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屬于污泥處置和資源化的新故事,正式開篇
距離第二批中央環保督察全面完成督察工作過去半年之久了,進入新的一年,大家又開始關注“回頭看”和第三批什么時候會官宣。
值得注意的是,每次中央環保督察過境,有幾個“釘子戶”問題總是頻頻被曝光,管網、污泥、滲濾液“三劍客”,榜上有名。
很巧的是,這幾個問題以前都是“小透明”一樣的存在。管網是出了名的“新生代寵兒”,由城市內澇引發,海綿城市建設帶火,近兩年關注度一路飆升。滲濾液處理更是垃圾焚燒發電全面推廣,垃圾填埋逐漸退出歷史舞臺雙方面帶來的連鎖效應,無論是填埋滲濾液還是垃圾焚燒滲濾液處置都是必須要邁過的坎兒。
然后就要重點說說“污泥”,經過“重水輕泥”的一頓后遺癥,市場跟著政策走,污泥無害化處置有了明確的要求,再經歷“虛火”,以及“虛火凝實”兩大階段,大規模存量及每年上升的污泥產生量實實在在釋放出了需求。而這還沒完,污泥無害化之后,污泥資源化跟上了這波勢頭。
那么,需求已至,規范還會遠嗎。雖然目前國際上尚沒有對污泥及其資源化產品的土地利用進行毒理學評價和分級的統一標準,但近期中國科學院大學和中國標準化研究院資環分院牽頭提出的ISO國際標準提案《污泥用于土地利用毒性評價和分類》已經正式向國際標準組織(ISO)提出立項。
先國際一步,推動污泥國際標準化工作,足可見我國污泥處置的迫切需求。就國內而言,《污泥無害化處理和資源化利用實施方案》也正式于2022年落地,針對“重水輕泥”問題部署了一系列任務,強化規范處理,拓寬利用途徑,補齊設施短板,注重技術創新。
此外,《污泥協同處理廚余垃圾工程技術標準(征求意見稿)》、《污泥協同處理廚余垃圾干式厭氧消化設備技術條件(征求意見稿)》聯袂而來,陜西發布了地方標準《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泥處理處置技術規范》(DB61/T 1571-2022),行標《非常規油氣開采含油污泥處理處置技術規范》(SY/T 7481-2020)等陸續在完善污泥處理處置以及資源化規范,可見又是一輪大節奏。
已經過去的2022年,協同處置污泥的德陽市垃圾焚燒發電擴建項目,摻燒污泥的灤州市生活垃圾綜合處置工程技改項目環評公示了,界首市400噸/日污泥處理項目審批前公示了,300噸/日的瀘州市污泥處置項目設計方案公示了,九江市城鎮污泥和餐廚垃圾處理處置中心項目投產了,張掖市污水處理廠市政污泥資源化處置工程進入調試階段了……這樣的消息密集公開,還有創業環保4.72億收購津南污泥處理廠,官宣拓展污泥處置業務,似都在預示著新年新氣象。
污泥的故事,我們2023年接著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