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網編者按 環保服務業是戰略性新興產業、現代服務業和環保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環保服務業在環保產業中的比重是一個國家環境產業成熟的標志。為適應新時期建設生態文明和實行環境管理戰略轉型的需要,2012年底和今年年初,環保部先后發布了《環保服務業試點工作方案》(以下簡稱《工作方案》)和《關于發展環保服務業的指導意見》,以市場化、產業化、社會化為導向,營造有利于環保服務業發展的政策和體制環境,組織開展環保服務業試點工作,探索環保新道路,實現環保服務質量顯著提高、產業規模較快增長、服務業產值年均增長率達到30%以上的目標。
當前和今后一段時間是我國環保服務業發展的歷史機遇期,面對國內國際環境的新特點,在世界經濟發展和產業轉型升級的大趨勢下,以解決環保服務業發展中存在的突出問題的試點工作,將破解我國環保服務業發展的瓶頸,促進我國環保服務業的健康快速發展。日前,在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組織的環保服務業試點工作的系列專訪活動中,環境保護部科技標準司司長趙英民對環保服務業試點工作做了深度解讀。
中國水網記者:環保服務業是戰略性新興產業、現代服務業和環保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我國環保服務業發展的現狀如何?我國環保服務業的發展面臨哪些機遇?
趙英民:“十一五”以來,我國大力推進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污染物總量控制、重金屬污染防治、環境風險防范、農村環境綜合整治等方面工作取得重要進展,社會環保服務需求得到較為充分的釋放,為環保服務業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在環保服務市場容量擴大的同時,服務能力進一步增強,服務內容進一步完善,服務質量進一步提高。據粗略估算,“十一五”期間我國環保服務業收入年均增長率約為30%。到“十一五”末,我國環保服務業年收入總額約為1500億元,環保產業中環保服務業增加值比重約為15%,從業單位約1.2萬個,從業人員約270萬,持有有效環境污染治理設施運營許可證書的單位有2100多個。
隨著環境保護事業的持續深入,以及社會化、專業化分工逐步精細和完善,政府、企業及公眾對環保服務業發展需求進一步加大,環保服務業發展的領域和空間逐步拓寬,市場化改革進一步深入,市場環境將進一步規范,多重背景下,環保服務業將迎來更好的發展機遇:
一是我國環境形勢依然嚴峻,改善環境質量任重道遠,任務艱巨。70%左右的城市不能達到新的環境空氣質量標準,PM2.5污染治理勢在必行;20%左右的國控斷面水質依然為劣V類,基本喪失水體功能;一半城市市區地下水污染嚴重,57%的地下水監測點位水質較差甚至極差。根據國家環境保護“十二五”規劃要求,“十二五”期間污染物排放總量顯著減少,化學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總量降低8%,氨氮和氮氧化物排放總量降低10%。這為我國環保服務業的發展提供新的、更大的發展空間與機遇。
二是人民群眾對改善環境質量的要求不斷提高,環保標準將不斷加嚴,一些新的領域環境治理和質量改善的要求會不斷增加。我國正處于社會轉型和環境敏感、環境風險高發與環境意識升級共存疊加的時期,長期積累的環境矛盾正集中顯現,人民群眾對PM2.5、飲用水安全、血鉛事件和化學品污染問題日益關注,對環境質量改善的愿望日益強烈。“十二五”期間,將在飲用水、重金屬、化學品、危險廢物和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等方面加大治理力度,集中力量解決關系民生和損害群眾健康的突出環境問題。
三是我國經濟發展的需求。目前,我國正處于工業化和城市化高速發展時期,面對日趨強化的資源環境約束,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實現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綱要所確定的污染減排約束性指標,必須加快我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和優化升級產業結構的步伐,加大資源環境保護工作的力度,大力發展資源環境保護相關產業,帶動環保服務業的發展。“十二五”期間,我國將繼續優化產業結構調整,加快淘汰落后產能,強化生態功能區保護和建設,劃定“生態紅線”。實現資源環境保護目標為環保服務業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據測算,到“十二五”末期,全國環保服務總產值將達5000億元。
四是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環保產業、服務業國家規劃的要求。國家將節能環保產業列為戰略性新興產業,也將環保服務業發展提升到新的高度。國家陸續出臺了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節能環保產業發展規劃、服務業發展規劃,提出明確的發展思路和目標,并為之配套出臺一系列優惠發展政策,為環保服務業發展提供了政策支持。
中國水網記者:環保服務業試點工作制定了明確的發展目標,實現這些目標的難點和發展瓶頸是什么?對此國家將制定哪些解決良策?
趙英民:雖然我國環保服務業發展速度較快,但總體上看,發展水平還較低,與社會需求相比還有較大差距。目前主要存在以下問題:一是創新能力不強:以企業為主體的環保服務創新體系不完善,技術研發服務與應用需求的結合不夠緊密;二是結構不合理:企業規模普遍偏小,產業集中度低,龍頭骨干企業帶動作用有待進一步提高;三是市場不規范,地方保護、行業壟斷、低價低質惡性競爭現象較為突出,污染治理設施重建設、輕管理,運行效率低;四是服務體系不健全:服務模式尚不能完全滿足市場需要,服務產品質量與價格標準體系有待進一步完善。
因此,要實現制定的發展目標,還是有一定難度的,為解決上述問題,環保部將聯合有關部門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加大科技創新能力建設,大力推進建立以企業為主體、產學研結合的環保技術創新體系,鼓勵、支持環保企業與科研院所聯合開展技術開發并建立長效合作機制;積極鼓勵和引導龍頭骨干企業組建創新基地、工程技術中心、重點實驗室,培育建設一批環保科技研發機構和創新平臺;在水專項、公益性行業環保科研項目和各類環保科技計劃中,加大或推動對環保企業參與環保科技創新的投入力度。二是通過落實治污責任,嚴格執法,強化信息公開等手段,積極推動環保服務需求的充分釋放。三是大力推進服務市場的規范化建設,不斷完善服務標準,消除市場分割和壁壘,防止不正當競爭。
中國水網記者:《工作方案》指出政府是環保服務業市場培育者、社會環境行為監管者和基本公共環保服務產品提供者的作用,那么政府部門需要加強哪些方面的工作來推進和保障試點工作的順利開展?在價格體系和付費機制等保障措施方面,應該實現哪些突破,切實保護環保服務業發展中涉及的各種利益關系?
趙英民:為推進和保障試點工作的開展,政府部門首先要高度重視環保服務業的發展,制定指導環境服務發展的地區發展戰略。其次政府部門應轉變觀念,堅持改革創新。逐步深化環境服務行業及配套服務改革,引入競爭機制,加快市場化進程;逐漸將環境服務采購納入政府采購范圍。第三是加強政策引導,制定和完善專門用于培育、引導、規范環保服務業發展的制度政策,為環保服務業健康發展提供保障。第四要加大財政金融支持,帶動市場形成良好的營利機制,一方面要不斷加大政府財政投入,同時研究建立環保服務業發展投融資渠道,帶動社會投融資;另一方面要引導培育市場自身的造血功能,形成良好的盈利機制。
在環保服務的價格體系和付費機制等保障措施方面,目前的確還是空白,我們就是要通過試點來摸索并建立相應的機制,制定相應的服務標準,并在此基礎上逐步完善。同時我們也希望各地結合實際,大膽創新,先行先試,能夠有所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