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新”發力|把“固廢”吃干榨凈,這家魯企算精循環經濟賬
海報新聞2024-04-30 10:45
化石能源的使用往往伴隨著大量碳排放,已成為碳減排的重點領域。如何在使用化石能源的同時,實現節能減碳甚至是回收利用,乃是一門大學問。4月29日,“行走先行區 看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主題采訪活動走進位于聊城的信發集團,了解企業如何通過做好循環經濟實現節能減碳。

在信發現代農業產業園,4個約150畝的草莓玻璃智能溫室里,吹起了冷氣空調。隨著天氣變熱,溫室溫度超過了草莓生長最適宜的溫度,工作人員開始為溫室降溫。
據悉,草莓玻璃智能溫室獨特的溫室升溫、降溫功能,可讓這里的草莓提前上市并延長采摘期3至4個月,產量是普通玻璃溫室的5倍多,而控制溫室的能源就來自信發集團的工業余熱。
而在農業產業園里的櫻桃種植示范設施大棚里,一顆顆大櫻桃正嬌艷欲滴。通過供熱或供冷以及補光、補充二氧化碳等11項智能化控制功能,這里的大櫻桃可實現一年四季生產,年產量達到300萬斤。
信發集團農業有限公司技術總監劉麗萍告訴記者,櫻桃大棚的墻體全部采用電廠粉煤灰自制環保砌塊,櫻桃生長時補充的二氧化碳也是從燃煤電廠排放的廢氣中捕集而來。

農業產業園里用到的工業余熱、二氧化碳、環保砌塊都來自信發集團旗下的工業項目。信發集團碳氮聯合項目負責人李雷介紹,針對當前化石能源不可能完全被取代的現狀,集團投資建設了鍋爐煙氣CCUS年產30萬噸碳氮聯產項目。該項目采用二氧化碳和氮氣同步回收和大量余熱回收、余壓回收等節能技術,“氮氣用于工業園內化工企業進行保護和置換,二氧化碳用于農業智慧大棚項目。實現了能量的梯級利用和有效回收,大大提升能量利用效率,減少了運行過程中的‘二次碳排放’。”

使用化石能源產生的固廢怎么處理?“做成環保砌塊。”信發集團新型環保建材項目負責人白國林介紹,信發集團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加大固廢綜合利用,利用電廠排出的粉煤灰、脫硫石膏,建設了四條400萬立方砌塊生產線。
記者在信發集團旗下信源環保建材有限公司的資源綜合利用砌塊項目看到,原本被作為固廢處理的粉煤灰、脫硫石膏,成為了砌塊生產線的原材料,通過一定比例的混合灌漿、蒸養、切割等工序,砌塊就生產出來了。
“這種砌塊是一種新型節能墻體材料,具有容重小、保溫、隔熱、節能、隔音的效果,可用于蓋樓房。”白國林介紹,目前,砌塊產品也被用到櫻桃種植大棚,不僅把土地利用率提高到93.3%以上,還大大延長了大棚的使用壽命。

信發集團的循環經濟可不僅如此。用石灰石生產石灰,石灰生產電石,電石生產聚氯乙烯,生產聚氯乙烯產生的廢料電石泥可以替代石灰生產氧化鋁,同時替代石灰用于電廠高效脫硫,脫硫產生的廢料脫硫石膏用于生產石膏粉,石膏粉又可以廣泛應用于制造建筑材料,從而實現了小石子的六次循環。而在小石子的六次循環之外,信發集團還實現了熱電聯產,除了向氧化鋁、電解鋁等工序和工業園區供電供熱外,還向城區居民供暖。而今這種循環的鏈條又跨出工業,延展向農業等更廣闊的領域。
“上一家企業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氣、廢水、固體廢物,能變成為下一家企業生產所需的能源、原料,循環經濟的秘訣就是變廢為寶。”信發集團董事局主席張學信曾這樣介紹企業的循環經濟。
(大眾日報·大眾新聞客戶端記者 修從濤 于新悅 張煥辰 策劃 馬玉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