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過半年,青島市區廚余垃圾都將在位于小澗西的垃圾處置園區內找到新歸處。經過近一年的緊張施工,日前青島市首個大型廚余垃圾專業化處置項目進入負載調試階段,預計今年下半年正式投產運營。作為青島市垃圾分類終端處置的重點項目,采用了世界最先進的厭氧消化工藝,日處理垃圾500噸,建成投用后可補齊垃圾終端處理能力短板,助推青島市垃圾處置管理總體水平達到“國內領先”。
廚余垃圾處理項目建成,由7棟單體構筑物組成。
隆冬時節,位于城陽河套街道的青島水務固體廢棄物處置公司小澗西垃圾處置園區內,原本運行十多年的一處生化處理廠早已消失不見,取而代之的是由7棟高矮不同單體建筑組成的新廠房,綜合預處理車間、干式厭氧發酵區、污泥脫水車間、沼渣干化車間等呈南北走勢一字排開,各自獨立又被各種管道和輸送設備有機聯系在一起。
這就是剛剛建成的青島首個廚余垃圾處理項目,也是山東省首個干式厭氧廚余垃圾處理項目。綜合預處理車間內傳來破碎機的轟鳴聲,除臭風機嗚嗚運轉,厭氧罐內廚余垃圾發酵中,產生的沼氣被輸送去發電。目前負載調試正在有條不紊地進行中。
“負載調試實際就是投入廚余垃圾運行,這是正式運營前經過的最后一道關,主要檢驗預處理系統處理線物料輸送的均勻性,破碎機、滾筒篩、輸送皮帶等的運行效果以及檢測除臭系統運行狀態,進行通孔與瀝水排水系統的測試等等,一旦有問題可以及時調整。”青島潔寶生態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廚余垃圾處理項目負責人張奇告訴記者,負載調試階段也是對處理能力的“試壓”,從每天數十噸的少量逐步增加到數百噸的處理量,這一過程大約需要半年時間。
負載調試,標志著廚余項目示范工程進入最后攻堅階段。通過負載調試可以確定優化方式,現場檢測各單元之間是否銜接暢通并符合工藝要求,探索總結適合本項目實際進料指標特性的運行操作工藝流程與方法,逐步對各系統設備等進行全面驗證,為項目在建成投產后能夠長期穩定運行做好準備。
廚余垃圾處理項目除臭系統
青島廚余垃圾處理項目占地32810.6平方米,總投資38369萬元。去年1月開建,建設期1年。該項目采用“廚余垃圾預處理+干式厭氧消化”工藝,設計處理能力500噸/日,接收處理青島市市南區、市北區、李滄區、嶗山區和城陽區產生的廚余垃圾。目前,國內廚余垃圾厭氧消化產沼技術為主流發展方向,能夠最大程度地減少在處理過程中對環境的二次污染,同時把可利用的資源盡可能地回收,產生沼氣并進行發電,使資源、能源得到充分、合理的循環利用。
青島市是全國首批46個垃圾分類試點城市之一,廚余項目的落地將進一步提高青島市生活垃圾分類后終端處理能力,實現廚余垃圾資源化利用和生物質能開發,在國家“雙碳”目標下,實現垃圾處置社會、經濟、環境、生態效益相統一。
①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給水排水》”的所有作品,版權歸《中國給水排水》雜志社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②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給水排水》)”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僅供分享不作商業用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原版權所有者不同意轉載,請聯系我們(022-27835520),我們會立即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