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城鎮污水處理工作干在實處,走在全國前列。“八八戰略”二十年來,持續推進“美麗浙江”建設,在全國首創式地提出了“五水共治”,不斷推進城鎮生活污水處理收集效能提升,并為創新性地解決國內其他地區城鎮生活污水處理行業發展難題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案與新途徑。
來自浙江財經大學的黃琦、鐘晨晰、趙曉寧、王延都、王子祎、吉志成、陸倩、尹瀟穎等8位同學,組成“發展之困與解決之道————基于浙江省城鎮污水處理行業的調查”團隊,通過調查研究,梳理出浙江省城鎮生活污水處理工作在全國范圍內發揮先行作用的具體表現如下:
浙江省采用了多種先進的技術和設備,如膜分離技術、生物膜反應器等,有效地提高了污水處理的效率和水質的處理效果。連續七年推行第三方的城鎮污水處理工作評估,極大地促進了各地政府監管效能提升,推動了城鎮污水處理工作的高質量發展。
2018年,浙江省第一個“地埋式”污水處理廠——臨平凈水廠正式通水;2020年,臨平凈水廠正式開園,對外開放。“臨平”樣板是生態環境治理在污水處理行業的一個成功實踐,它對于優化國土空間發展格局、解決環境污染與經濟增長之間困境,深化五水共治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此外,浙江省住房和城鄉建設提廳還建議推廣地埋式污水處理廠,對經濟發達且用地緊張的地區,2020年6月30日之后立項的5萬噸/日(含)以上規模的城市污水處理廠原則上要采取地埋式建設模式。
為了實現城鎮生活污水的協同治理,浙江省不僅重視污水處理廠的建設,還十分關注城市、小區的建設。通過“零直排小區”建設、老舊小區改造、海綿城市建設,助力城鎮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此外,在全國率先提出高于一級A排放標準的污水處理廠清潔排放的“浙江標準”。
“數字浙江”建設以來,特別是近年來,浙江數字化改革成效顯著,走在全國前列,創新打造了省市縣貫通的一體化智能化公共數據平臺,搭建了浙江省城市建設綜合管理服務系統,各地也有一些特色化的城鎮污水處理數字化平臺,已由信息報送系統向展示平臺再向決策管理智能化分析方向轉變,不斷推動城鎮污水處理等市政公用事業的數字化轉型。(浙江財經大學中國政府管制研究院 趙曉寧 黃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