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鄂爾多斯市獲得生態環境部2022年區域再生水循環利用試點城市之一,為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打造我國西北草原荒漠區再生水循環利用以及提升鄂爾多斯市整體水生態環境質量提供了有力保障。
鄂爾多斯市東勝區賽臺吉再生水生態補水工程項目
鄂爾多斯市伊金霍洛旗東海子濕地流域再生水循環利用工程
區域再生水循環利用試點是實現減污降碳協同增效的重要途徑。區域再生水循環利用是在重點排污口下游、河流入湖(海)口、支流入干流處等關鍵節點因地制宜建設人工濕地水質凈化等工程設施,對處理達標的排水進一步凈化改善后,在一定區域統籌用于生產、生態、生活的污水資源化利用模式,有利于轉變高耗水發展方式,緩解區域水資源供需矛盾,改善水生態環境質量。隨著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和國家重大煤化工項目陸續落地,水資源供需、水環境達標矛盾日益突出。鄂爾多斯水資源匱乏,是我國典型的資源性、工程性和指標性缺水地區,多年平均降水量僅265.2毫米,蒸發量卻高達2000至3000毫米,全市地表水資源除過境黃河水系外,境內外流水系和內流水系均屬于季節性河流,水資源總量28.58億立方米,人均地表水資源量僅427.5立方米,低于全國、全區平均水平,屬于極度缺水地區。同時又有大量的煤礦礦井水、農業排水、城市中水及雨水等非常規水資源無法實現綜合利用,并無序排入河湖,造成環境問題。
鄂爾多斯市杭錦旗巴彥溫都爾濕地農田退水水質提升工程
鄂托克前旗敖勒召其鎮污水處理廠再生水循環利用工程
2023年鄂爾多斯市確定了杭錦旗、鄂托克前旗污水處理廠配套建設人工濕地兩項重點工程,全面推進人工濕地水質凈化工程,并確保項目落地實施,同時,優化水資源、完善再生水配套設施以及再生水管網輸配方式,暢通礦井水綜合利用途徑,因地制宜選擇相關處理工藝,分類分級開展礦井水綜合利用。 截至目前,已建成較高水平城鎮生活污水處理體系,全市污水處理廠出水水質全部達到或優于《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918-2022)一級A標準,初步形成“城市用水—排水—污水處理廠—工業用水—城市用水—生態補水”再生水循環利用體系。初步形成煤化工高鹽水、礦井水循環利用模式。伊金霍洛旗、烏審旗等煤礦已實施高鹽水深度處理工程,達到地表水Ⅲ類標準或相關回用標準后,回用于礦區工業生產、生態灌溉、城市水系建設和濕地生態補水等,形成節約水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生產方式。(文圖:內蒙古生態環境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