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旗河”西部調水課題組來甘調研
2018年5月7日,中國工程院院士王浩帶領“紅旗河”西部調水課題組到甘肅省社會科學院調研,并與甘肅省社會科學院“藏水入甘”課題組專家座談交流,探尋推動西北地區發展的水資源問題。
西北地區地勢平坦、光照充足,唯獨缺水,若能將西南地區豐沛的水源引入西北,會為中華民族的生態建設、生產生活、糧食安全、精準扶貧作出重大貢獻。“紅旗河”西部調水課題組經過5年時間的調研、考察,提出并完善了將青藏高原南部豐沛的水資源調往干旱缺水的西北地區的計劃,從雅魯藏布江“大拐彎”附近開始取水,沿途取易貢藏布和帕隆藏布之水,全程高水位自流,分別送到三條主要支線:通向延安方向的“紅延河”,通向內蒙古、北京方向的“漠北河”,通向河西走廊并進入新疆的“春風河”。
甘肅省社會科學院承擔的“藏水入甘”項目與“紅旗河”西部調水計劃不謀而合,王福生院長在發言中強調,甘肅是西部調水計劃的最大受益地區,計劃實施后可有效解決甘肅水資源短缺問題,河西走廊將變成河西綠洲,良田萬頃,對我省發展農業現代化、打造西部生態屏障、推進精準脫貧具有重要作用。因此,甘肅省社會科學院“藏水入甘”課題組將認真論證,實地考察調研,形成有分量的調研報告,為解決河西地區水資源問題發揮智庫作用。
紅旗河課題專家組組長王浩表示,“紅旗河”西部調水是一項造福中華的大計,計劃中的“紅旗河”將串連起中國七大一級流域,打造“中華水網”,形成河西走廊、黃河以南兩大灌區,增加2億畝良田,在甘肅、陜西,內蒙,新疆形成戰略縱深生態屏障,對國家和地區的發展具有重大意義。王浩希望甘肅結合“紅旗河”西部調水計劃,依托甘肅科研優勢,重點關注河西走廊積鹽、減少水面蒸發、航運貨運量、渠道變形等問題的研究,用科學的方法,提升西北地區水資源利用效率。(段翠清 撰稿/劉玉順 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