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6日,重慶召開農村黑臭水體清零區縣創建暨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現場推進會,以農村黑臭水體治理和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為小切口,高水平建設巴渝和美鄉村。
“臭水庫”將嬗變成“美麗湖”
油坊河是黑水灘河一級支流,流經北碚靜觀鎮、水土街道、復興街道,最終匯入嘉陵江。曾因沿線場鎮管網設施等問題,有約2000米的黑臭水體,末端的湖庫也因多方面原因水體富營養化、發黑發臭。
為實現岸綠水清,北碚全面啟動油坊河治理,采取前端截污控源、河道清淤疏浚、沿岸建設生態緩沖帶、生態濕地等措施“刮骨療毒”。
“監測顯示,油坊河水質已經從劣Ⅴ類提升至Ⅴ類,后期生態修復后將全面消除黑臭,預期水質將提升至準Ⅳ類。”北碚區生態環境局相關負責人介紹。
在油坊河末端湖庫,北碚區將湖庫尾端、油坊河入庫段規劃為生態修復區。根據河流水系、岸線分布情況,將生態修復區劃分為陸域環境改善區和水域環境修復區,通過水體生態修復、陸域環境改善,提高水環境質量。
“在水深不超過1.5米的區域培植水下森林,并在沿岸建設生態緩沖帶,削減入河種養殖污染負荷,透明度有望達到1.2米。”該負責人介紹,目前,油坊河末端已完成部分內源清淤工作,淤泥就地回用于生態濕地建設。
油坊河末端湖庫現在有個好聽的名字——美麗湖。這既是對該湖庫的美好期許,更是北碚區立下的“軍令狀”。
治理生活污水杜絕清水返“黑”
臭水溝問題解決后,為杜絕清水返“黑”,北碚從源頭入手解決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并推動農村生活污水資源化利用。
目前,北碚區靜觀鎮素心村已建成投用3套集中污水處理設施、1套分散式污水處理設施和1套資源化利用設施,有效解決全村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問題。
村里黃家灣居民點通過對農村生活污水無害化處理,再采用噴灌的方式還田還地,打通農村生活污水資源化利用“最后100米”,達到節省人力、及時利用水肥的效果。
該模式還配套了自動化控制系統,可通過手機APP自由選擇對居民影響最小的時段進行智慧澆灌,突出因地制宜、就地就近、智管智用、生態循環的治理原則。
錨定農村黑臭水體清零目標,建立長效機制
兩個月前,市生態環境局、市發展改革委等12個部門聯合印發《重慶市農村黑臭水體清零區縣創建工作方案》,提出全域全面推進農村黑臭水體治清零區縣創建,推動解決農村突出水環境問題。
重慶針對農村黑臭水體“問題在水里、根源在岸上”這個特征,開始因地制宜、綜合施策。截至目前,全市39個涉農區縣(渝中區、兩江新區除外)共排查建檔農村黑臭水體1102個(條、段)、面積280余萬平方米。
重慶是全國首批農村黑臭水體治理試點城市。據統計,通過前期國家試點,初步探索出治理方法和路徑,累計完成54個(條、段)水體治理,消除黑臭面積31余萬平方米;已建成農村生活污水集中處理設施1700余座,處理能力17.8萬噸/天,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率持續提升。
重慶市生態環境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接下來將在全市范圍內開展農村黑臭水體清零區縣創建工作,并實施深化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行動,堅決打好農村黑臭水體治理這場硬仗。
根據部署,重慶結合山區庫區、山地丘陵的特點,提出到2025年底實現農村黑臭水體“全面清零、全域創建、長制久清”總目標。
上游新聞記者 郭發祥 實習生 劉栩
編輯:夏洪玲 責編:廖異,孫瓊英 審核:馮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