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山東提出要加快建設生態山東、美麗山東,積極創建水生態文明城市。從落實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到水污染排放量的持續削減,山東水環境發生了質的變化。
小清河流域的繡源河是濟南章丘市的“母親河”,眼下河流蓄水4000多萬方,春暖花開時節,婚紗照攝影師仲文濤在景區忙著為一對新人拍照。隨著新一輪小清河流域生態環境綜合治理的啟動,章丘市不僅把繡源河的防洪能力由20年一遇提升到50年一遇,而且還投資十幾億元,對兩岸生態、旅游、宜居等作了全方位修建改善。
小清河流域等各地生態環境的整治,讓山東59條重點河流呈現出水更清、魚更多的景觀效果。而隨著南四湖流域污染治理不斷取得成效,南水北調工程順利通水的“綠色屏障”也更加牢固。在南四湖西畔的濟寧金鄉,當地排污大戶100多家蒜干廠相繼關閉,對新上項目實施了嚴格的環保審批制度,讓這里的大小河流和湖泊都實現了清水長流。金鄉縣花園煤礦啟用的一套ETS生態污水處理系統,就成為清水常駐的法寶。在這個四季常綠的二級處理系統中,生態桶是除污工藝的核心,它里面的美人蕉、滴水觀音等特種植物和多種微生物,能去除水中的各種病菌,污水以此經過過濾、消毒后,能實現達標排放。在金鄉縣,從生產廢水到生活污水,都要經過層層把關,以確保一泓清水進入南水北調出境斷面。自2003年以來,山東經濟在保持快速增長的同時,各部門和企業都自我加壓,水環境COD濃度年均下降18個百分點,這也是山東水環境連續十年持續改善的秘訣所在。
山東水污染排放量持續削減
時間:2013-03-18 來源:中國廣播網作者:桂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