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市生態環境局參與黃河流域入河排污口排查工作
按照生態環境部《黃河流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專項行動計劃》安排,2023年3月15日至23日,生態環境部抽調全國各地環保系統32名工作人員(中國環境監測總站8人、華南環境科學研究所7人、湖南6人、福建5人、內蒙6人)利用9天時間對我市黃河干流和主要支流入河排污口開展“全口徑”排查,截止23日下午,排查任務順利完成,24日中午,所有排查人員全部返程,排查工作圓滿結束。
一、任務明確。2022年6月,生態環境部以黃河干流榆林境內一側的現狀岸線為基準,向陸地延伸至少1公里,在黃河干流及主要支流進行無人機走航圖像解析,河流(段)兩側10公里內工業園區也納入排查整治范圍,將干流及主要支流疑似排口錄入黃河流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APP系統,共飛行排查流域面積596km²,在我市境內發現排口1000多個。這次采用異地交叉、拉網式徒步排查方式對上述排口進行現場核查,對排污口的性質、功能進行確認。黃河干流(榆林段)涉及我市府谷、神木、佳縣、吳堡、綏德和清澗6個縣,全長396公里。
二、配合有力。為切實做好排污口排查配合保障工作,一是成立工作專班。我局成立了局黨組成員、副局長賀峰為組長的黃河流域入河排污口現場排查保障工作領導小組,全力配合該項工作。二是落實責任,市局對配合排查工作進行了任務分解。政秘科進行培訓會場布置并確保排查人員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APP系統培訓按時舉行,積極準備并連接好專網與環保部聯網成功舉辦了視頻會議;綜合執法支隊及時協調酒店和會議室預定并安排排查人員入駐,及時購置了排查必要的裝備和防護用品,協調第三污水處理廠開展現場培訓,印制了相關培訓資料并按時交付排查工作人員,協調市氣象局及時提供了3月15日至23日榆林天氣信息;市環境監測總站及時購置排查必要的應急監測包和其他監測取樣設備。三是分局站位高。這次以生態環境部為主體的黃河干流排污口排查,府谷、神木、佳縣、吳堡、綏德和清澗6個生態分局響應迅速、配合有力,不推諉不扯皮,及時明確了分管領導和協助排查人員,全程全力配合排查,出色地完成了配合保障任務。排查組在府谷、佳縣、吳堡三個縣分別設立了前線指揮部,分局即時提供指揮部臨時辦公所需會議室和必要的辦公用品,有力有序協助排查工作順利完成。
三、宣傳到位。3月17日,央視新聞13頻道報道,生態環境部啟動了黃河中下游入河排污口排查工作。按照生態環境部排查組要求,市局及各分局及時進行了較好的宣傳攝影報道工作,在17日上午環保部召開的視頻會上,宣教信息中心積極協調電視臺進行了錄像報道,在后續幾天現場排查過程中,派出記者對奔赴各縣排污口排查人員進行了采訪拍攝和報道,突出環保鐵軍敢于擔當、敢于勝利的戰斗精神和不怕疲勞、連續作戰的優良作風。
“關山初度塵未洗,策馬揚鞭再奮蹄”。排查、監測、塑源、整治是排污口整治的四環節,第一階段排查工作剛剛結束,僅僅是萬里長征走完了第一步。下一步待生態環境部將排口信息(污水排口、工業排口還是雨洪排口等)反饋后,我們將緊鑼密鼓開展整治工作。我們相信,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指引下,只要我們有愚公移山的精神,把責任放在心上、擔子扛在肩上,鍥而不舍只爭朝夕,“水清岸綠、魚翔淺底”的優美生態環境一定能夠實現。
2023年3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