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9日,筆者在伊犁州尼勒克縣污水處理廠二期處理工程現場看到,全部設備已經安裝完畢,預計六月份可以正式投入使用。
據了解,該工程建成后的近期的日處理能力能達到每天是一萬兩千立方米,遠期的日處理能力能達到一萬八千立方米 ,它體現了尼勒克縣的一個超前規劃的理念,也就是說在20年內該工程污水處理能力是不落后的,它的建成將會非常輕松的處理完尼勒克縣現在每日所產生的污水。
2006年,尼勒克縣投資600余萬元開工建設了全縣首座污水處理廠,處理污水的方法是通過氧化塘自然凈化,由于該方法采用的是最普通的污水處理法,對周邊環境污染極大,特別是會污染地下水,在夏季滋生大量蚊蟲,傳播細菌。此外,氧化塘占地面積大、凈化速度慢,出水水質不能達標。隨著該縣城鎮建成區面積和人口的不斷增加,原有的污水處理廠已不能滿足污水處理的需求,為改善人居環境,提高污水處理率,堅持兩個可持續的發展目標,2010年,該縣多方籌措資金4140.98萬元,全面開工建設了二期污水處理廠,項目采用目前國內先進的氧化溝處理工藝,出水水質將達到90%的標準。
近年來,尼勒克縣加大了污水處理廠的建設力度。過去,該縣污水處理廠主要采用的是氧化溝工藝,它是活性污泥法的一種變寫。而如今新建污水處理場勾起的平面形狀是環形。那么,后期將要封閉,進來的污水主要是通過密閉、氧化、降解處理。那么氧化工藝法由于有較長的水利停留時間和較低的有機復合和較長的污泥鏈。因此,相比傳統的活性污泥法可以有好多在處理上有較大的提升。一期污水處理主要是氧化塘工藝,處理效率只有百分之六十。而如今采用氧化溝工藝以后,處理效率將達到百分之九十,在處理率上具有較高的提升。通過該項目的實施,將為該縣的節能減排和主要污染物總量控制工作騰出一定的環境容量,后期將發揮更大的作用。
據悉,該工程的完工,將使尼勒克縣遠期污水處理能力達到1.8萬立方米日,同時還可以滿足該縣20年內的污水排放處理需求,對于該縣堅持兩個可持續的發展目標有著積極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