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莞建暉紙業已進入廣東省清潔生產企業的行列,作為一家環境友好型企業,企業排放的水質現在達到了廣東省環境保護污水一級排放的標準。污水凈化了,沉淀下來泥漿一樣的污泥,卻再也沒有辦法分離了。
不僅僅是建暉紙業,所有造紙企業共同面對的污泥處理難題,一直就沒有解決之道。
污泥向何處去
與許多企業一樣,建暉紙業此前的污泥處理方式也只能是填埋。據測算,企業每處理一噸污泥需要花費38元的成本,尤其是隨著處理污泥填埋用地的日趨緊張,填埋運輸距離越來越遠,成本開始不斷上升。
記者了解到,造紙企業每生產1噸再生紙,就會產生15085公斤以上的絕干污泥(含水率小于10%)。而造紙企業生產過程中產生的污泥普遍含水率在80%以上,這就意味著每生產1噸再生紙就會產生接近10.5噸的含水污泥。
造紙業污泥量大驚人。同樣是一噸廢水的污泥,造紙污泥的含量是同等市政污水處理廠的5-10倍。
與污水凈化處理不同,污泥不僅量大,難以處理,困擾造紙企業,也困擾著多個行業。包括城市的污泥處理在內,當前我國污泥的主要處理處置方式有填埋、堆肥、焚燒和制造建筑材料等等,不過,填埋是污泥處置的主要方式。
然而,日益缺乏的土地空間,特別是污泥填滿造成的大氣、地下水的二次污染等后遺癥,使得填埋這種處置方式走到了盡頭。
據最近出爐的《中國污泥處理處置市場分析報告2011版》披露,截至2010年年底,我國目前城鎮污水處理廠2000多座,全國城鎮污水處理量達到 343億立方米,脫水污泥產生量接近2200萬噸,其中有80%沒有得到妥善處理。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年排泥量正以15%左右 的速度遞增。
而在造紙業,與污水并列的污泥的處理,一直讓造紙業戴著高污染的帽子,造紙業的污泥,更成為影響造紙企業可持續發展的一道屏障。因為,現在不只是污泥的填埋成本問題,更重要的是污泥填埋的途徑接近堵死。
記者了解到,為防止污泥填埋引起的二次污染,國家明確要求填埋污泥的干度必須達到40%以上。而在技術層面,無論是填埋、焚燒還是制肥,都要求污泥的干度要 達到50%以上。據專家介紹,在制磚與制肥的過程中,污泥的高水分將導致高耗能。同時,制磚過程中的污泥摻入量較低,制肥則無法遠距離運輸,這些因素都限 制了污泥的資源化利用以及效率。
于是,如何有效對污泥進行深度脫水便成為污泥處理利用的關鍵所在。一種低成本、高效率的污泥脫水技術由此成為現實而又迫切的需求。
創新就是把水擠壓出去
11個月前,一種運行成本較低、脫水較徹底的板框式和帶式相結合的污泥深度處理技術系統組成了東莞建暉紙業的污泥處理車間,技術設備來自浙江的一家民企華章科技。
據記者觀察,凈化處理后的污泥,通過一個圓形儲存罐進入板框機進行擠壓,直到板框機不再滴水后,歷時73分鐘后污泥的干度只有40%左右。目前大多數污泥處理技術基本上到此為止,這達到的僅僅是可以填埋的標準,談不上環保也沒有資源化利用的基礎。
因為污泥達到40%的干度后,板框機再想通過板框機擠壓提高干度只能是耗時耗能,沒有了實用價值。由此開始的每一個百分點的提升,則意味著必須在現有技術手 段上有質的飛躍。在建暉紙業已運行的污泥處理系統中,華章科技的核心創新成果鋼帶式壓濾機大顯身手:40%干度的污泥輸送到鋼帶式壓濾機進行強力壓榨后, 形成的是50%左右干度的污泥,正是這10%的提升,污泥不用再去填埋了,可以混煤燃燒發電了。
國家環保新政對于污泥固廢處理“減量化、無害化和資源化”的要求,在建暉紙業變成了現實。
建暉紙業副總經理兼總工程師陳波說:“華章的污泥深度處理技術裝備有三個特點:一是能夠連續運行,設備對污泥的適應性很強,特別是能適應生化污泥;二是效率 很高,日處理污泥達四五十噸,基本能夠滿足企業的污泥處理需求;三是自動化程度高。污泥脫水設備將板框和強力帶壓器機結合起來是華章的首創,而且板框是全自動的。
日前,華章科技的污泥處理技術系統通過了中國輕工業聯合會專家鑒定委員會的鑒定:該技術裝備已在造紙企業應用,自動化程度較高,運行正常穩定,降低了污泥處理成本,達到了國內領先水平。此前,華章科技的鋼帶式壓榨過濾機也通過了浙江省省級鑒定。
污泥可以燃燒
日前,浙江華章科技董事長朱根榮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污泥深度處理技術系統是華章科技創新的結晶。2004年,華章科技就設立了專門的研發中心,重點開發污 泥半干化脫水設備。為了研發這套污泥深度處理技術裝備,研發耗時6年,僅研發投入就達到了3000多萬元。6年里,他們廣泛借鑒,反復試驗,最終開創了板 框式和帶式壓濾機結合的模式。
據悉,華章科技這種板框式和帶式結合的污泥處理技術在2010年成功研發以后,已經在山東太陽紙業股份有限公司、東莞建暉紙業有限公司、齊河晨鳴紙板有限責任公司等多家企業應用。而且,污泥深度處理技術系統該設備適用于各種需要深度脫水的應用場合,比如印染污泥、酒糟、紙漿等。更具有社會環保價值的是,這項技術的實際運用,為污泥的資源化利用打通了血脈。
污泥終于可以燃燒了,混煤燃燒后的廢渣,又變身為磚廠的原料;不用填埋場,排除了二次污染的定時炸彈,華章科技的技術使污泥完成了華麗轉身。
|
造紙污泥將最大價值化
來源:中華工商時報 作者:葉落