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英才丨青浦水務劉沛:潤物無聲,當好城市“血管”的衛士
原創 綠色青浦 綠色青浦 收錄于合集 #奮斗者·正青春 27個
編者按
區委組織部(區人才辦)、區人社局、團區委聚焦社會領域優秀青年,持續開展青年英才選育和宣傳,鼓勵和引導更多青年走進青浦、融入青浦、扎根青浦,為青浦區打造成為長三角青年創新樞紐貢獻青年智慧,為青浦區成為天下英才近悅遠來的夢想之地貢獻青年力量。
青浦是典型的江南城市,因水而生、因水而興、因水而美。青浦水資源豐富,全域有1947條河流,河湖水面率達18.74%,上海51個湖泊中有20多個匯聚于此。近年來,青浦以水為主線,統籌謀劃生產生活生態,協同推進治水治污,在水資源、水環境、水安全方面,取得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成果。青浦既是全國水生態文明城市,也是上海首個全國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

▲于2021年8月30日—2023年6月1日擔任青浦區排水管理所副所長,自2023年6月2日起調任至青浦區水務局規劃法制科。
一
奮斗歷程
深入一線,守護城市“毛細血管”

2012年7月,自河海大學水利水電工程專業畢業后,劉沛先后在青浦區供水管理所、青浦區河湖管理事務中心等單位工作,積累了一定的專業基礎和從業經驗。2021年8月,他調任為青浦區排水管理所副所長,主要負責污水處理和排水戶行業監管、優化營商環境排水接入服務以及排水信息化建設等方面的具體工作,日常則需要對全區10座污水處理廠、2座污泥處理設施開展監督檢查,對負責區域內所有排水單位的內部排水情況進行抽查。

▲青浦區供水、排水管理所是青浦區水務局下屬單位,分別負責供水和排水職責,協調管理兩個重要的城市基礎設施領域,旨在確保居民生活質量和城市的可持續發展。
在對排水管道、檢測井、污水處理構筑物等設施進行巡查和維護時,工作環境不乏狹窄、陰暗的空間,且可能存在潮濕、有毒有害氣體等不利條件。另外,污泥脫水車間、污水進水泵房等作業場所可能存在臭氣逸散的情況,污泥干化、焚燒環節的溫度可能會很高,這些因素都增加了工作的困難和危險性。為此,劉沛和其他工作人員需要采取相應的防護措施,確保自身的安全和健康。

因為熱愛而奔赴,更因責任而堅守
當被問及為何選擇從事水利行業工作,劉沛說:“選擇并堅持從事水務行業工作,最初是源于我對水利行業的興趣和熱愛。在高中學習階段,我就比較喜歡物理、數學等理工學科,大學時期選擇了水利水電工程專業,通過學習實踐,加深了我對水利工程、水資源管理、水環境保護以及水資源開發利用等領域的熱情和追求。工作以后,水利水電工程專業的學習背景,讓我具備了一定的專業知識技能和工程實踐經驗,使得我就業后能夠與水務工作順利銜接。同時,長期接觸供水、排水等行業,讓我真正體會到了水務在確保人民群眾的用水安全、改善人民生活條件、推動經濟可持續發展等方面的重要社會意義。”

因此,盡管工作任務繁重辛苦,劉沛卻始終樂觀積極、干勁十足,他滿懷感慨地表示:“我們的工作雖然看起來不起眼,但卻是城市正常運轉的重要保障。如果排水系統出現問題,將會影響到居民的日常生活、交通出行甚至公共環境衛生。能夠為城市的干凈整潔、居民的安寧舒適做出貢獻,是我堅持這份工作的最大動力。”

二
深度對話
Q1:在青浦區排水管理所任職期間,您所經手的項目中感受最深的是?
青浦區污泥干化焚燒項目讓我印象深刻,它是上海市重大項目,也是青浦區重大環境基礎項目,它通過焚燒對原本難以處理的污泥實現90%的減量,實現廢棄物的閉環,這對于服務保障長三角一體化示范區,具有重大示范和標桿意義。

