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深交所上市公司業績說明會上,綠色節能低碳不僅是投資者關注的重點,也是上市公司努力的方向。例如,湖南艾布魯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被投資者問及下一年的創新方向時表示,2023年,公司將加強有機固廢的生物轉化技術開發及配套設備開發,注重技術開發的針對性和實用性。
2020年,我國提出碳達峰、碳中和的重大戰略目標,為綠色低碳經濟指明了發展方向。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綠色化、低碳化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關鍵環節。在政策支持引領下,以新能源、新能源汽車和節能環保為主的綠色低碳產業迎來戰略機遇期,成為助推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力量。
目前,深市綠色低碳領域上市公司共295家,占深市公司數量約11%,但市值占比近兩成,龍頭企業大量匯聚、集群效應不斷顯現,已成為深交所服務國家重大戰略的一張閃亮名片。
綠色低碳領域上市公司業績亮眼
2022年,綠色低碳領域上市公司業績亮眼,行業地位更加鞏固。數據顯示,2022年,該領域上市公司整體營業收入同比增長34%,凈利潤同比增長67%,增速遠高于深市平均水平。
其中,新能源汽車行業營業收入實現翻倍式增長,凈利潤實現三倍增長。電池行業龍頭寧德時代全球動力電池使用量市占率連續6年排名全球第一。2022年,寧德時代實現營業總收入3285.94億元,同比增長152.07%,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307.29億元,同比增長92.89%。
今年一季度,寧德時代業績繼續走高,實現營業收入890.38億元,同比增長82.91%;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98.22億元,同比增長557.97%。
新能源整車領域,比亞迪也交出了亮眼的成績單。2022年,其新能源汽車銷量同比增長逾兩倍,銷量排名全國第一。2022年,比亞迪實現營業收入4240.61億元,同比增長96.2%;凈利潤166.22億元,同比增長445.86%。今年一季度,比亞迪實現營收1201.7億元,同比增長79.83%;凈利潤41.3億元,同比增長410.89%。其一季報顯示,營收增長主要是新能源汽車銷量增長所致。據比亞迪此前公告,3月新能源汽車銷量20.7萬輛,本年累計銷量55.2萬輛,同比增長92.81%。
光伏產業也繼續保持高速增長,凈利潤同比增長超400%,上市公司行業影響力持續擴大。其中,陽光電源光伏逆變器出貨量位居全球第一,進一步提升了我國光伏產業的國際地位。
加大研發投入創新底色更鮮明
2022年,綠色低碳領域上市公司創新底色更加鮮明,核心技術自主可控。數據顯示,深市綠色低碳領域公司2022年研發投入超1144億元,約占深市總研發投入的20%,3家公司研發投入超百億元。
持續大規模的研發投入產出了高質量的產業科研成果,產業鏈核心技術自主可控水平持續提升。寧德時代、億緯鋰能在鋰金屬二次電池、半固態電池、鈉離子電池和氫能技術等領域展開深入研究和布局,技術水平處于國際領先地位,核心競爭力更加穩固。
“異質結龍頭股”愛康科技近日在業績說明會上表示,公司湖州基地第二條異質結電池產線目前平均轉換效率已達25.3%,處于市場領先水平。2023年,公司將通過導入雙面微晶和制程工藝優化,預計效率將提升到25.5%。另外,公司在硅片薄片化、少銀化、金字塔優化、網版優化等降本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未來將進一步優化降低異質結電池成本。
在加大創新投入的同時,上市公司合理運用資本工具,助力企業做優做強。2022年,深市綠色低碳領域公司共獲得再融資約1472億元,為公司技術改造、增擴產能、完善產業布局提供資金支持,形成“科技—產業—金融”的良性循環。并購重組方面,全球最大風電運營商龍源電力換股吸收合并平莊能源并在A股上市,成為首家回歸A股的新能源發電央企,涉及風電裝機容量2.6萬兆瓦,產業龍頭筑巢深市可更好地利用資本市場實現我國風力發電資產布局的整體優化。
積極履行社會責任推動節能減排
綠色低碳領域公司是推進節能減排、污染防治的主力軍,積極履行社會責任,推動建設美麗中國。數據顯示,中國廣核管理的核電站總上網量全國占比超五成,等效減少標煤消耗約5981萬噸,減排二氧化碳約16425.43萬噸,為能源清潔化作出重大貢獻。碧水源年生產微濾膜和超濾膜1800萬㎡,以先進的膜法水處理技術為污水處理提供解決方案,達到世界領先水平。
深市上市公司冠中生態主營業務為生態修復,具體包括植被恢復、水土保持、防沙治沙、土壤修復和水環境治理等工作,還從事部分城市環境建設業務。近日,冠中生態在回復投資者提問時表示,植物能夠增加地表粗糙度并降低風速,其可以通過滯留、附著和黏附等方式進行滯塵,遇雨水淋洗后,又可重新恢復吸附功能。公司的主要技術即是在待修復區域快速實現森林化的植被,成長起來的植被會起到顯著的揚塵抑制作用,公司在荒漠化治理、風積沙地治理等有多個項目應用。
冠中生態表示,將繼續提升公司在生態修復領域的競爭力,提高公司相關產品的附加值和細分市場的占有率,繼續為國家、社會提供更多更好的生態修復產品與服務,為股東創造更多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