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洪杰,男,博士,教授,河北大學生態環境學院(籌)院長、河北大學雄安新區研究院學術副院長;國家水專項標志性成果責任專家、國家水專項白洋淀(雄安新區)項目首席科學家。主持完成國家水專項、國家“863”計劃重點項目子課題、國家重金屬治理專項資金項目、環保公益項目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等多項課題;技術主持完成近自然濕地生態修復、生態清淤、重污染底泥修復及地下水污染阻控等8項雄安新區生態環境治理重點工程,相關成果入選國家“十三五”科技成就展。 此外,在Science,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等SCI收錄期刊發表多篇論文,獲授權發明專利7項。曾獲環境保護科學技術獎一等獎、中國專利優秀獎、國際水協會全球應用研究創新項目獎。
王洪杰,男,河北大學生命科學與綠色發展研究院教授 [2] ,河北大學生態與環境治理研究所長、雄安生態環境研究院長。 [1]
- 中文名
- 王洪杰
- 國 籍
- 中國
- 畢業院校
- 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中國石油化工科學研究院、河北工業大學
- 主要成就
- 環境保護部“2014年度環境保護科學技術獎”一等獎
目錄
- 1 教育經歷
- 2 工作經歷
- 3 獎勵榮譽
- 4 社會服務工作
- 5 執教課程
- 6 科研領域
- 7 科研項目
教育經歷
編輯 播報2006.9至2009.6 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 環境工程專業 博士學位
1999.9至2002.5 中國石油化工科學研究院 應用化學專業 碩士學位
1991.9至1995.7 河北工業大學 化學工程專業 學士學位 [1]
工作經歷
編輯 播報2019.12至今 河北大學生態與環境治理研究所 教授,博士生導師,所長
2018.1至今 河北大學雄安生態環境研究院 教授,博士生導師,院長
2016.1至2017.12 北京林業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 教授,博士生導師
2015.3至2016.3 美國特拉華大學(University of Delaware) 訪問學者
2011.1至2015.12 北京林業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 副教授,博士生導師
2009.7至2010.12 北京林業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 講師
2002.6至2006.8 中國石化石油化工科學研究院 工程師
1995.7至1999.8 中國石油華北石油管理局 管理干事 [1]
獎勵榮譽
編輯 播報1. 國家知識產權局(2015年度) “第十七屆中國專利優秀獎” (排名第二), 獲獎專利“一種多元復合金屬氧化物除砷沉降劑及其應用方法”,專利號:ZL200810226740.1
2. 環境保護部“2014年度環境保護科學技術獎”一等獎(排名第三),獲獎項目:“水中As(III)和As(V)一步法去除技術及應用”
3. 國際水協會(International Water Association, IWA)2010年度全球應用研究創新項目獎(Project Innovation Awards)(排名第三),獲獎項目:“Iron-Based Adsorbents and Related Technologies for the Simultaneous Removal of As(III) and As(V): Application for Drinking Water Treatment and Water Environment Remediation” [1]
社會服務工作
編輯 播報國家水體污染控制與治理科技重大專項二級標志性成果責任專家
河北省白洋淀生態環境保護和綠色發展咨詢專家
河北雄安新區水專項協調領導小組成員 [1]
執教課程
編輯 播報環境科學前沿進展
環境工程前沿進展 [1]
科研領域
編輯 播報水質凈化原理與技術
生態修復技術原理與應用
環境材料制備技術原理與應用
重金屬與有機物復合污染機制與修復技術 [1]
科研項目
編輯 播報1. 國家水體污染控制與治理科技重大專項:“白洋淀與大清河流域(雄安新區)水生態環境整治與水安全保障關鍵技術研究與示范”,批準號:2018ZX07110,2018-2020;項目技術負責人,標志性成果責任專家;項目總經費6.05億元,其中國拔經費1.46億元;
2.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基于尾水碳源異養反硝化和硫自養反硝化過程的協同脫氮機制研究”,批準號:51778054,2018-2021;直接經費60萬元;
3.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陽離子表面活性劑/金屬氧化物復合改性沸石構建方法及尾水PO43-吸附去除機制研究”,批準號:51578067,2016-2019;73萬元;
4. 國家水體污染控制與治理科技重大專項:“清潩河流域水環境質量整體提升與功能恢復關鍵技術集成研究與綜合示范課題”子課題“綜合類工業集聚區高氨氮混合廢水污染物深度削減關鍵技術研究與工程示范”,批準號:2015ZX07204-002,2015-2017;573萬元;
5.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特征有機物摻雜的錳基介孔材料組裝及對有機結合態重金屬去除機理”,批準號:51278051,2013-2016;80萬元;
6.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有機官能團修飾的有序介孔硅凈水材料研制及選擇吸附重金屬離子機理”,批準號:51078034,2011-2013;40萬元;
7. 國家“863計劃”重點項目“水處理新材料制備和應用關鍵技術與工程示范”課題“高效除砷氟材料制備和應用關鍵技術與工程示范”子課題:“基于同時除砷氟新材料的高效技術及工程示范”,2009-2012;75萬元;
8. 環境保護部“環保公益性行業科研專項項目”課題“我國六價鉻工業污染源解析與控制策略研究”子課題“六價鉻典型工業污染源治理咨詢服務平臺”,2011-2013;52萬元;
9. 環境保護部國家重金屬治理專項資金項目:“大沙河民權段砷污染底泥環境修復示范項目”,2011;50萬元;
10. 北京市教育委員會支持中央在京高校共建項目:“復合金屬氧化物除砷、除氟新材料產業化”,2011;49萬元;
11. 北京林業大學科技創新項目:“新型環境材料開發與應用基礎研究”,2010;25萬元;
12. 其它橫向科研項目多項;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