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鋪設的這一條是雨水管網,與興華路的雨水管網接通后,直接將收集到的雨水排到清泉河里。這條管網北側在綠化隔離帶下面,是一條污水收集管網,污水通過管網匯入到污水處理廠。”在冠宜春東路改造工程現場,縣住建局總工趙艷麗指著正在鋪設的雨水管網對筆者說。據了解,今年城區的所有道路改造建設工程全部實行雨污分流,正在建設改造的冠宜春東路和興華路,已經完成了地下管網鋪設,僅雨水管網就鋪設了4公里。
原來城區的排水管網實行的是雨污合流,一降大雨,地下管網排水不及,造成污水外流、街道積水,群眾出行不便,導致污水雨水一起通過溢水口排入河道,造成河道水體污染、水質變黑發臭,影響城市環境。再加上部分雨水通過管網進入污水處理廠,不但雨水不能很好的利用,還導致污水處理費的增加,造成資金浪費。為此,冠縣從完善城市功能,打造生態城建入手,本著多做打基礎、利長遠事情的原則,在道路改造建設過程中,堅持地下排水管網與道路建設同步設計、同步施工,先地下、后地上,地下排水管網由原來的雨污合流全部變為雨污分流,也就是,每條道路兩側既鋪設一道雨水收集管網,又同向鋪設一道污水收集管網,每條道路需鋪設四道地下管網,所有管網分別在地下互相連通,形成一個完整的地下管網體系,實現了雨水、污水各行其道,污水入廠、雨水入河。按照這樣的思路,去年冠縣在建設改造城區七條道路時,就投資2000余萬元,鋪設雨水管網22公里。今年計劃鋪設改造雨水管網10余公里,已完成了4公里。截止目前,冠縣城區有10條道路實現雨污分流,共鋪設雨水收集管網36公里。這樣污水能夠得到正常有效處理,雨水補充了生態水系水體,最大限度實現資源節約集約利用,實現了城市建設的生態環保。
山東冠縣十條道路實現雨污分流
時間:2013-04-07 來源:中國聊城網作者:李勇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