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解讀
2月16日
省生態環境廳舉行
新聞發布會
介紹強化重點項目環評保障
積極服務高質量發展工作進展情況
發布會上有哪些精彩問答
鹮鹮帶你來盤點
中國發布網
Q
您好,剛才的介紹中提到,產業園區規劃環評與項目環評聯動改革試點是我省的一項創新性工作,請問這項工作進展情況以及目前取得哪些具體成效?下一步還將開展哪些工作?謝謝。
省生態環境廳環境影響評價處一級主任科員胡瓊之:
謝謝你的提問。為貫徹落實“放管服”改革決策部署,深化環評制度改革,持續優化營商環境,2020年12月我廳印發《關于開展產業園區規劃環評與建設項目環評聯動試點的通知》,在全省啟動聯動試點工作。經園區申報,部門聯合審核,2021年5月,我廳聯合省科技廳、省商務廳確定在寶雞市姜譚經濟技術開發區、鳳翔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柳林工業園片區和科技生態新城片區)組織開展第一批產業園區規劃環評與建設項目環評聯動改革試點。2022年2月,三部門聯合發文又確定在陜西澄城經濟技術開發區、陜西石泉經濟技術開發區、延安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旬陽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等4個園區開展第二批試點區,試點時間到今年年底。試點探索在規劃及規劃環評符合法律要求的園區實施登記表豁免、告知承諾制審批、打捆審批以及簡化環評內容等措施,推動入園建設項目盡快落地。三部門在2022年組織了第一批試點園區中期效果評估,從評估結果上看,第一批試點適應新時期環評制度改革方向,探索了“三線一單”、規劃環評和項目環評融合評價的新路子,在強化宏觀管控、提升園區環境管理、優化營商環境等方面發揮了示范效應,通過實施試點,取得了以下成效:
一是以“三線一單”為基礎進一步完善評價管理體系。改革試點運用“三線一單”決策源頭的生態環境精細化、系統化和空間化管理要求,在規劃環評過程中,明確園區環境準入條件及管控要求,細化生態環境準入清單,為項目落地提供“快而準”的環境準入指引。同時對不符合空間布局要求、產業定位以及與規劃環評有沖突的建設項目,將有關制約因素提前告知企業,規避企業投資風險。
二是以規劃環評為引領不斷強化環評源頭管理效能。通過試點,當地政府進一步轉變管理職能,著眼區域生態環境現狀和突出重點問題,強化規劃和規劃環評引領,在項目整體謀劃上主動做好加法。建立“高標準協調、高質量服務、高水平防范、高效益共贏”的互促聯動機制,以“十四五”各項規劃集中編制為契機,實施市縣聯動、管批聯動、政企聯動,積極推動規劃環評落實,進一步優化環評管理效能。
三是以改革試點為動力大力提升園區管理水平。試點工作夯實了園區常態化督導檢查工作機制,使其由原來的被動監管轉變為主動作為。同時,試點工作加快了園區環境基礎設施建設步伐,發揮了示范引領作用。試點園區中鳳翔高新區完成了科技新城片區污水處理廠建設,開展了園區環境質量動態監測評估工作;姜譚經開區先后建成大氣自動監測點兩處,并計劃建設集“污染監測-追蹤溯源-治理評估-預警預報”的管理系統。在試點園區的帶領下,寶雞區域內產業園區開展“對標先進查找差距”,積極提升園區管理水平,如岐山、扶風、眉縣、鳳縣4個縣啟動了新一輪規劃環評工作;蟠龍新區、高新科技新城2個園區完成了污水處理設施建設等。
下一步,我廳將全面總結兩批園區試點工作,繼續深入推進試點改革,為全省產業園區管理提供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一是建立主管部門之間的聯席會議制度,定期聯合調度通報共享各地試點經驗,指導園區用好政策、用活政策。二是建立“聯動試點”工作保障機制,加強環評、排污許可和執法檢查聯動,積極推進形成以省級主管部門和市級政府為主體的雙促機制。三是推動園區信息化平臺建設。進一步夯實園區管理機構生態環境主體責任,逐步推進園區環境監測控制網絡建設,建立資源共享機制。謝謝。
原標題:《聚焦發布會丨我省產業園區規劃環評與項目環評聯動改革試點工作取得新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