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共產黨員

石家莊金士頓軸承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王紅

中國工程院院士任南琪對金士頓公司產品給予高度評價

哈工大教授劉暾與外國專家到金士頓公司參觀指導

河北省空氣軸承及應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編者按:軸承,在平常人眼里,只是機器零部件,而在王紅的眼中,卻是自己的人生。從初始到熱愛,從單純營銷到團隊研發,這個醉心于軸承技術創新多年的漢子,以超常的拼搏和智慧,以軸承般的剛性和精度,沖破外國層層壁壘,獲得了一項項核心技術。
河北共產黨員網訊(記者張立衛 通訊員靳曉)就在許多民營企業連說“難干”的時候,石家莊金士頓科技有限公司前進的腳步卻始終不曾停頓;就在許多科研人員被“束之高閣”之時,金士頓公司卻視若珍寶、傾力以待;就在不少經營者“轉型”玩虛擬、搞金融的時候,金士頓公司的實體經濟卻是越走越實,捷報頻傳……
這個公司的創始人、這一科研老板就是王紅。
這些年,思維與追求的不同,讓王紅和他的研發團隊最終實現了彎道超車。“這主要是得益于我們有‘兩氣’,一個是敢為人先的銳氣,一個是各級領導、特別是辛集市委、市政府支持的底氣。”王紅感慨地告訴記者,“外國人最容易拿核心技術卡人脖子,我們之所以下決心攻下一系列核心技術,就是要讓我們國家的軸承工業可以‘自由呼吸’。”
王紅“紅”了
其實王紅沒想過要紅,更沒時間沒精力去顧及軸承以外的事情,他的全部思維,以及每個腦細胞始終都在攻堅克難。直到今天,對于自己的聲名鵲起,性格文靜的他依然還不習慣。好在這種“紅”讓他們的企業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專家來了——中國工程院院士唐任遠、俄羅斯宇航科學院院士劉暾在與王紅洽談后,兩院士雙雙將院士工作站建在了金士頓公司,謝友柏、石碧、段寧、侯保榮、任南琪、楊志峰、吳澄等多名中國工程院院士和專家教授也曾前來考察指導、交流探討;記者來了——央視記者采訪后,在《新聞聯播》以《河北讓創新‘小苗’長成行業‘小巨人’》為題,對他們突破性的空氣動壓軸承新技術進行報道,并稱這一核心技術成功運用于高速風機,對我國高速設備開發與應用具有重要意義;高校來了——金士頓軸承科技有限公司與哈爾濱工業大學、西安交通大學等高等院校建立長期戰略合作關系,實現優勢互補。
關注引發青睞。在技術與產品方面,許多令王紅等人欣喜的成果與認可也如影隨形。其中,因為具有國際影響力和填補了國內行業空白,金士頓公司的空氣軸承、空氣懸浮鼓風機、氫燃料電池空壓機等高新技術,從河北省600多項技術中脫穎而出,經有關部門認定,被列入河北省20項殺手锏技術,并位居第二名。
承載著這些技術的產品,如日益提高的軸承轉數一樣,在市場在用戶中快速受到歡迎,金士頓的精軋軸承相繼“滑進”哈飛工業、西安航機、后英海城鋼鐵等主機廠和全國127多家鋼廠,到2016年市場占有率達到60%,實現了產品國產化;用于市政項目的空氣懸浮鼓風機,目前已在中信環境、首創、北控、碧水源、桑德集團、葛洲壩集團、國禎、嘉誠等大型水務公司開始發力;正在籌備中的北京冬奧會和北京市所運營的公交車也開始使用金士頓產品……
王紅怒了
任何成功的背后都是艱辛,王紅也不例外。
22歲的時候,他開始跟著父親經銷軸承。幾年之后,隨著民營鋼鐵企業的興起,王紅敏銳地意識到,工業軸承遠比自己經銷的農用機械軸承更有前景,制造高端軸承遠比經銷低檔軸承更有價值。這一大膽的想法說出以后,賣了大半輩子軸承的父親聽后嚇了一跳,但對兒子敢想敢干的做法卻又不由地豎起了大拇指。
金士頓軸承科技有限公司于2007年成立。那時,父親問他今后還有何志向。他說,金士頓是個英文名字,譯成中文就是:產品品質堅如磐石,力爭成為行業的國王。這就是我的志向。
