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光伏企業發展迅速,這十大名牌排名不分前后,主要是有的企業今年半年就能追上去年一年的發展。
第一、通威股份
通威股份,本身最出名的是水產,而立之年后,通威股份又進軍光伏新能源行業,現已成為多晶硅及電池片龍頭企業,致力于對外輸出綠色清潔能源。在實際應用場景中,光伏發電和水產養殖具有重疊的空間,通威股份創造性地推出水下高密度、安全有效的水產養殖,同時水面又能充分把空間復合利用起來進行光伏發電,這就是通威股份獨有的漁光一體模式。

第二、TCL科技
TCL科技是一家涵蓋多媒體、通訊、家電、半導體等領域的大型綜合性集團企業,近年來也開始在新能源領域展開布局。其實這家企業更多的被業內人士稱為TCL中環,畢竟他是TCL收購了中環科技,而接下來TCL中環是TCL集團在2022年業績增長最快,盈利能力也最強的子公司。所以TCL也加碼,把TCL中環變成了TCL科技。

在信息經濟時代,總是快魚吃慢魚,而未必是大魚吃小魚,所以傳統制造企業也要比拼速度。在TCL集團涉足的許多新領域中,都先采用了OEM的做法。以最快的速度切入市場,積累制造的經驗和技術,然后迅速通過兼并收購等方式擴大生產規模,利用強勢的品牌效應和龐大的營銷網絡向市場推出自己的產品,實現規模生產,再大舉切入市場。所以TCL的行為我可以理解,畢竟現在光伏產業是發展最快的產業。
第三、隆基綠能
隆基綠能是一家專注于太陽能光伏發電和能源綜合服務的專業化企業,總部位于中國西安。構建單晶硅片、電池組件、工商業光伏解決方案、地面光伏解決方案、氫能裝備五大業務板塊,形成支撐全球零碳發展的“綠電”+“綠氫”產品和解決方案能力。

隆基綠能其實起家的時候是靠挖人,那個時候中環科技,也就是給TCL收購的那個中環是國企,那么隆基綠能為了技術,也為了自身發展,就高薪過去挖人。所以隆基的核心問題就是后續研發乏力。
第四、特變電工
特變電工是我國重大裝備制造業的核心骨干。公司深耕輸變電業務多年,于2006年研制世界首臺1000kV特高壓交流變壓器,于2009年研制世界首臺±800kV特高壓直流換流變壓器,憑借多項世界領先的技術,公司成為特高壓主要裝備制造方面龍頭。在此基礎上,公司業務向電站運營業務方向拓展,目前公司可為光伏、風能等綠能電站提供包括設計、建設、調試和運維等整體解決方案,亦可提供傳統能源的生產和供應(煤炭、火電等)

這個企業唯一的問題就是國內企業的通病,就是加班很厲害。當然了,特變電工擁有多項自主知識產權的專利技術,成功開發了5-150kW的模塊式大功率太陽能光伏電站系統、太陽能揚水照明綜合應用系統、太陽能電池組件、太陽能硅片等核心技術產品。已經形成了從電池硅片—光伏組件—逆變器、控制器—光伏電站成套系統較為成熟的產業鏈。這也是特變電工發展的底氣。
第五、天合光能
天合光能創立于1997年,是一家全球領先的光伏智慧能源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業務遍布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

這家公司呢最開始公司并不是做太陽能的,1997年成立,前身是“常州天合鋁板幕墻制造有限公司”,看公司名字就知道,當時的業務是做金屬幕墻和鋁制裝飾材料。2002年天合幕墻改名為天合有限,并且于2006年在美國上市。但是10年后退市,在2020年才在科創板重新上市。
我們看天合光能前十大股東,會發現有一個特殊股東。其中興業成長資本管理有限公司的背后就是興業銀行。所以興業銀行和天合光能關系非常密切,從以往公司貸款也能看出來,之前興業銀行幾乎每年都給天合光能提供100億以上的貸款,利息都比較低。這個福利是很多公司享受不到的。雖然天合光能的名氣遠遠不如隆基、中環這些明星企業,但公司轉型是比較早的,2004年開始做光伏組件業務,是我國最早那一批光伏組件企業之一。
而且早在2014年,天合光能的組件出貨量就做到了全球第一。到目前為止也依然是全球前三的位置。
第六、晶科能源
晶科能源是一家全球領先的光伏組件制造商和集成系統解決方案提供商,總部位于中國上海。

