%加收2倍,超30%以上部分加收3倍;江蘇省“十二五”水價改革方案提出未來將加快推進居民階梯式水價,并將調整水資源費和城市供水價格改革等列入水價改革進程。據中國水網預計,廣州水價上調,將拉開未來水價集體調整的序幕。
2012年2月16日,國務院發布《關于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的意見》,嚴格實行用水總量控制,到2030年全國用水總量控制在7000億立方米以內。為此,《意見》提出將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嚴格水資源征收費和取水審批管理制度,這將為各地加快水價改革步伐指引方向,未來水價逐步上調將成定局。
2020年智慧水務行業發展前景趨勢和現狀分析
根據《水利改革發展“十三五”規劃》,城鄉供水方向規劃全國新增供水能力270億立方米,即新增產能約7400萬立方米/日。供水規模的新增要求加快城鄉供水管網建設和改造,降低公共供水管網漏損率;加快重點水源工程建設,實施一批重大引調水工程;加強雨水和海水利用;加強城市應急和備用水源建設,單一水源供水的地級及以上城市應于2020年底前基本完成備用水源或應急水源建設。這一系列的工程建設帶來了萬億級的城鎮供水投資市場。
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截止2017年12月底,我國水務行業規模以上企業數量達到1776家,虧損企業達到369家,規模以上企業虧損比例達到20.77%。規模以上水務企業總資產合計達12579.8億元,較2016年同期增長7.4%。
01
人均水資源占有量少
我國水資源總量為2.8萬億立方米,人均水資源量為2220立方米,預測到2030年人口增至15億時,人均水資源量將降到1660立方米。按國際上一般承認的標準,我國為人均水資源少于1700立方米的用水緊張國家。有關專家發出警告,從2010年開始,我國就將進入嚴重缺水期,而到2030年,我國所有可利用的水資源都可能被“吃光用盡”。
02
水資源浪費嚴重
工業生產用水效率低,導致成本偏高,產值效益不佳,單方水的GDP產出為世界平均水平的1/3。全國大多數城市工業用水浪費嚴重,平均重復利用率只有30-40%,目前全國城市生活污水集中處理率平均為63.42%,無法與先進國家相比。
03
水污染形勢嚴峻
由于改革開放初期只注重發展速度、忽視環境影響的粗放型發展模式,使水資源遭受嚴重污染:流經城市河段普遍受到污染,三江(遼河、海河、淮河)和三湖(太湖、滇池和巢湖)均受到嚴重污染,藍藻時常暴發;在七大水系100個國控省界斷面中,Ⅰ-Ⅲ類、Ⅳ-Ⅴ類和劣Ⅴ類水質斷面比例分別為36%、40%和24%。此外,城市地下水約有64%遭受嚴重污染,33%的城市地下水為輕度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