但要順利推進該項目卻困難重重,污泥工藝技術路線復雜,核心工藝設備均為進口設備,技術方案和經濟方案的審核在青浦區都沒有先例。在扎實論證技術線路和充分比選確定合作伙伴的前提下,我們全面細致、科學合理地分解工作任務,在審批環節拆分出9個主要板塊的任務,堅持每項工作充分與審批部門對接確認,優化并聯審批流程,鎖定工作目標,確保責任到人、計劃精準到天,同時每日通報各類事項的進展情況、提示相關任務節點,建立“紅、黃、綠”任務預警與銷項制度。在各方面的全力協同下,高效的協調推進機制成功解決了一系列疑難雜癥,最終實現54個環節一個不缺,85天便取得施工許可并順利開工建設,比原計劃壓縮了整整100天。

2021年11月,項目完成全部建設任務和調試,開始試運行,2023年1月4日,項目正式進入商業運行期,青浦污泥處理工作邁入新時期。
Q2:任職期間,面臨過哪些突發事件?為應對相關情況,制定和采取策略的思路是?
對于排水工作者來說,極端天氣帶來的暴雨和臺風是最常見的突發事件之一,對排水設施的正常運行和穩定性造成了很大的壓力。針對這種情況,我們制定的措施和應對思路主要涉及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提前預警和準備。密切關注氣象預報,提前了解可能出現的極端天氣情況,并進行預警和準備工作,包括檢查和維護排水設施的狀態,備好必要的設備和物資,如泵車、排水設備、搶修工具等。在極端天氣發生前后,加強巡查排水管道和檢測井,及時發現和清理可能存在的破裂、堵塞等問題,確保排水系統暢通,提高排水效率。

二是強化應急響應措施。建立健全的應急響應機制,明確責任分工和溝通協調渠道。根據具體情況,及時采取相應的應急措施,如增派人力、調動設備,確保排水設施能夠應對極端天氣情況。加強與氣象、交通等相關部門的緊密聯系,及時分享信息,共同應對極端天氣帶來的排水挑戰。

三是及時總結經驗教訓。不斷提升排水設施效能和運營管理策略,提高其適應性和韌性。如今年7月21日晚間,受強對流天氣影響,全市普降暴雨,國家會展中心24小時累計降雨126.0毫米,達大暴雨級別,因降雨集中,部分路段也出現積水,積水已經沒過了腳踝,很多參展群眾只能淌水步行。在發現險情的第一時間,區排水管理所迅速響應,立即派出了2支防汛排水突擊隊,并配備兩臺大功率應急搶險泵車,通宵搶險,把災害的風險降到最低。
Q3:您認為未來青浦水務行業還將面臨哪些機遇和挑戰?
首先,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帶來了更加復雜和龐大的挑戰,隨著城市規模的擴大,水務行業需要應對用水量增加和水環境污染等問題,提供高效和可持續的水務服務。比如,完善供水排水基礎設施,提高供應能力和監測管理水平,確保公眾用水安全,同時也要加強維修和應急響應能力。

其次,隨著社會環保意識的提高,水務行業需要推動水資源的節約利用,倡導循環經濟,鼓勵公眾加入節水行動,注重生態保護和環境友好型設施建設,實現綠色可持續發展。
再次,智能水務系統建設成為新的趨勢,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水務行業需要加強信息化建設,引入物聯網、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等技術,實現水資源管理和水務運營的智能化和自動化,提高工作效率和質量。

最后,水環境治理與保護仍然是當前水務行業面臨的重要問題之一,尤其在城市化進程中更為突出,水務行業需要加強水環境治理和保護,推動污水治理、水體自凈能力提升、生態修復等工作,以保護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和水環境的健康發展。
2019年,水利部發文明確新時代水利精神是“忠誠、干凈、擔當,科學、求實、創新”,結合自己的工作體會,劉沛總結出“責任擔當、創新務實、追求卓越”的精神要素。從青浦區排水管理所到青浦區水務局規劃法制科,他表示自己將不忘初心、努力奮斗,勇擔當代水務青年的使命和責任,為更多的居民創造美好的水環境,讓更多的人享受到水務事業的成果。
資料:團區委
原標題:《走進英才丨青浦水務劉沛:潤物無聲,當好城市“血管”的衛士》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