模仿別人不是王紅的性格。出于對高端軸承的偏愛,王紅在公司成立之初,就瞄上了鋼廠精軋機專用滾動軸承。但在當時,國外品牌的這類產品大范圍地占據著國內市場,其關鍵核心技術也被國外企業所壟斷。洋貨的橫行與霸氣讓人不爽,更令人氣憤的是,一位業內的相識得知王紅的計劃后,竟嘲諷說,沒那金剛鉆就別攬瓷器活兒,外國那么先進,咱們中國人不可能趕上。王紅憤怒了,不服氣、不信邪的他,一方面開始廢寢忘食地鉆研技術,一方面緊鑼密鼓地組建團隊、搜羅人才、投入研發。他要用事實證明,中國人不比外國人笨。
人在憤怒時,有喪失理性的,有更加發奮的。王紅屬于后者。
精軋機專用軸承型號多、精度高、涉及多個學科。為了攻克道道難關,確保該系列產品順利投產,王紅既做指揮員也做操作員、服務員,沒日沒夜地泡在實驗室和車間,與科研人員、技術工人反復琢磨有限的油膜軸承資料,一邊分析研究,一邊探索創新。困了,就在沙發或凳子上瞇會兒。餓了,就吃幾口快餐。經過一年多的鉆研和打磨,新產品終于研發成功并收獲了訂單,實現了量產。到如今,該系列產品的市場占有率已在國內穩居第一。洋品牌的神話由此被打破,“金士頓”科技品牌自此被弘揚。
王紅拼了
作為一支軸承工業“新軍”,精軋機軸承研發戰役的完勝,給王紅注入了更大的信心。再攀新高峰、再闖新領域,已是必然。
未知的科技總是充滿誘惑。就在他細心探求尋找突破之際,一篇文章讓他眼前一亮,文中提到,“氣體軸承作為滑動軸承的一個新類型,與滾動軸承及油滑動軸承相比,具有速度高、精度高、功耗低和壽命長四大優點,軸承速度提高了5-10倍,功耗降低了3個數量級,工作壽命增長了數10倍,打開了常規支承所長期回避的一些潤滑禁區,是支承形式與潤滑技術的一次革命,在高速支撐、低摩擦低功耗支撐,高精密支撐和特殊工況下的支承,這四個領域占有絕對的應用優勢。”
這篇給力的文章讓王紅幾乎一夜都沒睡著,興奮過后,一個新計劃、新方向得以產生,并且他堅信,由于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環保理念的深入人心,動壓空氣軸承、空氣懸浮離心鼓風機的市場需求會越來越大,金士頓科技的新機遇、新戰役又來了。
新突破口找到后的許多天,王紅一直都在查資料、跑市場、深鉆研。他發現國內許多頂尖高校和科研院所都對此進行過研究試驗,并形成了資料,卻鮮有將這些高深理論付諸于行動者,而市場投入使用的動壓空氣軸承多半來自美國和韓國的制造商。王紅多次與國外企業協商談判,都沒拿到代理權,便再次暗下定決心“還是要自己研發。”隨后他就組織成立了“動壓空氣軸承及應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沒有試驗臺,就自己設計;沒有設計經驗,就參照論文和圖紙學;沒有科技人才,就一遍遍請。在跑遍大江南北請專家過程中,盡管他反復介紹自己的想法,但都被回絕了。專家們告訴王紅,僅憑借現有條件簡直是癡人說夢。功夫不負有心人。后經人介紹,他認識了國內早些年研究動壓空氣軸承的專家王云飛。一方誠摯邀請,另一方也想把自己的研究成果運用到生產之中,兩人的手由此緊緊握在了一起。
2010年,由7人組成的科研團隊在辛集開始攻關。
但攻克難度、科研經費都超過了所有人想象。經過近三年的努力,新技術中的許多環節仍然難以過關,大量科研資金也基本用完,實驗室的浮躁情緒開始出現。王紅一方面千方百計尋找資金,一方面鼓勵大家以不成功便成仁的決心繼續堅持。
2013年他們的夢想終于實現了。一天,王云飛激動地找到王紅,“你準備好酒和獎金,等著今晚慶功吧。”那天晚上,王紅和科研團隊一起站在試驗臺前,看到新產品成熟落地之后,所有人都熱淚盈眶。
經檢測,新研制的空氣軸承徑向承載力遠遠超過預定5公斤承重的目標,一舉實現了17公斤的承重。隨后,20公斤、30公斤的目標又相繼實現。
為了實現空氣軸承應用化,取得最后的勝利,他們一邊研制所需的超高速永磁電機,力爭再拿一項核心技術,一邊繼續設法增大產品承重能力,解決電機轉速問題。后在有關權威專家的幫助下,最終促使實驗產品空氣軸承承重提升到200公斤,大功率電機轉速突破了36000rpm/min且保持較高的控制精度,達到了國際同類產品水平。
