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蘇州市生態文明建設規劃(2021~2025年)》正式發布,規劃提出了蘇州市生態文明建設的目標及生態制度、生態安全、生態空間、生態經濟、生態生活和生態文化六大體系的建設任務,在改善生態環境質量方面,提出深入推進城鄉生活污水治理,加大重點湖泊水環境治理。
深入推進城鄉生活污水治理
提升城鄉污水處理綜合能力,統籌優化污水處理設施布局,推進污水廠互聯互通建設、強化污泥處置統建統管互為備用,生活污水廠尾水全面執行“蘇州特別排放限值標準”。 到2025年,全市新增污水處理能力不低于100萬噸/日,核減轉并40萬噸/天。全面推進城鎮雨污分流管網建設,加快現有合流制排水系統改造,全面開展整治“小散亂”排水、整治陽臺和單位內部排水,到2025年,改造1000個雨污混接點,全面完成老城(鎮)區、老小區、工業企業和單位內部雨污分流改造,城鎮新區必須全部規劃、建設雨污分流管網,全市建設污水收集輸送管網300公里以上,更新100公里。規范排水戶接納管理,做到污水應收盡收,城鎮生活污水處理率穩步提高。市政管網未覆蓋又無污水治理設施的村莊,或治理標準較低的村莊,繼續推進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設施建設,到2025年,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行政村覆蓋率100%, 自然村覆蓋率95%。
強化污水收集處理設施運行維護管理。全面排查管網堵塞、錯接、破損、滲漏等問題,及時開展修復,確保輸送系統完整完好。推進日常養護進小區、進農村,督促企事業單位內部管網養護,實現管網養護全覆蓋,建立健全常態化檢查修復制度。建立涵蓋城鄉污水處理設施和污水收集處理全流程的信息化系統,進行全過程動態監控。
加大重點湖泊水環境治理
加強太湖水污染防治工作。以“減磷控氮”為重點,全面開展控源截污和應急防控,加強望虞河等引清河流綜合治理,強化藍藻、湖泛防控,防止水草腐爛污染水體,促進湖體水質持續好轉。到2025年,太湖湖體(蘇州轄區)水質總體達到Ⅳ類,流域重點考核斷面水質達標率達到 100%。確保飲用水安全,確保不發生大面積湖泛。
開展陽澄湖綜合治理、削減總磷濃度堅持水岸協同治理,全力推進岸上“控排減污”,加大水生植被修復,推進 “生態擴容”,改善陽澄湖水生態系統、推動水環境質量持續改善。到 2025 年,陽澄湖湖體水質總體達到Ⅳ類。
實施《江蘇省淀山湖流域水環境綜合整治規劃》,淀山湖(江蘇轄區)水質除總氮外所有指標達到Ⅳ類,總氮達到Ⅴ類。
-
12:20已群發
-
昨天 12:40已群發
-
星期六 00:00已群發
-
星期五 12:43已群發
-
星期四 12:25已群發
發送成功5676人, 發送失敗0人
發布到群發
群發對象全部用戶
-
星期三 12:04已群發
-
星期二 17:20已群發
①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給水排水》”的所有作品,版權歸《中國給水排水》雜志社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②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給水排水》)”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僅供分享不作商業用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原版權所有者不同意轉載,請聯系我們(022-27835520),我們會立即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