2022年1月26日,晶科能源在科創板上市,公司IPO計劃募資60億元,結果超募40億元,實際募資100億元。今年5月16日,晶科能源完成100億元可轉債發行,加上此次97億元定增,上市后19個月以來,晶科能源募資金額近300億元。
就數據而言,在各大光伏組件廠商此前公布的半年業績預告中,晶科能源凈利增速領跑;上半年,晶科能源共向全球銷售光伏組件約30.8GW,居光伏組件出貨的榜首。
這個企業我有點看不懂,拼命融資,然后拼命出貨,但是其實現在市場是比較飽和的。所以,明年晶科能源會怎么樣,真的也不好說。
第七、協鑫集團
協鑫(集團)控股有限公司是一家以風光儲氫、源網荷儲一體化,新能源、清潔能源、移動能源產業新生態,硅材料、鋰材料、碳材料、集成電路核心材料等關聯產業協同發展,以領先的綠色低碳零碳科技主導創新發展的全球化創新型領先企業。

曾幾何時,當年協鑫集成在光伏也曾經是第一,到現在幾年過去了,隆基也好通威也罷,還是晶澳這些,無論從企業效益還是裝機量上都大大超過了協鑫。只能說,光伏這個行業競爭壓力大呀。
第八、晶澳科技
晶澳科技是一家專注于太陽能光伏全產業鏈的綜合性企業,涵蓋了太陽能電池、組件、電池片及光伏電站等環節。

一周前,作為千億組件龍頭之一的晶澳科技發布了2023年半年報,交出了其登陸資本市場至今最亮眼的一份半年報。
在過往半年,晶澳科技在營收、凈利、海外銷售、現金流、研發投入、單瓦盈利等幾乎所有核心經營數據上均實現突破。
所謂聚沙成塔,作為光伏產業中發展最穩健的龍頭之一,晶澳科技成功穿越多次產業周期的跌宕,并在產業多次劇烈變動中實現高質量增長。其背后,是核心理念、戰略布局、技術抉擇、研發投入、投資步伐、管理提升、品牌構建等諸多要素的長久發力。時下,全球低碳經濟與數字經濟的發展無遠弗屆,而晶澳科技亦步入新的發展節點。
第九、阿特斯太陽能
阿特斯太陽能是全球主要的光伏組件制造商之一,核心業務為晶硅光伏組件的研發、生產和銷售,致力于為客戶提供品質可靠、技術領先、性價比高的組件產品。以光伏組件為基礎,公司業務亦向光伏應用解決方案領域延伸。

阿特斯近幾年至少發生過三次戰略誤判:執迷多晶路線,不做一體化,錯失光伏企業回A風口。盡管光伏是強周期行業,但只要不像賽維、漢能那般瘋狂與冒進,行業還是給了“永遠不爭第一”的阿特斯生存與發展的機會。
第十、正泰電器
正泰電器,是正泰集團核心控股公司,專注配電電器、控制電器、終端電器、電源電器和電力電子等100多個系列、10000多種規格的低壓電器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 ,正泰電器已為130多個國家提供了可靠的產品與服務。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正泰安能累計開發戶用光伏裝機容量超過15GW,終端家庭用戶超80余萬戶。其中2021年單年度完成裝機容量約4.4GW,市場占有率超20%;2022年單年度完成裝機容量7.5GW,市占率近30%,遙遙領先于其他競爭對手。目前,公司的市場區域覆蓋山東、河南、河北、安徽、浙江等23個省份,近1200個區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