2015年,空氣軸承技術成功應用到“空氣懸浮離心鼓風機”中,實現了創新成果向生產力的轉化,該產品也被廣泛應用于污水處理等環保領域。2018年8月1日,由中國高科技產業化研究會組織的評審委員會認定“空氣懸浮離心鼓風機”和“高速永磁電機”項目技術達國際先進水平,一致同意通過科技成果評價。
王紅笑了
談及目前的感受,王紅笑了,但笑中透著少有的理性與凝重。他說,一個人或一個企業,只要足夠努力,便會成為時代的寵兒。領導的支持、政策的開明都會助你愿望達成。就像一輛車在爬山,外力的推動會起到關鍵作用,前提是你要奮力地爬。王紅就是那輛爬山的車,且獲得了許多次關鍵性的外力推動,讓他感動一生——
河北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王東峰,利用端午節假期來到金士頓公司視察調研,勉勵他們進一步加大科技創新力度,緊緊把握科技發展新趨勢,著力推動關鍵領域核心技術攻關突破,著眼未來開展戰略布局,提高國際市競爭力。
省委副書記、省長許勤考察調研金士頓公司,對企業致力于科技創新,填補國內在空氣軸承領域技術和產品空白給予肯定,鼓勵企業通過持續創新實現更大進步,在軍民融合發展上有更大作為。
省政協主席葉冬松到金士頓公司視察調研,對他們在環保、新能源等領域取得的成績予以高度肯定……
“領導們的關懷和指導給予了我們莫大的激勵”。王紅告訴記者,企業在這么多年的發展中,省科技廳、省工信廳以及省發改委等相關部門,在技術研發、專項資金等方面給予了大力支持。辛集市委、市政府為促進民營企業發展也相繼制定并出臺了許多好政策,營造了良好的營商環境。自2010年金士頓公司遷入辛集以來,尤其是近幾年來,市委、市政府領導無數次地深入金士頓做指導、解難題。當企業遇到資金困難時,辛集市委書記邸義積極幫助他們協調對接石家莊光大銀行,通過知識產權質押獲得寶貴的資金貸款,從核實到放款2000萬僅僅用了1周的時間,大大解決了企業的燃眉之急;當企業科技研發處于瓶頸期停滯不前時,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千方百計為企業引薦院士,在關鍵環節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持;當過硬的產品推向市場卻難以打開銷路時,是河北省生態環境廳黨組書記、廳長高建民果斷伸出援手,以實際行動大力支持辛集高新技術企業發展,在辛集組織召開了全省污水處理新設備新技術的推介會,通過這次推介會企業產品的銷量相當于去年一年的總銷售量。
一路走來,諸多的感動、感謝和感恩,轉化成了王紅全力戰斗的巨大動能。同時,研發戰役的連勝效應,也推動金士頓公司迅速成為冉冉升起的科技之星——公司先后獲得40余項國家技術專利,其核心技術被評為軍民兩用技術“十大創新項目”,同時獲得艦船裝備“創新技術及優秀應用獎”、河北省發明創新大賽金獎等。企業也因此成為中國中小企業創新100強企業、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承擔單位、河北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河北省重大科技成果轉化項目承擔單位、全國工業和信息化科技成果轉化聯盟理事單位、中科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簽約項目合作單位、河北省企業技術中心、河北省空氣軸承及應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河北省軍民融合型企業。
今年3月8日,王紅的夢想再次刷新。伴隨著河北省重點項目、金士頓空氣懸浮軸承系列產品產業化項目的開工建設,金士頓公司開始全面進軍新能源領域。
“站在科技最前沿,領跑軸承工業,是我最大的愿望。”王紅信心堅定地說,“接下來,我們將以這次開工建設為契機,把項目做好、把產品做精、把企業做強、把市場做大、把產業做優,創造更高的綜合效益回報社會,為辛集乃至全省經濟發展助力加油!”
近期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